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救助信息联网防“骗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07:32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2003年实行的救助办法让“骗助一族”有了可乘之机,8日,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正式开通,我省首批有41个救助管理站开通了该系统。然而开通之初,救助站便遇到了难题,由于信息系统制定得过于详细,致使救助工作录入时遭遇梗阻。

  据了解,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求助对象只要同时具备4个条件(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低保或农村“
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在全国范围内,任何一个救助管理站都必须向他提供卫生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求助者在站内突发疾病的要及时救治,帮助与受助者家庭或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乡的,提供乘车凭证。

  据哈市救助站副站长杨卫国介绍,救助制度实施之初,由于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救助信息网络,让“骗助一族”和一些本有生活能力的人有了可乘之机。7月初,一名20多岁的农民工来到救助站,他自称家住湖北,独自一人在哈市打工,不久前老板在欠了他几个月的薪水后突然消失,他想让救助站给他买一张回湖北的车票。工作人员认为他有行为能力,不应该属于救助的范围,可是对方说什么也不同意,还到处上告,无奈,救助站只好给他买了回湖北的车票。7月中旬,一名中年男子来到救助站,他自称从广州回来,要从哈市回佳木斯,想要一张车票。救助人员立即与广州的救助站联系,对方称,他在南方已多次受过救助,不应该再给其提供救助。而该男子则称,为何在外地能提供救助,在哈尔滨就不能,并一直赖着不走,救助站最终还是为他提供了车票。

  据介绍,哈市去年共救助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员5491人,花费180万元,而如果民政部门实行这一全国信息共享系统后,任何一个人去求助,个人信息必须输入系统,系统会给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编号。如果这个人下次再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求助,只要一输入名字,系统就会提醒这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已经被救助过。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两次求助的时间间隔,以及本人诉说的理由等,综合考虑这个人是否有骗助嫌疑,决定要不要再次给予救助。而以往只能靠眼看和电话联系,十分麻烦不说,信息往往不太准确。

  然而,新的信息系统刚一实行就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据哈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信息系统中要求的资料必须十分详尽,稍有出入便会录不进去,一些年纪尚小的孩子因说不清具体的家庭住址,一些老人因糊涂记不准自己家的门牌号,这样的情况便录不进去,在救助站的救助对象中,这样的人又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信息系统仍需完善。(生活报)

  作者:李伟俏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