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博士生自杀续:家长公开遗书警示世人珍爱生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05:03 中国青年报
博士生自杀续:家长公开遗书警示世人珍爱生命

26岁的衡阳籍博士生孟懿生前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博士生自杀续:家长公开遗书警示世人珍爱生命

孟懿生前在上海的留影(图片由孟懿家属提供)


  孟懿父母:我们为什么要公开遗书

  希望孩子能珍爱生命和学会感恩

  本报记者 林蔚

  在孟懿的遗言中,他要求低调尽快地处理。但孟范武却在巨大的悲痛中决定公开遗书,他说:“希望以警后人”。

  孟范武说自己想了很多,“我以前也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大学生自杀的消息,那时候我很不理解,那些孩子为什么要走这条路,难道学校就没有一点看出他们的动向,采取措施?通过我儿子的这件事情,学校应该对学生生命的保护引起重视。7个小时,在事先发现遗书的情况下,都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那么对一些平时流露出自杀情绪的人,就更不可能有好的帮助了。所以,我想,对这些现象,高校一定要引起重视。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孟范武说自己也在反思,在此前,他们都没有发现孟懿有任何痛苦和异样。“虽然我一直以为自己没给孩子压力,也喜欢跟孩子交流,但事实上,可能孩子还是压力很大,我们的交流也很不够。孩子对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的,我的孩子走这条路,他一定有他的压力和痛苦,只是没有跟我们说起过。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啊,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为什么?!”

  孟范武在收到孩子的遗书后,含泪给孟懿写了一封信。“孩子啊,如今你不负责任地走了,你给家人带来了极度伤心和痛苦,今后你的老爸老妈将要在痛苦和悲伤中惨度余生了!孩子啊,你愧对含辛茹苦养育了你26年的老爸老妈和培养教育你的老师,孩子你不该啊!你死得太不值啊!”

  孟懿走了,虽然他看似完美的生活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深刻痛苦,但是选择了一条“最少痛苦的路”的孟懿,却把痛苦转嫁给了年迈的父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学校不仅是要教会孩子知识,也要教会孩子懂得生命的意义;不仅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国家的培养。不要轻易地走这条路,否则他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父母。”这是孟范武忍痛公开遗书的另一大原因。

  原打算12月结婚 出事前陪父亲聊天

  孟懿自杀毫无征兆

  本报记者 林蔚

  孟范武躺在床上无法起身,哭肿的双眼只能微微张开一条细缝,沙哑的声音没说几句就数度哽咽。他至今无法相信那个可怕的事实:8月20日下午4时多,他的宝贝独生子孟懿,从就读的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正值青春年华的26岁生命消失了。

  女友12月回国,他们打算那时结婚

  一切都毫无征兆。就在坠楼的前一天,孟懿还乖乖地陪父母在姨父家吃饭。自8月15日父母从湖南衡阳来沪探亲后,孟懿天天都陪在老人身边,谈天说地,与平常无异。当晚回学校前,孟范武叮嘱孟懿:“明天学习完了早点回来,吃完饭我们去外滩逛逛。”孟懿回答说好。

  在父母看来,孟懿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很具体的安排。7月放暑假,孟懿告诉父母不打算回家了,要趁暑期把英语听力练好,参加托福考试。孟懿的女友正在美国

留学,孟也打算考到美国去。

  孟懿甚至连婚姻大事都已做了计划。孟范武说,6月的时候,孟懿高兴地告诉父母,女友12月回国,他们打算那时结婚。父母当时也非常高兴,此前孟懿与女友曾有一段不快,现在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上半年,孟懿还跟女朋友在上海学驾驶,他跟我说,到国外都要开车的。”孟的表姐百思不得其解,“你说,这怎么会是想不开的人呢?!”

  小学老师到现在还拿他当榜样,教育其他孩子

  一切犹如晴天霹雳。20多天里,孟懿的父母日夜以泪洗面,哭晕过,还数度被120送入

医院。但父母却无法明白:这个孝顺听话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就狠心地撇下父母走了?

