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教授话语言 新词入典要过三道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14:48 深圳晚报 | |||||||||
“这个打扮得很酷的富婆,是个歌星,有很多拥趸。她穿一件养眼的T恤,出现在烂尾楼盘。她在楼盘热炒时买了几个物业,想在价钱飙升时放出去,没想到楼市缩水,她的钱一下子蒸发了几百万。” 以上这段话,若是早几年出现在学生的作文里,很可能会被老师写上“用词不规范”的评语,如今,随着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的面世,这段话里很多
针对新版《现汉》引起的重视现象,记者近日走访了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教授汤志祥。汤教授最近正在给香港中文大学的老师上课,他告诉记者,他的香港学生们如今人手一本新版《现汉》,放在案头,作为必备工具。 《现汉》从2002年增补本,到2005年第五版,收录了很多老百姓在生活中常说常用的词。而这些新词从百姓的口口相传,到被收录入词典,标志着得到专家、权威的认可,被规范化了。 新词是时代发展的选择 “《现代汉语词典》是一本学术界认可的最权威的汉语工具书。”汤教授说。第五版《现汉》增加的纯粹的新词汇有2000条左右,都是近几年产生的。汤教授指出,词语的发展是动态的,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从《现汉》收录的新词可以看出,《现汉》的修订跟上了时代发展,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并且富有时代特征。 据了解,新版《现汉》新增的词包括了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领域,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套牢”、“磁浮”、“造势”、“丁克家庭”、“非典”、“短信息”等;新版《现汉》还收录了一些由科技术语演变成的一般生活用语,如“蒸发”、“缩水”、“到位”、“拐点”、“菜单”、“硬着陆”等。简称、合称和缩略也是形成新词的途径,如“地铁”、“彩超”、“动漫”、“社保”、“双规”、“三农”、“三通”、“三个代表”等。一些外语词语以音译或直译的形式“挤”进汉语,成为交流中的时尚语言,如“酷”、“克隆”、“卡丁车”、“黑客”等;还有一些词语是从外语直译而来的,如“料理”、“人气”、“卡拉OK”、“猎头”等源于日语。 引人注目的是,第五版《现汉》收录了很多广东话,据不完全统计,第五版《现汉》收录的粤语词有近百个,仅房地产方面就有“按揭、楼宇、楼盘、楼花、置业、物业、写字楼、烂尾(楼)”等。尽管是典型的广东话,但如今这些“方言”已经被广为使用。可以说,这是粤语“北伐”的结果,也体现一种社会发展变化的现象。 新版《现汉》还收录了一些流行词汇,来自于一些地区,如香港、台湾,它们不属于方言,但反应出这些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比如“拒载、按揭、面膜、布艺”等。汤教授指出,这些词其实来自香港,是那里特有的词语,随着文化的交流逐渐进入内地,得到普遍认同和使用。而“关爱、锁定、瘦身”等则来自台湾,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简单说来,新词都带着浓厚的时代特征,是经过人们普遍使用、经过时代发展、社会变迁而被“选”出来的,这些新词令新版《现汉》更具时代性和普遍性。 新词规范要过三道坎 汤教授指出,词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社会选择语言,不是语言选择社会。 有些词语不变,但随着社会的变化,词意跟着发生变化。比如“小姐”一词,最初指的是富人家的千金,后来是对年轻女子的尊称,可是到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称年轻女子为“小姐”,因为这个词已经被赋予了贬义,指性工作者。汤教授指出,对于这些词意的变化,语言专家们是无法干涉的,因为这是社会的约定俗成。也就是“社会选择语言”。 据汤教授介绍,词汇的规范是动态的,分阶段的,要经历三个层面。首先是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广泛使用。比如“生猛”,这个词来自广东,北方人原是不理解的,随着潮汕人的海鲜档在全国遍地开花,“生猛”海鲜逐渐进入百姓家庭,出于求新求异的心理,百姓很快接受了外来的新词,并广为应用,使之成为一个常用词。 一些词汇在百姓中广为使用之后,很快以文字形式出现在报章杂志上,这是词汇规范经历的第二个层面。通过报章杂志,人们生活中的口语、流行词汇变成了白字黑字,意味着这些词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承认。 词汇得到专家、权威机构认可和承认,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则标志着这些词成为规范,可以作为标准词使用,这是词汇规范的第三个层面。 新词丰富了语言 当学生在作文里写下“那出戏很搞笑”时,也许心里会犯一阵嘀咕,这个“搞笑”是不是可以当作标准词语来用呢?这时可以通过查找新版《现汉》来确定,比老师说的管用;当有人看报,无法准确理解“不作为、并购”的意思时,查一查《现汉》,又学会了几个新词汇。 教授表示,《现汉》的修订受到汉语言学者拍手称快,双手欢迎。他认为,《现汉》不断修订,不断有新词汇得到肯定,规范化,这对于语言的丰富是好事,同时也能帮助年轻人规范地学习汉语。 采访快结束时,汤教授跟记者聊起了一些题外话,近几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等好几所大学授课。他说“普通话”如今在香港是热门的研究方向。一些内地特有的词语,如“一刀切、一条龙、落实”等,起初香港人并不理解,看到了,都会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如今,这些词已经被香港人运用自如了。这跟内地人广泛地使用香港词“按揭、布艺、洁具、物业”一样,汤教授说,这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也说明社会越来越融合。 汤志祥简介 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教授。深圳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理事。 作者:本报记者刘旭灿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