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卧龙"复活(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9:27 沈阳晚报
卧龙
卧龙
卧龙湖之民间传说

  王母娘娘的一颗珍珠落到康平。于是,天降大雨,积水成湖。黄沙恶龙妄图把湖水吸干后窃取珍珠,一条天龙与黄沙恶龙大战三天三夜,终于腰斩黄沙恶龙。黄沙恶龙前半身落入湖中,形成目前卧龙湖中的夹梁子;后半身掉到岸上,形成现在的龙背山……

  它经历了枯竭消亡的阵痛

  它完成了天光万顷的轮回

  干涸、“死亡”了将近一年的卧龙湖,在人们的关注、治理下,终于得以滋润、“复活”。这个辽宁省的最大湿地、“沈阳北海”,无论消亡和“复活”,同样牵动着人们的情怀。8月22日,记者走近卧龙湖,聆听了她有关“死亡”和“复活”的诉说,目睹了她“复活”后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风采———

  辽北明珠卧龙湖

  康平县位于沈阳西北120公里;卧龙湖位于康平地区中部,原名西泡子水库,为多年调节中型水库,属于内陆型天然湿地,总控制面积1592.7平方公里,最大库容9620万立方米,水深1.5米至3.5米,水面10万亩以上。卧龙湖主要靠水库周边地表径流,东、西马莲河、二道河、五四一排水干渠补水。卧龙湖湖区原为天然水泡。1956年,在五官营子建一座双孔木闸;1958年,为开发朝阳堡灌区,将东、西马莲河引入卧龙湖,同年修建马莲屯北闸。西泡子水库于1957年10月20日开始兴建,1958年5月3日竣工。后来改名“卧龙湖”。

  素有“沈阳北海”美誉的卧龙湖,是辽宁最大、东北居二的极具湿地生态特点、完整生态系统天然湿地。卧龙湖生存着国家一、二级鹤、鹳等珍稀野生鸟类,是沈阳市水生生物主要繁殖地、生物多样性保持最多的地方。卧龙湖是辽河水系鸟类迁徙必经之地、必停之站。以往,每年都有大量的迁徙鸟类在此间停留补食,夏候鸟在此繁衍。

  据1998年调查结果表明,当时卧龙湖生物种群达550余种,其中有白鹳、黑鹳、白头鹤、丹顶鹤、白鹤5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鸟类;共有140余种水鸟;在全世界存有的15种鹤中,就有6种在卧龙湖迁徙。

  卧龙湖地处科尔沁沙漠南缘,是辽宁西北部半干旱区向中部平原湿润区过渡的生态敏感地带,起到抵御科尔沁沙漠侵袭沈阳等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生态作用。卧龙湖对于改善沙化地区的干旱气候,调节局部气候,净化环境,补充地下水,调节水生态环境等,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2001年5月,辽宁省政府将卧龙湖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界定保护区区域面积为1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64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

  干旱渴死卧龙湖

  近几年来,卧龙湖蓄水量逐年下降:1998年为8200万立方米、1999年为5800万立方米、2000年为2028万立方米、2001年为1076万立方米;2002年8月,卧龙湖蓄水量已不足27万立方米,水面由原来的10万亩,减少到3000亩左右;及至2003年6月末,卧龙湖基本干涸,卧龙“死亡”。

  “卧龙湖”干涸后,向南侵袭的科尔沁沙漠沙尘,少了一道天然屏障,可以长驱直入辽宁中部城市群。同时,湖底为沙地的卧龙湖,干涸后又形成一个沙源。辽宁省水利厅水资源处有关专家认为,卧龙湖干涸、“死亡”,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连续几年的高温、干旱,是导致卧龙湖干涸的主要气象因素。从1999年开始,康平县连续4年大旱,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大、持续高温少雨等因素,加剧了卧龙湖湖面水分蒸发。1999年至2001年,卧龙湖年蒸发量分别为1966.2毫米、2012.3毫米、2195.5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4至6倍,致使卧龙湖水量入不敷出,逐年递减,直至干涸。