  父母眼中的孟懿,从小到大都是标准的好孩子模样,从来没让大人操心过。“才5岁多,他就自己吵着要去上学。”孟范武回忆。求学的道路,孟懿一路走来都顺顺当当的。当年儿子拿了化学奥赛奖项,还让孟范武骄傲了很久。在孟懿的档案里,有长长一串“三好学生”、市级优秀干部的记录。1997年,他还被评为全省优秀学生干部。“小学老师到现在都记得他,还经常拿他当榜样,教育其他孩子。”孟母说。

  1997年高考,孟懿被

南开大学化学专业录取。虽然不是第一志愿的上海交通大学,但能进入南开,还是让孟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大学的学习似乎很顺利。孟范武说,孟懿中途一度想放弃化学专业,但经父母劝说后,还是继续了这份学业,并顺利毕业。

  2001年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录取后,孟懿不满意所学专业,次年再考,成为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生,目前为在读博士生。“他妈是上海知青,一直说以后要回上海的。所以孟懿一直希望能考到上海去。”孟范武说,“学习上我们没给他什么压力,他基本上是自学的。”在上海有机化学所的学习似乎也很顺利。2005年4月,孟懿的硕士论文通过并发表。“校方公认我儿子是个好孩子。”孟范武强调。

  孟懿喜欢聊天,还与父亲在网上聊天

  学业顺利,生活也没有出现太多的烦恼。

  孟范武说,他和孟懿的母亲在“文革”中耽误了学业,如今又赶上企业破产,面临失业下岗。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一家人省吃俭用,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只有大学第一年春节,他考虑到家庭困难,怕花路费,没有回家。后来学校老师很关心,给了他一些补贴,他年年春节都可以回家跟我们团聚。”孟范武说儿子喜欢聊天,经常会跟他谈一些学校的事情,交流也很频繁。孟懿到上海读书后,给家里装了电脑,教父亲上网。平时,父子在网上聊聊天,有时也会通通电话。“他不是那种死读书,不说话的孩子。”孟母说,孟懿不仅学习好,而且脾气也好,“他一直是班长,跟同学们都很好,平时下课了喜欢跟同学下下棋打打球。每年回去,他都要组织同学聚会。”

  对于孟懿的父母来说,儿子是他们惟一的希望,晚年的惟一奔头。孟懿是孟家第三代中惟一的一个男孩,至今,他自杀的消息仍瞒着东北的奶奶。

  生命的最后7小时

  本报记者 林蔚

  “为什么呢,在我心中,生命就那么没有价值吗?”

  记录事发经过的,只有几张纸。

  孟懿与一室友住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宿舍楼的一间双人公寓内,师从研究所计算机化学开放实验室的陈敏伯教授。孟懿跳楼身亡后,该室友给孟懿父母写了一份说明材料,讲述了事发经过。

  8月19日晚,两人坐在寝室下象棋至次日凌晨3时左右。临睡前,室友看到孟懿坐到桌前看资料,并无异状。20日上午9时左右,室友醒来,见孟懿不在寝室,并在孟懿的桌上无意中发现了一份“遗书”。遗书没有开头与结尾,第一句话便写:“请在确信我死亡后,通知我家里,电话:××××××××,我姨妈、姨父(两亲人均在上海定居———记者注)都是医生,知道如何处理。”

  室友慌张地出门寻找孟懿,在综合楼实验室内发现孟懿后,立刻将此事电话告知导师陈敏伯。不久,陈敏伯赶到实验室,和孟懿谈心,开导他。中午时分,师徒3人一起吃饭,边吃边聊,直到下午2时。饭后,陈敏伯让该室友先陪孟懿回寝室休息,并一再嘱托要尽量开导孟懿,有什么困难及时向他反映。

  室友一直陪着孟懿,尽量开导他。下午4时左右,孟懿提出要再去见导师,室友便陪同他前往,当时孟懿的精神状态看起来还不错。然而,就在两人走进综合楼,室友准备敲老师办公室门时,孟懿径直朝7楼的计算机室跑去,随后从窗户中纵身跳下。

