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现实版的“沙家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8:33 华商网-华商晨报
现实版的“沙家浜”(组图)
汪浩 贾民 摄
现实版的“沙家浜”(组图)
  图为《沙家浜》剧照,《沙家浜》里的情节和当时的真实场景非常相似

  资料图片

  亲历者说

  88岁的老红军汪浩(正军职)的每一枚奖章和勋章,都有传奇般的故事。他拥有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三大勋章,是沈阳为数不多的老红军。

  汪浩出生在革命老区湖北黄安(今红安)。他13岁参军,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前后历经22年,经历的战斗达数百次。

  作为我军的医务工作者,在老人的抗战记忆中,还有一段真实的“沙家浜”情结,他说,在战时老百姓的家就是八路军、新四军伤病员的“医院”,是无数的“沙奶奶”、“阿庆嫂”创造了一个个稳定的“疗养地”。

  想扛枪却被调到医院

  “一送(里个)红军,(该支个)下了山……”当汪浩再次唱起这首《十送红军》时,依然感慨万千。1930年,才13岁的汪浩就被爸爸送去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当起了“红小鬼”,徐向前就是他们的总指挥。

  “我们那个地方是革命老区哟,”尽管已经在沈阳生活多年,汪浩还是习惯用湖北乡音跟记者交谈,“红军好!共产党好!领导我们穷人打土豪,分田地,反封建!我12岁时就是儿童团长哩,就领着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

  13岁那年,汪浩的爸爸就把他送到了部队,让他跟着红军好好干。“当时我要扛枪,连长说我还太矮。我说我要去吹号,他说我力气不够。最后让我当了通讯员,后来又把我调到医院去工作,没想到这竟成了我这一生的事业。”汪浩回忆着。

  曾为丢了一两盐而哭

  黄安是一个光荣的名字,它为新中国的建立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孕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军,造就了董必武、李先念等众多国家领导人和223位将军,这里也因此由“黄安”改为了“红安”。

  1934年11月,汪浩随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但行至一半,又被派回到鄂、湘、皖三省交界处参加游击队。一直到3年后,他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这段经历才告结束。也就是在此期间,汪浩开始担任游击队后方医院的院长。

  “在红军的队伍里,我一共哭过两次,一次是发了高烧,很想家;另一次是‘白狗子’来扫荡,撤退时我把一两盐给弄丢了,现在听起来不算什么,那时候可是整整一个月的配给啊,人三天不吃盐是走不动路的!”汪浩回忆着。

  全面抗战爆发后,刚刚被改编进新四军的汪浩,开始投入到抗日战争。

  “欢迎仪式”干掉敌人近一个中队

  “1939年,战机终于来了,我们决定在曹县给敌人举行个‘欢迎仪式’!”汪浩风趣地说。

  那一年,汪浩所在部队通过地下党送来的情报获知,敌人的一个中队将走水路进入安徽曹县,我军的一个营准备开赴江家河口处,将来敌歼灭。这也是汪浩所在部队被改编后,对日的首次作战。

  虽然汪浩当时是医院院长,可是在战时根本就没什么前方、后方之分,他通常是与首长们在指挥部里一起参加指挥战斗,他的工作就是指挥医生们抢救伤员。

  在江家河口,敌人的船只向岸边驶来,当敌人就要上岸时,我军发起冲锋,这一下子,敌人的船只就被打翻了。敌人一方面忙着泅水,一方面还击,我军趁机歼敌大部。

  战斗很快结束,此时该是我军的医护人员上阵的时候了,他们迅速开始为敌我两方面伤病人员进行包扎。“那时候条件真艰苦啊,连用酒精消毒的能力都没有。当时没有纱布,我们就把破衬衣剪开,洗干净了给伤员包上。碘酒什么的还能找到,但要是想找到润滑剂,就只能拿豆油替代了。”汪浩回忆说。

  《沙家浜》拍得很真实

  我军的一些重伤病员,大多被送到老乡家疗养,那里成了现实中的“沙家浜”。

  “《沙家浜》拍得很真实,当时我们打仗就是那个样子,”汪浩回忆道,“从红军时代开始,我们就把很多伤病员送到老乡家里去治疗,重一些的还要送到大户人家去,那里医疗条件、伙食能好一些。”。

  广大穷苦老百姓自始至终都对新四军有着深情厚意。“哪个伤病员说要到哪个老百姓家去休养,老百姓都可高兴了,就像《沙家浜》里演的一样,都把子弟兵当成儿子一样看待,一顿三餐都做最好吃的。当时老百姓自己都不舍得吃口鸡蛋,可是为了战士,他们却舍得杀鸡!”汪浩越讲越兴奋。

  在很多“青纱帐”里,一些伤病痊愈的战士开始在那里进行简单的操练,他们出操时并不敢喊出声来,以免引起敌人的注意。

  老乡们最担心的就是敌人来搜查,每当这时,他们总是把战士藏起来,抑或是帮他们化装,对汉奸说,这是家里新从外地来的大侄子、大兄弟。就这样,虽然每场战斗都会有一定的伤病减员,但是绝大多数战士最终都能平安归队。

  安徽的“三角斗争”

  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抗战形势也越来越复杂。1941年,安徽出现了“三角斗争”局面。所谓的“三角斗争”是日伪军、国民党军与新四军之间发生的,当时正值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因此本应同仇敌忾的两支军队由于国民党方面的原因却出现了“磨擦”与“反磨擦”。当时我党领导的新四军在斗争中求团结,最终将蒋介石又拉回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

