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青龙 郎品8年痴研文字起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9:09 河北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傅春秘、王君记者朱艳冰)“我的手稿摞起来有一米多高。”探求文字起源8年,写出近100万字的手稿,这样非比寻常的爱好和经历,属于只有初中文化的青龙普通农民郎品。

  1998年起,毫无语言文字学基础的郎品,从把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了两遍开始探求起隐藏在汉字中的规律与奥秘。8年来,他借遍了自己认识的所有乡邻的藏书,更成了镇里
学生图书室的常客。

  但是外界对其努力似乎并不认可,郎品已经先后五次进北京找专家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但每次都得不到令他满意的结论。今年4月,连买火车票的钱都拿不出的郎品,带着手稿骑自行车第五次进京寻求专家学者的指导和鉴定。北京某汉字文化杂志社编辑被他的精神和毅力所感动,建议他把自己的心得先整理成三五千字的论文。

  郎品回青龙后整理出来一篇四千多字的文章。在这篇以《汉字原理及起源探秘初报》为题的“论文”里,他称“已基本发现掌握了汉字的造字原理及起源,将对我国文化教育起到前所未有的帮助”。

  然而在这篇错别字颇多,语言、结构也不太符合论文行文规范的文章里,作者在基本文史常识和逻辑推理方面的缺漏却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刘绍本教授认为,对汉字起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不能拿臆想和猜度来代替。语言文字学是一门科学,科学不能取巧、不能走捷径,更不能想当然,不能故作“惊人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