  该室友看到的这份遗书没有任何称谓,只是相当冷静地交代了事后的联络和遗物安置,希望低调迅速地处理他“极不荣誉”的死亡。而他自己写的死因则是:“死亡原因是二氯甲烷中毒,来源是从实验室窃得”。自杀原因是“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遗书最后一段被认为是跟导师谈完后加的:“Sorry(对不起),虽然上天在最后时刻让你们拯救我,可箭在弦上了。”

  3天后,公安人员交给孟家一份据称在孟懿宿舍枕头底下发现的遗书。这份《写在最后的话》,充斥了失望、抑郁的语句,反映了孟当时低落到极点的心情。后附的一张纸上详细记录了他凌晨3时至4时间不同时段的心情。没有叙述具体的痛苦,孟懿把自己的性格批评为“怯懦,随风倒”,他预测自杀之后“可以预见有人会悲痛欲绝,有人会遗憾,之后就是忘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最终,他决定“不用再犹豫了,我已经选择了痛苦最少的路”,“为什么呢,在我心中,生命就那么没有价值吗?真是个极度自私的人啊!”

  7小时中,他犹豫过,但没有人通知他的家人

  从发现孟懿的遗书,到孟懿坠楼身亡,一共有7个多小时。在7个多小时里,室友、导师在寻找孟懿,开导孟懿。而孟家人耿耿于怀的,也恰恰是这7个小时。

  “第一封遗书的第一句,便写了他姨父的联系电话,那时,为什么没有人通知我们家属?”下午5时40分,当孟范武接到研究所方面打来的电话,全家人立即赶到医院时,孟懿已经躺在了冰冷的太平间。

  “7个多小时,老师发现遗书怎么会不向校方汇报呢?他能承担这么重大的责任吗?”情绪激动的家属认为光凭几张白纸记录,无法让人接受孟懿坠楼身亡的事实。“如果孩子是带着遗书走的,那是无法挽回的。但在事先看到遗书的情况下,在之后的几个小时里竟然还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孟家人认为,警方交给的第二封遗书,是孟懿当时的心情写照,说明“还是犹豫的,希望有人拯救他”,而正是因为在之后的几个小时里,有挽救的可能,所以让孟家人格外痛心。“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防护措施、保护体系都是很不完善的。在说服不了孩子的情况下,学校最起码应该找保卫人员先看着孩子,尽快地与家人取得联系,尽快地跟心理医生联系。”

  孟懿的家属认为,孟懿的压力可能来自学业,“他既要考托福,又要学习,可能还要帮忙做项目接些外单。”

  孟家坚持校方对此应该负有责任,但据他们说,校方认为孟懿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一直在很单纯的学习环境里成长,没在社会上锻炼过,没有受过挫折,个性性格都还没有变化啊,你怎么能把责任归到他是成年人身上呢?”

  记者在发稿前一直试图联系上海有机化学所党办,希望采访校方,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本报上海9月13日电

  我已经选择一条最少痛苦的路

  ———摘自孟懿第二封遗书附言

  3:03———刚和小强下了几盘棋,输的多。精神似乎很好,我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啊,这就是我的性格。怯懦、随风倒(说好听点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但我也清楚,这次放弃只是将日子推迟而已。没有用的,老天已经布好了局,早晚将死,何必再被玩弄于股掌。说到底,还是够懒散。

  3:20———心里好像没有什么不安,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倒是有种兴奋,在人生最后的舞台上,能把握其他人的情感,可以预见有人会悲痛欲绝,有人会遗憾,之后就是忘却,彷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甚至会有一种窃喜的感觉。又进而,一段时间后,在偶尔谈论到我时,会故作姿态地感慨一番,然后若无其事地开着玩笑。人生百态,不一而足。

  3:33———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写着最后的话,如果可能,真不想睡了,在最后不到10个小时的时间里,再发些感想吧。基本都安排好了,该扔的都扔了,电脑也格式化过了,就剩最后一步了。不用再犹豫了,我已经选择一条最少痛苦的路。

  4:00———很困了,想睡觉了,啊,这么几天,我还是安静地生活,没有什么激动,也没有什么过激的想法,仿佛将要发生的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买个东西、交个钱那么简单。为什么呢,我不知道,在我的心里,生命就那么没有价值吗?真是个极度自私的人啊,睡觉去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