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揭露种植骗人伎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7:19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济南8月29日讯(记者郝爱萍通讯员王云鹏)药材种子、芦荟苗、仙人掌……投资种植,获利丰厚。近期,省消协及各市消协不断接到在特种种植方面上当受骗的投诉,为此,今天省消费者协会专门发出今年第8号消费警示,揭露投资特种种植的骗人手法。

  伎俩一:诱你上当,骗钱走人。一些经营特种的公司或个人,宣称经营的特种收益颇丰,勾画了一幅快速致富的蓝图。结果,有人花几万元钱买回的芦荟苗,与公司也签订了
收购合同,但到了收购季节再去找公司,却发现公司人去楼空。

  伎俩二:虚假宣传,找人当“托”。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投资,不法经营者会找名人为其“作秀”,让名人夸大宣传该植物好处。为了骗取农民的信任,他们还刊登有名、有姓、有地址的成功致富事例,并附一、二封感谢信,鼓动大家引种该植物,其实这些信大多查无此人。

  伎俩三:“甜枣”引路,诱人上钩。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参与,一些公司故意培植几户,前期投资种植的人为后期投资的人做示范。最初种植者种出来的产品,公司会按合同回收,并及时付钱。随着种植户越来越多,公司便开始倒种,将收购回来的产品再以高价卖给后面的种植者,中间赚取差价,而后期投资者种出来的产品,公司拖着不收购,或以质量不好为由拒绝收购。

  伎俩四:合同上藏“鬼”。为了骗取种植户的信任,不法经营者与种植户签订回收合同,却对公司如违约不收购种植户的产品没有任何限制;还有的公司与种植户签订的合同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须“基本上能达到合同要求”。有的经营者甚至提供的明明是多年生植物,却只与种植户签订一年的合同,一年之后就不再续签了,使种植户有苦没处说。

  针对以上问题,省消费者协会发出警示:引种稀有植物最好先到有关科研单位向有关专家请教;调查公司的信誉,不要偏信公司的宣传。特别是广大农民,应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避免上当受骗。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