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七旬闫世杰暮年忙写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10:15 宁夏日报

  今年74岁的闫世杰老人从交通系统退休已经12年了,身体硬朗,说话干脆利落。老人说自己是个急性子,可看书学习起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用他的话说:“上楼梯一步都要跨两个台阶,因为我怕浪费时间,我要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完不留遗憾。”学习是闫世杰老人一生不懈的追求,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也个个学习优秀工作认真。近日,闫世杰的家庭被自治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评为“学习型家庭”。边当学徒边学习

  1931年,闫世杰出生在银川市东门外(现大新镇大新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944年,13岁的闫世杰小学还没毕业,就因父亲过早去逝,身体残疾的母亲无力支撑家庭而辍学。没有完成学业是闫世杰遗憾终身的事情,所以无论他干什么工作都从未停止过自学。辍学后他在银川市最大的一家皮毛店当学徒,因为喜欢看书,做完工后,别人睡觉休息他就抱起课本,就这样他自学完了初中课程。妈妈当起小学生

  新中国成立后,闫世杰被分配到工会系统工作。1953年,他与妻子王秀珍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结识结婚。在旧社会长大的妻子没念过书,解放后通过速成班,认了些汉字。1954年,在他的鼓励下,妻子进入银川新民完小读书。那时,他们的大女儿已经出生,而妻子却在小学五年级的课堂上和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一起学习。因为基础差,为了赶上课程,王秀珍下了苦功,在家里丈夫帮她辅导,在学校主动向小同学请教。就这样,她从一名勉强入学的学生成为班里的学习尖子,并顺利考入银川二中。进入初中,班里有六七个和她一样的“妈妈学生”,她们被称为“解放牌”学生。初中学习期间,她又生下了二女儿,可班里陆续有几个“妈妈学生”离开了课堂,王秀珍坚持了下来,不但完成了学业还加入了共青团。三个女儿都爱学习

  闫世杰和王秀珍先后生育了3个女儿。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学校停课,孩子们没书读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外边玩耍或做工补贴家用时,生活并不宽余的闫世杰执意让女儿们坐在家里读书写字。1977年恢复高考,闫家的3个女儿一同进考场参加文革后的首次高考。二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这让夫妇俩很骄傲,他们说:“让女儿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她们明事理,懂得做人的道理,这能受用一辈子。”

  上世纪80年代,到了考虑女儿们的婚嫁大事了,当时社会上流行“三转一响一窝机”的婚嫁物质要求,而闫世杰和妻子告诉女儿,选择伴侣的唯一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于是,女儿们都选择了在单位、在邻里口碑不错的丈夫,现在无论是女儿还是女婿都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中还出了两位博士。自办家庭图书室

  在闫世杰家珍藏着政治、历史、文学等各类书籍2700多册,其中有些珍贵的书籍和录像带,比如《历代皇后》、《五十年国事纪要》和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各场比赛的录像带在银川市很难见到。“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家里的好书,不能只顾自己读,也要让喜欢读书的人读。”闫世杰秉承这一信条。从1981年开始,他就无偿地将家里的图书借阅给朋友、同事和社区居民,24年来,借阅读者累计达到500多人次。今年初,社区要成立阅览室,他又无偿捐赠图书30余册。闫世杰和妻子都有稳定的退休金,可他们在生活上很简朴,家里布置更是简单,一张写字台用了20多年一直没“退休”,可他们在文化方面却舍得花钱,现在闫世杰每年买书订报的文化投资都在2000元左右,约占老两口年收入的1/10。社区里的“活字典”

  在社区里,闫世杰被称为是“活字典”,中国古代史、中共党史、建国大事纪等等,他都能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因为读的书多,他积累了许多知识。每次社区里举办各类知识竞赛他和家人都踊跃参加,从1993年退休后的12年来,他参加的知识竞赛共有42场,获奖十多次。2002年参加“建党八十一周年党史及文物知识竞赛”时,全家7份答卷全部获奖。闫世杰说自己参加知识竞赛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积累知识,每参加一次知识竞赛他都要去图书馆翻阅大量资料,获取一份新知识,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快乐和满足。晚年生活也很忙

  退休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闫世杰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充实: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早饭后在院子里做广播体操,除了每星期两次去早市买菜外,其他全用在阅读书看报上。因为喜欢诗词写作,他向区内的诗词学者学习了3年,许多作品曾在区内外书籍报刊上发表。2001年,他完成了10多万字的自专《我的七十年》;今年7月,他用3年时间编辑的《宁夏俗语》一书在山东出版发行。谈到今后的打算,闫世杰说他要重写《我的七十年》,因为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他对自己原来的作品已不满足了。他说:“要用心把这部作品完成,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尤其是要告诉他们一个道理:‘活到老学到老,百利无一害!’”(本报记者丁梅)新闻来源:现代生活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