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家长权威为何失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09:17 解放日报

  本市青少年12355维权服务热线开通至今已有2个多月,400多个涉及家庭教育的电话中,家长的来电超过四分之三,求助如何与孩子沟通,诉说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现象,对如何教育孩子感到迷惘……

  “孩子每天和我们只有三句话:嗯、好的、知道了。”家住普陀区的周女士反映:初二的儿子一回到家就关上房门,做作业、玩电脑,吃晚饭要叫上好几遍。周女士试着利用吃
饭的时间问几句学习情况,儿子却把碗一搁:“饭也不让我好好吃,烦不烦!”

  周女士感到伤心不已:“儿子和同学打电话能眉飞色舞说上半个多小时,为什么对父母说一句话都嫌烦。”

  对孩子的漠然态度,李先生夫妇同样束手无策。17岁的女儿现在一听父母以教育的口吻说话,立刻垂下眼皮板起脸,任凭李先生批评斥责,一副消极抵抗的样子。

  “女儿曾经得意地说,班上同学都这样对付家长,父母说得没劲就不会再嗦了。”李先生颇感无奈,“我们只好自动‘屏蔽’考试、分数、读书这类词,尽量不提起。”

  本市一项关于学生的最新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心里话只能和同学说而不能与家长沟通;36.4%的学生最讨厌父母没完没了地唠叨。

  家庭教育专家韩晓燕指出,家长教育的无力化是“权威失灵”的一种表现。当代青少年比过去更崇尚个性、独立和空间感,许多家庭的教育没能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孩子和父母沟通的话题越来越少。

  “家长的权威并不只是建立在一本正经说教的基础上。能和孩子在网上聊天的父母有几个?能和孩子一起谈论‘超级女声’的家长又有多少?家长要引导教育孩子,首先必须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熟悉他们的话语世界。”周燮鹏、马春雷等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政协委员表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最重要,如果单纯以教育者的面目出现,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即使父母是正确的,孩子也听不进。

  借鉴不少国家推行的父母培训制度,有关人士建议:在社区是否能够开设父母班,对家长进行不同时期父母职责和理念的培养。在北欧一些国家,一对夫妇为人父母之前,必须要参加家庭教育班的专题学习,才能“持证上岗”。此后,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还需要经常阶段性“充电”。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父母的期望和孩子自身的发展也许不一样,父母要从自身作检查,孩子也应有一颗感恩的心,主动与父母沟通,不能用一句‘有代沟’就把父母的话全盘否定”。

  孟知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