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词新义有七大来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09:12 检察日报
新词新义有七大来源(图)
图:刚上市便吸引了众多眼球

  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辞书——《现代汉语词典》近日推出了全新的第5版。与2002年面世的增补本相比,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不仅内容变化较大,还穿上了亮红色的“外衣”。

  内容:增新删旧,吐故纳新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于今年完成了对《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5版的修订。新版本增新删旧,吐故纳新,增收了6000余条词语,仅新词就占三分之一,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词汇的新发展。

  第五版《现汉》收录的新词新义有七大来源:一是普通话本身涌现出来的。普通话由于多年的推广,已经在国内外有较强的影响,这次增加的绝大部分是两个以上语素组成的合成词,如:地毯式、性侵犯、边缘化等。二是从港台地区传入的词语,如:穿帮、非礼、体认等。三是来源于我国内地各方言的词语,其中又以北京话、广东话、上海话为主,如:京话的蹦迪、大款;广东、上海的煲电话粥、炒鱿鱼等。四是由专业术语或行业术语通用化而来,如:擦边球、硬着陆、转型等。五是从简称、合称或短语缩略而形成的新词,如:电邮、动漫等。六是一些外语借词,如:丁克家庭、克隆、伊妹儿等,还有一些西文字母或西文字母与汉字组成的词语,俗称字母词,都是以音译或直译的形式借来的。七是一些较长时间不大使用的古旧词语焕发生机,重新又流行开来。如:耄耋、尘埃落定、申论等等。

  应该说明的是,《现汉》还从词语的意义方面对这次增收的新词新义进行了分类。包括,政治类、经济类、法律类、科技类、农业类等。其中法律类涉及到的词汇有:不作为、布警、采信、法律援助、故意、国家赔偿、立法权、受案、司法鉴定、司法解释、特别法、职务犯罪、智能犯罪等。

  修订过程中,在增加词语的同时为了保持词典较强的实用性,删除了一些过于古、旧、偏、方的词语和词义。过古的,基本上是现在很难见到的文言字、词:初志、驰骛、不逮等;过旧的是指反映旧有事物或旧观念的词语,如:本生灯、民信局、假象牙、庾毙等;过偏的包括过于生僻和过于专门的两种情况:如:尺中、串骗、热固性、象形文字论等;过方的指的是方言色彩很强的词语,如:白相人、香胰子、老家贼等。

  在除旧增新的同时,新版《现汉》还首次采用了标注词性的方式,这一举措顺应了现下国际上流行的“汉语热”对汉语词汇的需求,增强了《现汉》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前景:修订周期将不断缩短

  1978年,《现汉》第一次正式公开发行时收词5.6万条,1993年至1996年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订工作,修订的重点是增、删词语。为反映迅速增加的新词语和新词义,1996年出版的修订本增收词语9000多条,同时也相应删去了4000条。现在出版的第5版又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订,修订工作从1999年开始,至2005年出版新版本,前后工作达6年之久。对《现汉》如此频繁的修订是否将成为一种现象、一种趋势呢?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的韩敬体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指出,以后《现汉》的修订工作周期将不断缩短,而且在每一次大规模的修订期间将伴随不断的小规模的增、删和改正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其中词汇的发展最为迅速、显著。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治、经济、法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反映这些发展的新词语、新词义也不断涌现。同时也有一些词语和词义由于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退出了当前的词汇系统。《现汉》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工具书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语言的发展变化,在增删词语、词义方面与时俱进,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当前语言的词汇面貌,符合、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

  由此可见,《现汉》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密不可分,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它的频繁修订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还是一种必需。

  缺憾:增删过频难免顾此失彼

  1978年至2005年,短短的27年时间,《现汉》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修订,就是2002年出版的增补本距今也不过3年的时间。每一次新版的推出都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删,其内容与旧版有很大部分的重复,而且在新版上市后,消费者在购买时大多就不再考虑旧版了,这样一来旧版的搁置必将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其一。

  其二,《现汉》的每一次修订都是将多年的修订成果积攒到一起,然后成立审定委员会再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才一炮打出。此举又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面对如此情况,不禁让人深思频繁修订的利弊。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现汉》修订之后删除的一些词语和词义虽然不大合时宜,但还是有一些读者在阅读时会碰到这样的词汇。

  如茅盾和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涉及到很多方言词,而且多是解放前后使用的词语和词义,那么我们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难免会不理解,这样《现汉》的修订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情况。不同的受众对于词汇的需求不同,《现汉》应该在照顾大局的前提下对两者兼而顾之,这样作为约定俗成的汉语工具书,《现汉》才更有普及性和实用性。

  作者:李婷婷

  (来源:检察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