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当心“国际学校”开国际玩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08:44 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8月12日讯(记者 田茹 通讯员 海亮)在教育国际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日益扩大,但一些学校却“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对此,省消协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辨清真伪,切勿掉入中外合作办学的陷阱。

  陷阱一:学校名称华而不实。有的单位不惜工本去争取为自己的学校冠以“中华”、“国际学校”

  的称谓,或者与某某名校挂上钩,希望以响亮的名称吸引更多学生注意。一些号称在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学在中国开设分校,其实与这些大学毫无关系或仅是其下属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成人教育学院。

  陷阱二:国际承认学历文凭。许多劣质的培训机构往往拉大旗作虎皮,到处吹嘘国际承认、水平一流。等学生进校后才发现教材陈旧、课程“缩水”,甚至根本不用上课就可以拿到证书。只要你支付60美元,就能获得×××大学的学位证书。有不少洋证书机构说“国际认可”,实际上只是该机构所在国或某个区域认可。有的称自己的考试是“学位考试”、“文凭考试”,可事实上只是专业证书考试。

  陷阱三:“全聘外教”、“用国外教材”。有的办学机构打着与国外某大学合作的旗帜,实际上学校没有聘请一名外籍教师,也没有引进一本国外教材。还有的中外合作项目,国外派出的教师数量极少,或者从国外请来一个教师,就在全国到处演讲,说他们是中外合作办学,可实际上99%的课程都是由中国教师讲授。

  对此,省消协人士提醒,选择中外合作学校,要把握五要素:一是地位,合作学校在国际或当地的学术影响力或教学水平;二是资源,办学主体是谁,教育机构是否经权威机构批准或认可,教育部是否承认学位证书;三是硬件,学校设施是否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并与其规模相适应;四是软件,学校能否提供合作需要的最新课程、教材、管理等教学软件;五是教师,合作项目的教师来源、结构、学术水平等,要与合作项目规模、办学层次和要求相适应,以保证教育质量。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