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子遭强暴后受冷遇离家 硕士生网上发帖寻亲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03:15 东南早报

  长他4岁的姐姐在外打工遭凌辱,徒步回家又受冷遇,3年前,身揣200元离家出走———

  早报记者林泽贵

  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湖北农村女孩,在外打工遭凌辱,徒步回家又受冷遇,2002年初
,她身揣200元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

  如今,3年多过去了,她的弟弟———厦门大学的一个在读研究生———日前在网上发出一封本来要写给他父亲的沾满忏悔泪水的家书,试图利用网络找回他那可怜的姐姐。

  寻找姐姐的这个厦大硕士生名叫杨德超,1978年出生,就读于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昨日下午,杨德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遭强暴她徒步回老家

  事情还得从1997年说起。杨德超的姐姐名叫杨艳梅,但家人都叫她燕子,1974年出生,身高大约1.65米。同许多农村姑娘一样,杨艳梅因家庭贫困而早早辍学,小学毕业后就出外打工,先是到武汉当保姆,1995年才到广东打工,先后到过汕头、雁田和

东莞

  1997年的一天,在东莞一家工厂打工的杨艳梅下班后正要回家,突然路上冒出三名不法之徒企图强奸她。杨艳梅进行了反抗,三只色狼的企图没有得逞,但把她痛打了一顿。精神上受到严重刺激的杨艳梅没有向有关方面寻求帮助,而是慌不择路地逃跑,从东莞一路跑到河南信阳一带的农村。

  “逃跑时,她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东莞,身上没有一分钱,只好一路上乞讨,因此经常被小孩子当疯子追打。有时候讨不到吃的,她就偷偷跑到农民的猪圈里跟猪抢食。”杨德超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描述姐姐遭遇时泣不成声的情景。

  那时大约是在1997年4月份左右,杨德超还在广水二中念高三。一天晚上,杨德超正在晚自习,父亲突然匆忙赶来找他,说有要紧的事。由于学校和家里相距80多里路,杨德超想父亲深夜赶来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但他没有料到是姐姐出事。

  “当时我下楼看见我姐衣冠不整,满脸憔悴,就知道是她出事了。”杨德超说,当时,父亲在诉说姐姐在广东的遭遇时哭得很厉害,而姐姐杨艳梅反而很平静,甚至见到他还有一丝笑容。

  “她的身体在颤抖,却依然掩盖不住见到我的喜悦和回到家乡的激动!”杨德超说他当时既没有哭,也没有笑,也不懂得去安慰姐姐和父亲,“只是心头充满了仇恨”。

  受冷遇她无奈离家出走

  回家后,杨艳梅相对比较平静,但也经常遭到脾气暴躁的父亲和哥哥的打骂。1998年,经人介绍,她跟附近村庄一个吴姓男人订婚,杨德超说他可以感觉到姐姐对那个男人还是比较满意的。然而,由于村里谣言四起,那个男人不堪忍受,最后提出退婚。这件事给杨艳梅和她的家人带来了更大的刺激,从此她的父亲和哥哥便有事没事找她出气。杨梅艳精神开始出现了问题,有时会自己一个人发呆。从此,父亲将杨艳梅看做是家里的耻辱和“累赘”。

  2000年,杨艳梅在父亲的强迫下,嫁给了一个丁姓的陌生男子,并于2001年生了个女儿。本希望夫家可以成为姐姐的一个幸福巢,不料杨艳梅却经常遭到丈夫的打骂。“每次她回娘家,身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而且很不想回夫家,有时一住就是一两个月。”用杨德超转述他妈妈的话说,家里人驱赶她回去,结果她每次都公然发脾气,说家人是不是嫌她吃白饭。

  2001年的腊月十三,就在杨德超刚从家里回到单位的几天后,杨艳梅揣着他回家时给她的100元,并向她的妈妈“借”了100元离家出走了,从此杳无音讯,不知生死!临走前,她跪在她妈妈的面前哭着说:“恐怕今生不能尽孝!”可怜她的老母亲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反常言语。

  事情还不止于此。杨德超后来还发现,凡是家里有和她合影的照片,全部都被剪切处理,只剩下破碎的哥哥的照片。

  “那些碎屑被处理得如此完整,丝毫不留半点多余的她的痕迹,那时候她的精神状态这么差,居然还能做这样的事情,可见她心中的伤痛是何其之深!”杨德超在那封发在网上的“家书”中这样对自己的父亲说。

  杨艳梅出走后,除了她的母亲曾经多次徒步走到县城一带去打探未果外,3年多来全家人包括杨德超和杨艳梅的夫家在内,没有任何人去找过她。

  心忏悔网上发帖寻亲姐

  3年多过去了,杨德超已成了厦门大学的硕士生。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尝试过去寻找自己那已经失踪的姐姐,他说一直想努力让自己忘记家里的事。但是,当8月18日那晚,他听着《出埃及记》的音乐,又看着网络地图上“广东东莞到河南信阳的距离”,他才想起了姐姐的遭遇: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遭到凌辱后,徒步从东莞走到河南信阳,如果不是她特别想念自己的亲人,她又何苦如此呢?然而,当没有方向感的她跌跌撞撞、千辛万苦地回到她心爱的故乡,回到她日夜思念的亲人身边,结果得到的却是全家人的冷漠。她选择离家出走了,如果不是非常的绝望,她是不会这么做的。

  想到这些,杨德超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了。于是,18日那晚他没有回宿舍,而是拿起笔来给父亲写了一封近万字的“家书”,里面充满悔恨、诘问和自责:“全家人,包括我在内,有没有任何其他人出去找过?有没有任何其他人担忧过这个女孩的生死?没有!只有她的妈妈在夜里经常担忧今天晚上她的女儿会在哪里过夜!”

  然而,他信件还没有寄出去,19日他致电给家里时听他哥哥说父亲病了。他知道这封充满对父亲的质问的信件如果邮寄出去,父亲可能真的会受不了。于是,他放弃了。但他对自己当年的冷漠感到后悔,他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尽力去寻找自己的亲姐姐。他想到了互联网,于是便把“家书”贴在一个名为“两全其美”的网站中“贴图艺术”栏目,不料被好多网站论坛转载。他希望借助网络和其他媒体,能够找回自己的姐姐。

  “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姐姐,我们也最交心!假如我不把她找回来,这辈子难以给自己一个解释。”杨德超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