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鹊华桥跃然纸上露真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3:16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8月23日讯(记者 赵晓林)本报今日刊登的由侵华日军监制出版的《新兴济南市图绘》引起了很多读者关注,有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希望了解更多的内容。今天,记者再次来到市档案局收集整理处,同时采访了其他相关人士,又了解到了现已不存在的鹊华桥的一些情况。

  市档案局收集整理处党茂领处长介绍,在这份地理图背面的15幅照片中,有一幅鹊
华桥的照片实属罕见,它是研究鹊华桥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济南的老建筑有很大帮助。

  据市档案局提供的资料记载,大明湖南门牌坊以南,原有东西向的单孔石拱桥,桥高4米,横陈于大明湖南岸与百花洲之间。此桥始建于宋代,因百花洲而名为百花桥,元代改称鹊华桥。当时,桥下可乘游船由百花洲进入大明湖。立于桥上,可见济南北郊的鹊山和华山(华不注山)。清乾隆皇帝曾3次驾临济南,写下了《题鹊华桥三首》的诗。旧时游大明湖的人,大都要上桥浏览一番。此桥为明湖畔重要景点之一,过去人们评说明湖风景有“七桥风月”之说,鹊华桥乃七桥之一。可惜此桥在上世纪40年代被拆除了。

  另外,与鹊华桥有关的比较著名的景观,是济南八景之一的“鹊华烟雨”,鹊华即指鹊华桥。珍珠泉的清澈泉水注入百花洲,并从鹊华桥下流入大明湖。游人至此,隔湖遥望,可见轻纱薄雾之中的鹊、华二山,相对并峙,隐现秀姿。

  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济南的老人。文史专家、著名学者徐北文先生回忆说,解放前去大明湖就会去鹊华桥,桥在大明湖南侧,是东西向的,是一座很大的拱桥,桥面很宽,可容两辆轿车同时通过。桥洞比较高,可容两艘游船对行,是当时济南城里最大的一座桥。

  对济南掌故颇有研究的张稚庐先生说,记忆中这座桥是石拱桥,感觉比较高,来往和在桥上看风景的人比较多,但到上世纪40年代桥下淤泥渐多,已难以行船,后因运输和雨天行人行走不便,在1946年改建为木板平桥,解放后又改建为水泥板平桥了。

  采访中,很多老人都流露出对鹊华桥的怀念。他们说,那时的鹊华桥是游览大明湖的必去之处,济南市民也喜欢到这里观赏湖上美景,但后来桥拆除后,济南就少了一处著名景观,而现在的人就更难以体味“鹊华烟雨”的美妙意境了。

  链 接关于鹊华桥的记载

  (一)解放前出版的一本《济南》的书中有关于鹊华桥的描写。这本书是都市地理小丛书中的一种,倪锡英著,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0月出版。书中这样写道:

  经西门大街向北打弯,走布政司大街,折入贡院墙根,而直达百花洲旁的鹊华桥。

  这鹊华桥是一座不甚高的石桥,横跨在百花洲和大明湖的接口处,登在桥顶上遥望过去,那么远远的鹊山和华不注山正迎面对立着,而大明湖一角的水波也可在人家住屋的墙隙间望见。所以,鹊华桥的命名,大概就是由鹊山和华不注山而来的。

  (二)《老残游记》中的相关记载:……老残随手摘了几个莲蓬,一面吃着,一面船已到了鹊华桥畔了。

  到了鹊华桥,才觉得人烟稠密,也有挑担子的,也有推小车子的,也有坐二人抬小蓝呢轿子的。……

  老残从鹊华桥往南,缓缓向小布政司街走去。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