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学生河北借读受到特殊照顾遭当地同学殴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3日00:44 竞报

  背景 异地求学 回京赶考

  今年,北京初中毕业生有17.1万余人,招生总规模为16.9万余人,重点高中计划招生3.3万人。近年来,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北京学生,在北京的普通中学之外有了第二个选择,那就是外地的重点中学。其中,河北省的一些重点中学成为北京学生和家长青睐的目标。

  目前,北京借读生不仅集中在三河、香河、涿州等与北京紧邻的市县,定州、保定、固安、廊坊、石家庄等地也都出现了北京借读学生。

  教育界人士称,“异地求学、回京赶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却常常被忽略了。

  9月3日,星期六,在外地借读的北京学生返京的日子。记者接到一位家长发来的短信:“河北廊坊永清一中,已有三名京籍学生被打伤住院。三百余北京学生一天不敢出宿舍。”

  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北京在外地借读的高中生面临何种处境?为什么会发生学生冲突?上周末,记者到永清一中进行调查。

  “我不认识他们”

  记者来到学校时,学生们都在上课,秩序井然。这是一个有着将近8000名学生的省重点中学。该校校长胡国永告诉记者,仅仅高一年级,今年就从北京招了250多名学生。

  记者分别向本地和北京的学生询问了北京学生被打的事。很多学生都听说了这件事,并知道打人的本地学生已被学校处分。但是,他们都说,只有一名北京学生被打,并非3人,但此前曾有两名北京学生被围住,不过未发生殴打事件。而且,这名被打的学生也没有住院,现在已经正常上课。

  晚自习前,记者见到了被打的北京学生杨华楚。当时,他正在教室门口和其他同学一起站着,上身穿着阿迪运动衣,明显地标示着他与本地学生的不同。

  “9月1日晚上,我下课后在楼里溜达,一个人叫我过去,我过去了才发现还有好几个人,他们问我是不是北京来的,我说是,他们就开始用木棍打我。”这是杨华楚对当时情况的回忆。

  “我没有得罪什么人,我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我。”被同学和老师公认为北京学生中的“老实孩子”的杨华楚,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打。

  接待了五六十位家长

  杨华楚被打的事情迅速在北京学生中传播开来,并立即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第二天,北京学生没有像平常一样去上课,“我们要求学校给一个说法。”一位北京来的女生这样说。

  杨华楚被打的第二天正是星期五,按照惯例,北京学生下午可以返京。他们把北京学生被打的消息第一时间带回了北京,告诉了家长。

  学生们的恐慌情绪立刻引起家长的高度关注。对于多数去永清读书的高一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初次离家,这一事件加重了父母对儿女在外借读的忧虑。

  星期天,学生们返校的时间,家长们集体出动,向前来接站的永清一中的老师质询此事。同时,有些家长亲往学校,向校方表达他们的担忧。

  “出了这个事情之后,我们已经接待了五六十位北京学生的家长了。”校长说。

  打架由买香烟引起

  校方表示,他们对事件做了迅速、严肃的处理。“我们连夜展开了调查,一直进行到当晚12点,第二天早上6点又开始接着调查。”今年是永清一中第一次大规模正式招收北京生源,开学不久就出了这样的恶性事件,也让校方感到压力非常大。

  最终,学校查清了打架事件的来龙去脉:两名北京学生吸烟,因校内不允许卖烟,他们要求一名本地学生从校外带烟进校,并对这名本地学生发出威胁。本地学生在害怕和愤怒之下向高二学生寻求“帮助”,高二学生带领校外人员同时出面,决定给两名吸烟的北京学生“一点颜色看看”。

  由于高二学生并不认识吸烟的北京学生,只根据衣着,将杨华楚错认为他们要找的北京学生,导致杨华楚被打。

  “杨华楚是被误认了。”校长胡国永说。9月3日,学校的三位校长来到杨华楚家,送去了慰问品和医疗费。经

医院检查,杨华楚受的是皮外伤。9月5日,杨华楚开始正常上课。

  校方对这起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是,校外人员由公安机关进行训导,各罚款1000元,打人的高二学生被留校察看,其他参与者被严重警告。记者去的时候,告示还贴在教学楼的过道处。

  北京与当地学生态度迥异

  对于打架的原因,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的态度明显不同。本地学生认为,是北京的学生首先“做得不对”,才激怒了本地学生并最终导致打人事件;北京学生认为,是本地学生瞧不起北京学生,并以武力向他们发出威胁。

  事情在渐渐地平息,但这件事在北京学生中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未因一纸处分告示而消退。作为承受者,杨华楚说,他除了委屈,还有些后怕。“到现在也有点怕,我替他挨打的那个学生,听说以后也挺害怕的。”他说。

  更多的北京学生被卷入到这场恐慌中来。“感到被本地的学生歧视”、“心里有点别扭”,北京学生这样表达他们的感受。

  为何北京孩子被“看不惯”

