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聚焦泔水问题 (上) “吃顿饭”浪费多少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09:54 大众网-鲁中晨报
聚焦泔水问题(上)
  一个产业每年扔掉5个亿,却没有人感觉到可惜,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产业链条:从“浪费的剩饭菜”到“泔水猪”到“市场”再到“市民餐桌”,最后又回到了“浪费的剩饭菜”……形成一个解不开的循环。

  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所谓的产业链条。随着记者在淄博市场不断深入调查,一连串的数字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引人沉思:淄博市每天倒掉的剩饭菜大约有200吨,淄博市餐桌上造成的直接浪费每年上亿元。

  8月5日至8月8日,记者连续走访了淄博多家高、中、低档饭店酒楼,发现顾客吃完饭离开饭店时,桌子上还剩下很多菜,剩余量估计均超过20%,而且在结束就餐之时,只有少部分客人选择了打包,剩余部分被很快倒入了泔水桶。面子的困惑

  “大家在一起吃个饭,如果最后桌子上没菜了,这是多没面子的事情。”一名李姓男子这样告诉记者。采访过程中,很多人存在这样的想法。

  另外,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一些公款消费在餐桌浪费大潮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反正不是自己花钱,为什么不选择既饱口福,又有面子的方式呢?多就多吧。

  每天倒掉200吨剩饭菜

  记者用了近一周的时间,先后在张店区、周村区、临淄区、淄川区部分饭店,对剩饭菜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调查。记者发现,小饭店(这里特指营业面积30平方米到70平方米,餐位10人—30人)一天倒掉的饭菜在20公斤—30公斤;中型饭店(这里特指营业面积7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餐位不高于100人)一天倒掉的饭菜在50公斤—75公斤;而大饭店(这里特指营业面积300平方米以上餐位100人以上)里,倒掉的饭菜在100公斤以上。在节日或是结婚高峰期,这些数字还会成倍增长。记者从工商部门获悉,淄博市共有酒店、餐馆4000余家(不包含一些较小未办证的餐点),以每家每天倒掉50公斤剩饭菜计算,整个淄博市每天倒掉的剩饭菜为200吨(以上数字均为保守计算)。换言之,淄博市每天倒掉的剩饭菜集中起来可以把十吨的大卡车装满20辆。一天200吨,一个月是6000多吨,一年就是70000多吨,这是一组被忽略的数字,更是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饭店中一般一桌饭菜会剩下20%,有的甚至达到30%—40%。记者从淄博市统计局拿到的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淄博市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实现零售总额44.08亿元,如果以每桌浪费20%来算,那数额就相当惊人。餐饮浪费现象解读

  “说到餐桌上的浪费,其实我们已经长期关注,应该说现在许多饭店本身已经克服了浪费问题,现在餐饮业竞争非常激烈,自身浪费就等于自杀。”淄博饭店集团董事长、淄博市饭店烹饪协会会长陈家恕如是说。

  采访中,陈家恕坦承,客人在餐桌上的浪费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使打包也只是少部分客人,特别是一些商务用餐,他们无论剩多少都不会打包的,“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中硬性规定,不准浪费,吃不了一定要打包,我们只能从我们饭店协会成员当中加强教育,引导他们注意节约,特别是做好正确引导消费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陈家恕还向记者透露,淄博市饭店烹饪协会正在酝酿,在全市条件成熟的饭店中试推行“点菜师”这一新职位,“也许‘点菜师’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餐桌浪费。”陈家恕说。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总经理、淄博市饭店烹饪协会副会长李昌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什么时候浪费都是让人心疼的,现在在许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面子’情结,点菜少没面子,吃完饭餐桌上剩菜少没面子,在酒店打包没面子。说实话,酒店是非常欢迎客人把点的饭菜吃干净或者打包的,桌子没饭菜了服务员高兴、厨师高兴、酒店的经营者更高兴。是消费而不是浪费,吃多少点多少是最好的。”李昌顺还告诉记者,他们酒店即将推出“标准菜单”,把每一盘菜的用料和斤两数让消费者都明白,“点多少够吃的,心中有数。”淄博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新峰在谈到餐桌浪费问题做了个较详尽的总结,他说

  “餐桌浪费”究其原因:一是公款请客,花起钱来不心疼,海参、鲍鱼、鱼翅等等齐上;二是浪费点显热情,请客吃饭不多上几个菜,不剩点菜,显得不够热情;三是一些饭店有意为之,服务员故意多向客人推销菜品,而顾客怕被人看不起,只得接了下来。武新峰说:“要彻底根除‘餐桌浪费’,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铲除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讲究‘面子’的畸形消费文化土壤,让‘餐桌浪费’由光荣变得可耻,树立节约用餐、适度消费的生活理念。”(记者贵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