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响应市长号召纷纷为棒棒改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04:05 重庆时报 | |||||||||
本报讯 (记者高晓燕 殷雪莲) “棒棒!”“来了!”只要走在大街上,随时都可听到市民雇佣“棒棒”以及“棒棒”殷勤的回应,但也有不少时候“棒棒”被人们用作骂人的词语。“棒棒”于你,究竟是亲切还是鄙夷?昨日,市长王鸿举呼吁尊敬务工人员为“棒棒”正名的消息一出,便引来社会各界的热评,80%的市民承认,对于“棒棒”,尊重不够。 应该给一个岗位名称
马锐 市人大代表 “棒棒”是重庆特殊地理造就的一种民间文化,但就大多数市民对“棒棒”的态度而言,并没像对文化一样的尊重,甚至有人将“棒棒”一词用来辱骂所有劳力劳作行业的人,充满鄙夷之意。“棒棒”是重庆特有的一种职业,应该给他们一个岗位名称,尤其是官方的称谓。 应从本质上消除歧视 陈迅 市政协委员 “棒棒”这个名字早就该换一个叫法,因为它确实有歧视的意思,但是这么多年市民对这个名字已经叫得很顺口了,改了名字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让社会来认可,名字究竟是政府部门改还是由民间改这是个问题。 改名字是件好事,但是叫什么名字并不能从本质上消除对他们歧视,应让市民首先从本质上消除对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政府也应引导和教育市民消除城市居民的优越感,尊重进城务工人员。 褒贬取决于自身形象 边绍勇 渝中区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 中国语言是十分微妙的,一个词语不同语境能呈现不同的意义。因此,喊不喊“棒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怀怎样的态度去喊。政府应倡导尊重“棒棒”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 其实,“棒棒”作为称谓,其褒贬的定性,主要还是取决于“棒棒”群体的自身形象。如果“棒棒”在市民心里留下的是吃苦耐劳纯朴上进的形象,那这个词永远是光辉的;反之如果留下的是偷鸡摸狗不务正业的形象,那无论以什么称谓都是贬义。 应具有更多文化底蕴 沈启萍 某酒店总经理助理 可以说“棒棒”是我们城市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已经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它应该和城市中各行各业一样得到尊重。当然,“棒棒”这种喊法或多或少带有贬义的成分,那么可考虑给这个行业取一个更“职业化”的名称,让它具有更多的文化底蕴。 “棒棒”声音 有人表示亲切 有人愿当“师傅” 听着人们对自己的称谓,“棒棒”们会感到高兴?无奈?还是委屈?昨天下午,记者找到了正在南坪工贸车站等着“业务”的“棒棒”名人——“刘棒棒”。 “刘棒棒”46岁,来自合川的中年男人多年前只身来到重庆当“棒棒”,一干竟是11年,在“棒棒”界算是“老资格”了。除从业时间长外,他还以插花技术好而出名,据说他业余学了10年的插花,如今是某花店的“资深技工”,上午忙插花,下午就当“棒棒”。出于对他的尊敬和喜爱,人们以其姓氏开头,起了一尊称“刘棒棒”。 因此,当人们喊着他“棒棒”时,他总是感觉特别亲切。 不过并非所有“棒棒”都和他一样幸运。同样来自合川的夏姓“棒棒”对这一称呼便只有一脸苦笑。他说城里人喊“棒棒”时,总是带着命令凶狠的语气,一点都没有尊重亲切的感觉,更何况,“棒棒”也不会一辈子是“棒棒”。“那你觉得怎么称呼比较好呢?”记者连忙追问,他想了想说,就叫“师傅”吧,你看外地人尽管知道“棒棒”很出名,但来了重庆还是客气地叫我们“师傅”,不少有文化的城里人也这样叫,听着心里舒服。 300市民争相为“棒棒”取名 昨日打进本报热线中,20%的市民认为“棒哥”的称呼很好 本报讯 (记者殷雪莲) “我觉得棒棒可以改名叫棒哥”。本报昨日刊登了给“棒棒”另取一个名字的消息后,300多位市民昨日打进本报热线对棒棒改名献计献策,市民们纷纷表示另取名字除了应该顺口外,更应该体现尊重他们的意思。 在打进的热线中,不少市民希望把“棒棒”改名为“棒哥”“挑哥”“搬哥”“力哥”等带哥的名字,其中有20%的市民认为“棒哥”的称呼很好;18%的市民认为“挑哥”很形象;15%的市民认为“搬哥”很生动;11%的市民则认为“力哥”很贴切。