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受助学子千里登门谢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3:13 今晚报
受助学子千里登门谢恩(图)
  去年,本报曾以《贫困娃走出大山》为题,报道了本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职工丁开晨10余年来无私奉献,帮助四川省普格县贫穷孩子吴德强的事迹。如今,已经成为大二学生的吴德强千里迢迢来到天津,登门向好心的丁阿姨谢恩。昨日,记者在天津水利勘测设计院职工丁开晨的家,进一步了解到希望工程中这段感人故事。

  1994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为“希望工程”捐款的大潮。在这股爱心的涌动中,丁开晨和爱人商量后,决定“结对”救助一个贫困娃。于是,经过“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牵线搭桥,她最终找到了远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新农村新农小学的孩子吴德强。吴德强生活在一个贫病交迫的家庭中,他一家6口人,奶奶年老多病、常年卧床不起;弟弟因患癫痫无钱医治,只上了3年学便放下了书包;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舅爷是个终生未娶的聋哑人……这个家庭的重任完全落在了吴德强父母的身上,他们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家中困难可想而知。贫困生活赋予吴德强坚强的性格,他学习认真刻苦,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此后,丁开晨便开始给这个孩子寄钱寄物,在书信、电话中鼓励、关怀起这个孩子来。吴德强踏实了,他知道在一个遥远的大都市里,有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阿姨关心、爱护、支持着自己。

  然而,不幸却再次降临到吴德强的家中。2000年,吴德强的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懂事的吴德强知道父亲的难处,他提出辍学,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的想法。他在信里把想法告诉了丁阿姨,没想到丁阿姨在信中“严厉”告诫他说:“困难总是暂时的,可以由大人来帮助解决,学业千万不可以中断!”和这封信一同邮寄来的,还有像往常一样大量的衣物和现金。在丁阿姨的鼓励下,吴德强终于打消了辍学的念头。而每每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丁阿姨便会伸出热情温暖的手。为了吴德强,丁开晨经常光顾书店,四处搜集学习材料,隔三差五便会邮寄过去厚厚一沓书。这些精心挑选出的学习材料,成了吴德强和班里同学的“公用学习书”,给了这些孩子极大的帮助。

  经过10年寒窗苦读,去年,吴德强以优异的成绩被山西省雁北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录取。消息传来,丁开晨的家仿佛过年一样,一家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吴德强在向丁阿姨报喜的同时,还给天津水利勘测设计院写来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十年来,阿姨付出的每一点每一滴,我都历历在目,她是鼓舞我、支撑我前进,克服困难的精神手杖。正是阿姨毫不间断的帮助,才将我从辍学的关口拉了回来,使我有了今天……”

  好强的吴德强不仅在学习上一如既往地刻苦,而且很快便找到了勤工俭学的工作,开始“自给自足”起来。经济上稍稍宽裕一点,他便想着来天津探望11年来“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丁阿姨。今年暑假,他专程乘火车来到天津,找到了丁阿姨的家。他们仿佛久别重逢的母子,相见时热泪盈眶。

  在天津的两天时间内,丁开晨一家带着吴德强游览了金街、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地,让这个刚刚从山里走出来的青年学子大开眼界,吴德强激动地说:“高考没能考上天津的大学,读研时我一定来这里。”昨晚9点,在丁开晨一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吴德强一步一回头地坐上了返回学校的火车。和他一起去往山西的,还有水利勘测设计院领导特意赠送给他的一台电脑。大图:丁开晨和吴德强在天津大学游览。小图:11年来,丁开晨和吴德强往来的信件多得数不清。王学军摄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