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侨批,铭记历史的“纪录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09:51 大华网-汕头日报

  本报记者陈静莹

  以“银信合封”为主要特征的侨批,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封封侨批,就像一个个画面,组合成一部历史“纪录片”。近日,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行的“抗日时期的侨批”研讨会上,记者聆听了中国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常增书,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刘峰、理事长李衍平,泰国泰中学会会长洪林,侨批收藏家麦保尔
、邹金盛等专家学者对侨批这部“纪录片”的回放与研讨,重温那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再现了当年海外侨胞艰苦创业、心系桑梓、与祖国与家乡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情怀,令人对海外潮籍乡亲不怕牺牲、救亡图存的骨肉乡情肃然起敬。

  字字句句记载日寇滔天罪行“眼下闸北一带,悉遭敌人焚烧,仅存一片焦土而已,言之痛心,现沪上难民闻达百万之众,诚属可怜”。这是泰国侨胞林圣源于1937年10月31日(即日寇侵沪两个月后),通过泰国陈炳春信局寄给澄邑(今澄海区)南砂乡林松炎侄儿的侨批,信中还写到当时日寇以18万兵力之众,在飞机、大炮、坦克车的掩护、轰炸下奔向上海,大场阵地尽遭破坏等铁一般的事实,控诉了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侨批文物馆馆长王炜中表示,侨批所储存的丰富历史信息,歌颂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不可侮、一切侵略者逃脱不了失败下场的民族气节。回顾这段历史,无疑可以教育下一代警钟长鸣,励志图强,谨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虽然罪恶的战争结束已60年,但留在人们心灵上的创伤仍没有消失,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决不能患历史“健忘症”,而是要居安思危,继续发扬不怕牺牲的伟大民族精神,坚决回击敢于轻举妄动的侵略者。

  一封复函记载海外潮人爱国壮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抗战时期每个中国人的信念。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中国燃起了抗击日寇的烈焰,海内外各界抗日团体纷纷成立,广大民众同仇敌忾,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日战争。澄海籍的旅泰青年侨领苏君谦和他的同乡挚友郭子纲、黄奕等3人,在国难当头毅然联手捐资200元国币,支援革命圣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为办学经费的史实。这笔款是通过以“口批”(即由寄批人口头说定)的方式,通过澄海建阳村在泰国开设的增顺批局送达信宁村的挚友詹欧波,再由他转交给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武汉办事处。1938年9月21日,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和驻粤办事处代表潘汉年、廖承志联名给苏君谦3人复函,对他们的爱国热忱“殊堪钦敬”,盼望他们在泰国“鼓励彼方青年前来(延安)学习抗日知识”。这封函件由詹欧波的儿子詹家镇一家珍藏了60多年,澄海学者陈训先特地在会上展示了复函的复印件。

  有的学者还介绍,在抗战期间,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侨胞节衣缩食,以年捐、月捐、节日特别捐、结婚祝寿喜筵节约捐等形式捐款救国。据各方面统计,海外侨胞每月捐款约达2000万元国币,相当于国内每月军费的三分之一。这些捐款都是通过侨批或银行寄汇输入国内的。当时的侨批局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有的在侨批信笺上印有19路军军长蔡廷锴的近照和“救国英雄”4个字。

  铁蹄下的汇路闪现潮汕人笃诚守信的品格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使海外通过侨批寄回侨乡潮汕的汇路完全中断,长期依靠批款生活的众多侨胞的眷属在灾难中苦苦挣扎。为了救上百万侨胞眷属于水火之中,在有和祥庄批局任职的陈植芳不畏艰险,先后辗转于越南的老街、谅山、同登、海防、芒街等地,经过半年左右的探索,终于在1942年初开辟了寄送侨批的秘密通道“东兴汇路”,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的侨批先后汇集到当时的广东省防城县的边陲小镇东兴,由各批局派从业人员长途跋涉,经钦州、韶关、兴宁等地,将侨批(包括批信、批款)如数送到侨胞眷属手中,中间需1个月至3个月的时间,而且历尽艰辛。直到1946年,由于香港、东南亚的空、海运已经畅通,这条在日寇铁蹄下秘密生存的“东兴汇路”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潮汕华侨史、经济史上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一页。更让人感动的是,许多侨批派送员尽管家境贫穷、收入菲薄,但都没有侵吞海外侨胞寄回的批款或丢失批信,彰显了潮汕人“尽心尽责、笃诚守信”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