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党史学家讲述当年日寇侵占汕头的经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12:09 大华网-汕头日报

  本报记者陈静莹彭涛

  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日,一个让千千万万汕头人民铭刻于心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汕头沦入日寇之手达6年之久;从这一天起,汕头人民在日寇法西斯罪恶的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亡国奴之苦达6年之久;从这一天起,汕头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达6年之久。当年,日军入侵带来的黑暗和恐惧,市民逃难途中经历的血腥,这一切苦
难并未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远去。上了年纪的老辈人都清晰地记得当年饱受蹂躏的岁月,深重的灾难和屈辱仍深深印刻在汕头人民心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铭记历史的苦痛,才能体味今日幸福生活的甜美,才能激励我们以更昂扬的姿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创造汕头更美好的明天。近日,记者采访了一直致力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原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秦梓高,了解汕头沦陷日,了解日寇当年侵占汕头的经过。

  战略要地引来日寇虎视眈眈

  抗日战争爆发后,潮汕的形势发生了急遽变化。地处华南海防前线的汕头,与被日本占领的台湾仅一水之隔,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日本侵略者的北占南侵计划早就把汕头作为一个战略目标。1938年,广州沦陷后,我国抗战只剩下汕头唯一一个口岸可运输军需用品。因此,日本侵略者想尽一切办法要攻下汕头。在不断用飞机轰炸、用重金收买汉奸等等之后,1939年6月6日,日本侵略军大本营下令攻占汕头市,日侵粤华南派遣军陆军21军团司令官安藤利吉,命令104师团的132混成旅团长后藤十郎为粤东派遣军司令,指挥饭岛、富田、德茶、大赖户、竹内、厚地6个大队,在日海军第九战队的轻重巡洋舰及扫雷舰等40多艘舰艇和第三航空队广东飞行队攻击机、侦察机43架和一支约千人的海军陆战队,于6月18日集结于澎湖的马公岛。21日拂晓前到达汕头外海面。

  队长被汉奸收买切断水雷电线

  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日寇趁节日兵分三路对汕头进行突袭。进攻汕头的日海军陆战队在妈屿对面的回基围滩地登陆;日军主力则于上午8时左右沿新津河经浮陇鸥汀由东墩和金砂包抄汕头后侧,切断我守军退路;一大队人马在达濠东湖登陆,向汕头方向合围。无耻汉奸事先用重金收买我妈屿岛的水雷队长,这时水雷电线已被队长暗中切断,致使日海军军舰于端午节凌晨毫无阻挡地驶入汕头港内。海上战舰并排压阵,空中几十架飞机盘旋示威,大有鲸吞汕头之势,形势岌岌可危。

  敌众我寡外围终失守

  当时,国民党在汕头沿海及护堤公路,潮汕铁路一带驻防军有独九旅625团、626团及省保安第2团、第5团和教导团与地方武装警察、自卫团队等兵力。由潮汕警备司令独九旅旅长华振中及省保安处长邹洪指挥。但驻防汕头市、庵埠镇、新津港这个三角地带,仅保安第5团、独九旅626团一部和汕头市自卫团及武装警察等约3000人。由于汕头海面被敌突破,在达濠东湖登陆的日军,上午10时许又占据石山,使国民党防军措手不及。但绝大多守军在其爱国军官率领下,都能进行顽强抵抗。日寇在沿海登陆后,即与驻守金砂乡的保安第5团第3营进行激战。第3营营长李平冒着敌人猛烈炮火顽强抗击,前沿阵地被敌攻占后,该营剩下的两个连退入金砂乡与敌进行巷战,李平在战斗中多次负伤仍不下火线,终于壮烈阵亡。由于5团3营的奋勇抵抗,日军侵略者有较大伤亡。但要以一个营的兵力,在新津河至纪厝海土乾及内外充公和金砂乡这么大的地带,抵挡这群拥有现代化武器的日军,是很困难的。守军坚持至21日傍晚,除少数人突围外,其余的都英勇为国献身。汕头外围金砂战场终于失守。

  当晚8时汕头沦陷

  战斗打响后独九旅626团某连与汕头武装警察和自卫团等1000余人,迅速沿崎碌、石炮台、外马路等处海岸狙击敌军登陆,坚持至中午石炮台失守后,又进行巷战,顽强抵抗;驻海关5名警察竟抵御200余名敌军的进攻达一个多小时,最后均壮烈殉国。驻梅溪桥至庵埠一带的保安5团第一营在营长杜若带领下,进行了激烈抵抗。

  当晚8时守军撤离,汕头沦陷。当时,汕头青抗会战二队和汕头总工会救护队,迅速进行战地救护和慰劳。汕头不少商家也把准备过端午节的粿品粽球都拿出来慰劳守军。但由于敌强我弱,战况迅速恶化,至中午时分汕头国民党党政机关不得不陆续撤离市区,晚上8时许战斗部队也逐渐撤离。22日晨,汕头市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此后汕头市沦为日本法西斯的统治达六年之久。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汕头民众才获得新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