  学校在对事情进行严肃处理之余,也有一些自己的分析。他们认为,校方对北京学生的特殊照顾,和北京学生所表现出的优越感,是引发冲突的根源。

  该学校教育处主任赵尊立介绍,学校的宿舍有4人间和8人间两种,4人间条件好,北京学生都愿意住4人间,而不愿意住8人间。为此,学校让本地学生把4人间腾出来,满足了北京学生的要求。“学校反复给本地学生做工作,说北京来的同学来这里上学不容易,是我们的客人,应该照顾他们”。另外,原来本地学生住的4人间没有电风扇,在北京学生家长的一再要求下,校方给每个4人间都安装了电扇。

  “这引起了一些本地学生的不满。”赵尊立说。

  北京学生与本地学生的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还表现在更多方面。记者希望在学校大食堂里找到几位高一的北京学生,结果被告知,他们大多在另外一个小餐厅就餐。记者来到以卖汉堡和饮料为主的小餐厅,见到很多操着京腔普通话的北京学生。他们一人一个汉堡,一杯饮料,以习惯了的“麦当劳方式”边吃边侃。这种饮食习惯与大食堂里的当地学生差异很大。

  学校的教师反映,北京学生有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其言谈和着装也让很多本地学生难以接受,“北京的学生一说话就是京骂,他们也许说惯了,可是在当地人听来那就是骂人”;“北京孩子喜欢穿过膝盖的背心、特别肥大的短裤,他们觉得这是休闲服,可是在当地学生看来,这就是‘奇装异服’。”

  校领导介绍,医务室里北京学生泡病号的最多。据医务室某一天的统计,30多病人当中,高一学生占了20多个,而这20多个学生中北京学生又占了八成,“他们就想要个假条,不去上课”。

  记者分别向本地学生和北京学生询问了他们对对方的看法。

  本地学生多认为,北京学生“娇气”、“上课爱说话”,但他们还是更多地用了“挺好的”来形容自己的新伙伴。

  北京学生对本地学生的评价是,“挺淳朴的”、“爱学习”,但他们中也有些人表示不怎么和当地同学说话。

  北京借读生·管理

  校长:我们正尽量做好

  同时表示,北京学生可促进本地学生改变保守

  “北京的学生来我们这里借读,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校长胡国永这样认为,“北京学生毕竟是在大城市长大,比农村的学生见识广,他们来了,也能促进本地学生改变保守的观念。”

  但是,当地教师和学生更多感受到的,是北京学生带来的压力。这也正是胡国永所说的挑战所在。

  “北京的学生特别难管,他们的很多情况是我们河北的学生所没有的。有好多老师都反映,没见过学生上课这么放肆的。”教务处的老师已经深深感到教育北京学生的难度。

  打架事件发生以后,学校更加绷紧了管理这根弦。“学校把任课老师都调动起来了,让他们每人带上几个北京学生,跟他们交流;在心理课上,我们告诉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我们还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城市里的水平,但我们在尽量做好。”胡国永说。

  回京前,记者再次看望了杨华楚。他对记者说,尽管还是有些害怕,但对长期在永清一中学习和生活下去还是有信心的。他还说,从这次事件中也得到了教训,以后不能和陌生人随便出去,也要多和本地的同学多沟通,多交朋友。

  北京借读生·需求

  异地借读——一个自发形成的市场

  费用不高,交通便利,教学优异,是河北重点中学被北京家长青睐的原因

  为什么北京的学生愿意放弃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外地求学?为什么外地的学校在明知有管理压力的情况下,还愿意接受北京学生借读?调查发现,北京学生异地借读,可以说是双方自愿的结果。这是一个自发形成的市场。

  “孩子没有考上重点中学,与其在北京上一个差学校,不如花点钱让他在外地上一个重点高中。”一位姓胡的学生家长这样表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多数北京学生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的一种择优心理。在学习条件上,他们希望利用外地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高考时,又将转回北京参加考试,毕竟高考时对北京本地考生的录取分数较低是个现实。

  当然,家长们也有让孩子经受锻炼的考虑。“想促进他的学习,另外,还想让他离开父母,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锻炼。”有家长如是说。

  据分析,河北省的重点中学受青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费用不高,三年高中学习共计两三万元的学费对于多数北京家庭来讲不是一个大数额;二是学校距离北京较近,交通便利,学生可以经常回家;三是作为省级重点中学的学校,其教学质量一般较高,升学率也高,本地的学生学习努力,学习氛围浓。

  对于外地学校在京招生,甚至发生争抢生源的现象,家长们普遍认为,更多的是利益的驱动。

  今年,永清一中招来的北京高一借读生共有250多人,那么北京学生缴的借读费约有500多万元。“永清是个相对比较贫困的县,这笔钱对于当地来讲是个不小的数字。”一位家长这样说。

  校方并不掩饰他们在经济上的收获。校长胡国永将招收北京借读生与招收本省择校生做了一个对比。

  “如果招河北省内的择校生,收费标准是12000元,所以,招北京学生而增加的收入为8000元,总增加收入约为200万元。” 胡国永说。(本版文并摄/本报记者刘淑清 实习记者杨帆)(另有署名除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