  卧龙湖上游截流,加速了卧龙“死亡”:东、西马莲河是卧龙湖主要补水渠道,正常年份来水量约5000万立方米。可是,内蒙古和康平都在境内两条河上游修建了水库、建造了拦河坝,大量开发水田,年截水量约1000万立方米。河水被截流,难以流入卧龙湖,成为最终渴“死”卧龙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违背自然规律的经济开发,是造成卧龙湖干涸的人为因素。据调查,卧龙湖被开发后,修建了全长近60公里的环湖路。环湖路上21座桥涵中,有15座桥涵均不同程度破损,严重影响环湖路周边外水入湖,必须清淤疏导桥涵,使外水顺畅入湖。开发后的环湖堤全长38公里,按原貌共有17个排水入口。这些入口大多被堵死,严重阻碍外水顺畅入湖,环湖公路、堤坝隔断了入湖河流,遇到大暴雨时,湖外地表径流不能进入湖内,形成了湖外被淹、湖内缺水的尴尬局面。

  起死回生卧龙湖

  康平县水利局蔡连阁局长介绍说,为了挽救卧龙湖,2003年12月,他们制定了《卧龙湖自然恢复水环境工程规划报告》,决定将小横道子排水渠道河水引入卧龙湖。康平县水利局决定,大力压缩使用卧龙湖水的朝阳灌区、团山子灌区,以及周边水田用水量,将水田改为种植经济作物,以减少灌溉用水量。卧龙湖周边地区水田,一律退耕还湖,增加湖区面积。与此同时,对卧龙湖的主要水源东、西马莲河,进行河道清淤整治,以保证卧龙湖入水流畅。

  2004年11月,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制定了《卧龙湖湿地恢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必须取消东、西马莲河流域水田,停止东、西马莲河上游截流,恢复卧龙湖河流补水水源。清除湖区内人为隔带:34780米长的环湖堤坝、湖内苇田大坝至湖心岛的6300米长大坝、围湖造田1217亩的8116米造田堤坝、4060米长的苇田大坝、南北蟹场、湖区内西南部的1.2万亩田地、“康平湾”新修堤坝、观赏工程、山庄前部、护鱼沟、湖心岛等,一律统统整平。在原有水生植物生长区内,补种蒲草、芦苇等水生植物,以便逐年恢复原有生物种群,减少水蒸发量,增加蓄水功能。

  目前,康平县已在卧龙湖环湖路上改建、修建了18座桥涵,以确保地表径流顺畅入湖。在卧龙湖周围的环湖堤上,开口18处,恢复湖外水进入湖内的渠道,使周围降水及时流入湖内。已经严格控制东、西马莲河拦河坝的截流与其他用水,正在逐步减少卧龙湖流域内的水田面积,保证河水及时补入卧龙湖。经过康平县一年多不懈努力,终于使卧龙湖出现转机,逐渐复苏。

  近日的罕见暴雨,在给康平县造成局部内涝的同时,也给卧龙湖带来“复活”的生机。在27小时内,康平县降水210毫米,卧龙湖水位上涨了0.77米,库容增加了3669.2万立方米。

  生机勃勃卧龙湖

  8月22日,记者在卧龙湖畔惊喜地看到,卧龙湖内湖水充盈、波光粼粼,无数水鸟在湖面上展翅翱翔。湖水中,各种水鸟成群结队,鸟鸣声此起彼伏,悠扬悠远。卧龙湖,正在逐渐重现往日生机。

  康平县水利局有关人员介绍说,以往,卧龙湖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蒲草、芦苇、三棱草、地梨子、菱角、鸡头米、水葫芦、莲藕等70余种植物;卧龙湖中栖息着大量的野鸭、大雁、灰鹤、丹顶鹤、天鹅、鱼鹰等140多种水鸟;湖水中生长着草、鲢、鳙、鲤、黑、嘎、鲇、鲫等39种鱼类;水生藻类8门70属154类;38种浮游动物等。卧龙湖“复活”后,昔日的鱼米之乡,有望在两年内恢复。

  2004年6月末,卧龙湖干涸后,农民们眼看着成群的夏季候鸟,一拨又一拨地在卧龙湖上空盘旋,然后失望地离去,留下一片哀婉的鸣叫声。今年春季四五月间,卧龙湖复苏后,鱼儿们回家定居;鸟儿们陆续回来了;水生植物开始生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卧龙湖在当地人们的呵护下,正在逐渐复苏、“复活”,定能最终重现往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风姿。本报高级记者邱宏文并摄记者电话:13304020108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