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地铁,带来市区概念的延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3日08:54 扬子晚报

  南京地铁一号线将正式开通试运营,640万南京市民期盼了20年的地铁梦成为现实。作为自始至终参与、筹划和实施地铁工程建设的领导者,现分管城建的副市长戴永宁感慨万千。

  戴永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南京的主城范围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客观上受秦淮河、紫金山、玄武湖等自然屏障的制约,影响了主城的扩张,主城中心区某些地段平均人口密
度甚至超过了上海和北京,交通压力巨大。90年代中后期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拉开了城市框架,增强了城市功能。但与此同时,南京市的交通客运量由10年前的3.67亿人次,提高到18亿人次,道路设施的增长速度远远追不上机动车“巨量”的增长速度,如果等到脆弱的道路交通不堪重负之时,再来建设地铁,就来不及了。戴永宁回忆说,南京建设地铁的动议始于1984年市人大代表的议案,议案中提出,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横向经济联系开拓,南京主城区面积和人口将有限度地扩大,客观上必然对南京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需求和压力。根据国外经验,地铁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钥匙。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人和每小时单向客流量超过1.5万到3万人次的线路,修建地铁是必须和合算的。高架桥虽然大量拆屋让路,最终也不能满足加速增长的车辆需要,同时为了保证南京历史名城的风貌,保护古迹和城墙,南京还是得求助于地铁。

  说到地铁给南京带来的改变,戴永宁说,地铁带来的是市区概念的延展、放大和稀释,如果我们衡量距离的方式是时间,当地铁速度缩短了时间,城市的距离就越来越近,城市的规模也因此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大,从而带来南京人生活半径的延长。

  地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独特气质的体现。南京轨道交通远景规划令人鼓舞,将成为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南京城市名片。展望未来,戴永宁更加感慨。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借鉴了国际上大中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远期线网符合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都市发展区空间格局,线网总体形态基本稳定,线网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了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中骨干作用以及对城市发展布局的引导作用,对未来南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宏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