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让大中华经济像火车高速驶向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06:45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中国企业家论坛深圳高峰会与会嘉宾提出相互学习相互信任

  让大中华经济像火车高速驶向全球

  本报记者蓝岸

  “打个比方,大中华经济圈就像火车。香港有通商经验,像个司机;台湾有资金和技术,像火车头;大陆有丰富资源,像车身。只要相互学习、相互信任,通向全世界市场的路轨就在眼前!”

  昨天上午,在中国企业家论坛高峰会的分论坛上,祖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的企业家济济一堂,围绕如何振兴大中华经济圈,畅所欲言。精彩的演讲,不时博得与会代表的阵阵喝彩。

  学习立共赢之本

  参与对话的企业家代表谦虚为怀,不满足自身现状,纷纷提出了华人企业家应该学习的方向,如地域上学日本、学美国,内容上学如何用人、讲诚信,同时要学会分享,学会共赢。通过学习,展现华人企业宽广包容之心,互信互助构建让世界不可小觑的中华经济圈。

  “自己多学习,就能让别人学习你、尊敬你。”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说,人是财富,也是学习者,公司成败取决于人。海峡两岸企业家与国际企业家的差距,主要在于人才和智力结构。国内也有很多优秀企业家,像蒙牛等企业,连哈佛的经济学家都想研究其案例,想弄懂它如何在5年内增长200倍。所以,“中国企业家不要瞧不起自己,学习之前要学会自信。”

  香港环康集团有限公司主席蒋丽莉说,整个大中华经济如果整合好了,就会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但要驶向全球,还有很多路要走。“首先要学习,要知道拼争的世界市场在哪里。有时候,我们单个企业拼搏成功了、赚了很多钱,但不会与其它企业共赢,喜欢将资金投向股票,却常常碰得焦头烂额。所以,我们要向全世界学习如何共赢,如何维护胜利的果实。”

  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戴立宁向与会人士讲述了一个故事:“有条小鱼,出生时强大有力,占据了河川最主要位置。其它小鱼只能随波逐流进入大海。几年后,海洋的鱼长大了,并且比这条留在河里的鱼大很多倍。”戴立宁说,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事实——成长环境决定着企业学习的能力和规模,必须要有更开放的态度,学习和面对这个开放的世界。

  信任筑共赢根基

  “虽然我们意识到了合作,但合作基础在哪里?”参与对话的企业家分析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环境差异,并对企业家思想和做法的不同进行剖析,把问题症结落在“诚信”两字上,呼吁全球华人互信互助,构建起华人经济共赢的局面。

  刚毅(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王敏刚分享了在中国内地搞旅游开发近25年的经验。他说:“过去10多年来,我们在内地投资了大概5亿元,主要做旅游景点和酒店开发,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存在承诺兑现难的问题,说得到但做不到。”他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国内的信用体系还缺乏法制来护航。

  蒋丽莉分析表示,相比大陆和台湾,香港工商界优势明显,有丰富国际通商经验,并在国际商界树起了信用品牌,这可能是大陆商贸界缺乏的。她讲述了一个现象:“大部分内地人去香港买东西都会较有信心,因为他知道买的是真货。”

  台湾鼎新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古丰永结合其在大陆从商的经验,表示“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要融合,融合之前必须要互信,只有互信才有机会,才能实现资源整合,才能实现共赢。”如何互信?古丰永指出,只有扩大双方的优势,看到并放大对方的优点,不要太注意对方的缺点,就可优势互补,实现双方的互信和合作。

  共赢兴民族经济

  “整个大中华经济共赢意味着什么?”不论是来自大陆、台湾,还是香港和澳门的企业家,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都振奋人心:“大中华经济的融合和共赢,意味着中华民族复兴于世界民族之林!”

  “融合意味着‘一荣俱荣’。”盛禹铭公司董事长张醒生从大陆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指出,现在不论在大陆还是台湾,不论是香港还是澳门,企业家已经很少称为“商家”,而称为“企业家”,这反映海峡两岸的产业已经从纯粹的贸易,转变成为一个产业的组群,融合共赢,意味着产业链和产业群的共同繁荣和兴旺。

  蒋丽莉分析了台湾和香港商界凝聚力的不同。她说,香港商人由于历史原因,喜欢单打独拼,而台湾商界的凝聚力很强。港商虽然最早进入大陆市场,数量也比台商多,但各地都有台商协会,而港商在内地并无像样的商会。从这方面而言,融合意味着华人力量的凝聚,意味着可做很多事情。

  爱朋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德川有感而发:“两年前我参加马来西亚的世界华商会议,马来西亚领导人说,你们海外华人的GDP总值超过很多国家,但没有很好地凝聚起来。所以,我们希望中国以优秀的历史和文化,领导整个亚洲建立‘亚盟’,以便和欧盟、南北美等经济共同体竞争。”尹德川感叹道:“如果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经济能够融合,紧密组成一个大中华经济圈,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指日可待!”

  作者:记者蓝岸 编辑: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