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南汇“抢救”锣鼓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13:03 新闻晚报

  记者王楠实习生何欣荣

  晚报讯锣鼓书作为上海最古老的民间曲艺之一,曾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而今,谈敬德这个民间保护锣鼓书的第一人,终于可以稍稍松口气了。日前,南汇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分中心在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南汇锣鼓书艺术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锣鼓书艺术传承拜师仪式,康文英等5位年轻的锣鼓书爱好者向宋葆飞等5位锣鼓书老艺人拜师学习。

  谈敬德是民间组织海曲乡音艺术研究中心的发起人,也是南汇锣鼓书项目保护工作的负责人。据他介绍,锣鼓书的前身为太保书,其发源地在南汇,最初是在上海市郊类似道场的“太保”仪式上说唱的,借以酬神驱邪,祈祷福祉。而今,锣鼓书作为上海地区惟一的国家民间文化保护项目,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和老一辈艺人的逐渐逝世之后,已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为抢救这门民间艺术,南汇今年启动了保护锣鼓书的“四个一”工程:组织一支专业的抢救队伍,编撰一本历史书籍,拍摄一部电视宣传片,建设一座历史文化陈列馆。海曲乡音艺术研究中心目前已给上海尚在世,仅存的18位锣鼓书老艺人,逐一地建立起了艺术档案,包括个人情况、从艺经历、擅长曲目等。工作人员拿着小本子,挨个将老艺人的唱词和曲调用文字纪录下来,目前已经整理了50余部。

  保护固然重要,但要延续这门民间艺术,根本之道还是立足传承。谈敬德介绍,南汇区已由区文化馆作为培训中心建立起了一支区级锣鼓书骨干队伍,再由骨干队伍深入基层辅导。目前南汇区已有新场小学、石笋中学和大团镇小学等4所中小学开设了锣鼓书兴趣课,报名的学生已达100多人,街道也针对居民办了四个培训班,现在仅民间的业余演员就有50多名。

  在保留老的锣鼓书的同时,南汇区也在积极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的锣鼓书,仅在今年就创作了7部,如《水乡古镇村光美》、《结亲》等。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