  有一次,在安徽的棋盘山,汪浩所在的部队事先设下了埋伏圈,而后战斗打响,那是被汪浩称为最光荣也是伤亡惨烈的一战。“当时鬼子的两个大队进入包围圈后,我军很快完成合围,鬼子就拼命地想要突围,双方的伤亡都很大。”汪浩回忆说。

  当时汪浩就在指挥部里,眼瞅着日军的一颗子弹打中了正在指挥战斗的一位副团长,而后他倒在地上,不久就牺牲了。另一位副团长则挂了彩,还是汪浩帮他进行了包扎。

  战斗一直打得很惨烈,前后持续了两天两夜,最终我军的一个团全歼了敌人2个大队(约1400人左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们打胜仗,首先是共产党领导的好;其次是人民拥护,主动参军参战;其三是广大指战员的关系很好,大家英勇善战,都不怕死,有了这三点我们才能无往不胜,才能实现‘三角斗争’的最后胜利”。

  最后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但仍有少量鬼子负隅顽抗,拒不向新四军投降。汪浩所在第七师遂决定对日展开最后一战。

  “当时我们部队就在安徽的一座山上,把从南京来的一个大队伪军、一个中队日军给包围起来了。结果伪军很快就给打散了,可是剩下的日军却跟我们打了足足两天。”汪浩回忆说。

  这些日军主要龟缩在一个碉堡里,碉堡很厚,我军又无火炮,只好使用炸药,但是根本无济于事。最终,我军决定从主力部队里选出突击队,将十个手榴弹捆绑在一起,每三个人为一队,向前冲锋……

  “当时,我们从西面吸引敌军火力,突击队员们就从东边上,上去了之后,把手榴弹往里一扔,这下才解决了反抗的鬼子。”汪浩说。

  “时间转眼过去了60年,我也从‘红小鬼’变成了老兵,打了22年的仗,我现在惟一的工作就是教育下一代,让他们珍爱现在的和平时光。”汪浩笑着说。本报记者 何骞

  顾问名单

  总顾问

  原中顾委委员、黑龙江省原省委书记兼省长、抗联老战士陈雷

  抗战名将彭施鲁少将

  辽宁省军区原副司令员、“老八路”南启祥少将顾问

  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抗联老战士李敏辽宁省委党校教授、“老八路”张一波抗联老战士单立志

  8月30日

  1932年日本决定第一次向中国移民500人。

  1937年中国政府向国联控诉日军对中国的全面入侵,重申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巴黎公约》和《国际盟约》。

  八路军先遣队从陕甘宁边区渡过黄河,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1941年日机205架轰炸重庆,投弹480枚,造成民众死伤121人。

  1944年第九战区中国军队攻入湖南茶陵。

  1945年八路军冀热辽军区东北先遣纵队配合苏军攻占山海关,并与苏军在山海关会师。自8月21日至30日,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共解放70座县市,控制了5个重要港口,收复了10余处著名矿区,毙伤俘敌伪5万人。

  读者讲述

  赴日劳工

  喝洗澡水解渴

  我今年81岁,河北人。1944年10月的一天,我和五个乡亲正在乡里艾家圈村给地主扛活,几十个日本鬼子突然将我们包围,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们六个用一条绳子绑在了一起,强行将我们带到唐家庄六分局。我们在那里被关了十六天,几乎每天都被鬼子毒打一顿。在换了好几个地方后,我们被押送到天津塘沽劳工会。

  十七天后,日军将包括我们在内的一千多名中国劳工从大沽码头押上船去日本。在船上,日本兵每天只给我们吃一顿饭,最后几天吃的喝的全不给了。当时船上装有从中国掠夺来的黄豆,有的劳工就去偷一些分给大家吃,有时被日本兵发现了,就得挨一顿毒打。而我们渴了就只能喝海水。在海上颠簸了30多天抵达东京,下船后日军把我们押到一个浴池去洗澡,劳工们由于多日没喝到淡水,竟然争先恐后地喝洗澡水!

  1944年10月到1945年12月,我们天不亮就到十里外的码头装卸煤炭,每天劳动十二小时。高强度的劳动让每个劳工累得精疲力竭,有些劳工在劳动现场倒在地上就睡着了,被发现后又免不了挨打。日本人在劳工的生活待遇上更为刻薄,我们一年四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晚上几十个人住在一起,医疗、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各种疾病时有发生。轻病号要带病出工,而重病号就被日本人往外一扔,不管死活。在后期,尤其是冬天,由于连冻带饿,又缺乏医疗保障,每天都有几个劳工死去。到1945年底,有近三分之一的劳工没能挨到回到祖国的那一天。

  在做劳工的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不但没拿到任何的劳动报酬,还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劳工的苦难我记忆犹新,当时的劳动场景仍历历在目,如今我再次忆起这段充满伤痛的往事,希望以此警示后人,勿忘那段屈辱的历史。

  讲述人:杨春生

  本报记者 王涵 整理

  请您参与

  本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报道继续推出,在为期60天的过程中,本报将陆续刊发您所经历的或您所知道的日军侵华悲愤瞬间,希望您讲出您的经历,或者为我们提供线索,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记忆起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热线电话:024-86268636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