市民周先生认为,在名字上加上哥字除了喊起来顺口,对他们也是一种尊重。 有9%的市民对数字特别感兴趣,在取名时也用到了数字的谐音,黄先生说可以改为8858意思是帮帮我吧。8%的市民在取名时结合了我市的特点,如“山城服务队”“重庆服务员”“山城工作者”“巴哥”等名字。 还有19%的市民则各抒己见,想出了很多很有个性的名字,如“真棒”“大力使”等形象有趣的称呼。 热心市民取名(30个) “棒棒”兄弟可任选 棒哥 家住花卉园的张女士认为,棒棒做的贡献很大,对重庆很有功劳,称哥是对他们的尊敬。 力哥 退休教师王女士认为,我们平时管开出租车的叫的哥,所有就叫棒棒为力哥,因为他们是靠力气吃饭,叫哥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挑哥 苟先生觉得这个名字很亲切,挑字很形象,反映他们的工作实质。 运哥 李先生自己在一个取名公司上班,他说,棒棒其实就是搬运工的称呼,他们为重庆人民解决了爬坡上坎,负重问题。棒棒多为男性,叫哥很有亲切感,“运”有两层含义,既有搬运的意思,也有好运的意思。同时李先生也祝他们好运。 主力军 廖女士认为棒棒是重庆城市里不可少的主力军。 搬运 九龙坡区黄明光先生认为搬运这个称呼贴近他们工作形式,喊起来比较顺口。 帮帮 越先生觉得这样称呼既表示尊重,也和“棒棒”谐音。 帮夫 住在五里店的外来企业员工周桂生介绍,取这个名字是根据这个工种的特点取的。 帮手 南坪的苏先生因为一般请棒棒的时候,都是在无法自己完成,需要帮忙的情况下,所有他们是最好的帮手,取名帮手很好。 大大 李子坝的谭奇说“大”字可以形象的描述棒棒的职业,“大”字的字形也表示一个人身上挑一根棒棒。“大大”体现了他们的人格和力量。 奉力 家住渝中区大坪的王女士说“奉力”代表有薪水的劳动力,这是一种职业,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辅工 石桥铺的李涌泉认为因为他们是一般工种,是一种辅助形式。这样的名字既没有贬义,也没有夸张的意思。 力夫 渝中区李如柏是一位工程师,他打进热线认为力夫这个名字听起来既好听,又是尊称。 力源 南岸区福利社的胡光献女士说棒棒的力气很大,很多,力气就是他们的生活之源。 农友 家住小龙坎的退休职工王泽阳说改为农友既尊重他们,也联络了工人和农民相互之间的感情,更感到亲切。 同志哥 家住南坪海棠晓月的赵先生是一名法律顾问,他觉得同志哥这种名称比较中性,不雅也不俗。赵先生说自己平时都是这样叫的,他们也比较高兴。 辛哥 张先生称,这样称呼有亲切感,主要是指辛苦的大哥。 巴的 姚先生认为巴代表了重庆,的代表的士,运输的意思,连起来就是重庆的运输工。 背背夫 江北区郭家沱的曾先生是一名望江厂普通的工人,他说棒棒主要用肩担背扛,背又与宝贝的“贝”同音,这样叫很形象。 大力使 周先生认为大力使和“大力士”谐音,使是使者的意思,意思为大力的使者。 二哥 大渡口区的退休职工施朝荣女士说,二哥就是把农民工当成亲兄妹;另外,以前工人就被称作“老大哥”,所以现在可以把农民称作“二哥”。 重庆好汉 胡先生认为棒棒深受山城人民的喜爱,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不管天晴下雨都为人们服务。 力乐 杨先生觉得山城棒棒军在卖力的同时又很欢乐。 力师傅 陈家枰机电市场的个体户周小姐觉得他们是出劳力的人,师傅是对他们的尊称。 力司 教育服务中心的李主任说力司反过来就是司力,也就是下力人的意思,这样很形象。 山城服务队 家住九龙坡区的杨生友说有取名山城服务队有服务大众之意,重庆山高路不平,出门带重物很不方便,他们是山城不可缺少的队伍。因为他们本身是服务行业,故取名山城服务队。 真棒 张先生觉得这个名字即与他们的工作性质相关,而且也是对他们的称赞。 体技工 渝北区的一位医生甘先生认为棒棒不光是靠体力劳动的,有时候也得讲究技巧。 勤工 毛先生认为他们都是勤劳的人,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 黄马褂 市民彭东认为“黄马褂”他既是一种工种的区别,也是重庆城的一道黄色风景,如秋的色彩,马的精神,时时都冲锋前沿,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卓越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