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西大桥向南501米 繁华商街扑面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11:25 乌鲁木齐晚报
西大桥向南501米繁华商街扑面来(图)
  中山路商业街有着200多年历史,全长2200米,汇集全市60%以上的大型商场。每小时车流量达2300辆次,年客流量达5000万人次,2004年销售额达到23.87亿元,纳税6300余万元。今年3月,中山路跻身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之列?/font>

  “好,笑一个,OK!”咔嚓一声,徐磊甜甜的笑容和她身后小西门附近那座还没完工的高楼一起,被定格在了一分钟成像的胶片上。今年26岁的徐磊是从哈密来乌鲁木齐玩的游客,这已经是她从小到大第四次在西大桥上照相了。第一张西大桥的照片是13岁时照的,背景也是小西门,刚刚完工的“
假日酒店”鹤立鸡群。现在,徐磊站在西大桥上不仅可以远眺乌鲁木齐的标志——红山,可以俯瞰来来往往汹涌的车流,还可以仰望小西门那密密麻麻的高层建筑。

  我们以西大桥为起点到向南501米,繁华叙述从此开始。西大桥南面的大、小西门几百年来一直是乌鲁木齐的商业副中心,如今又汇集了这座城市最活跃的商业元素:全市最大服装服饰批零中心、最高的建筑、最早的星级酒店……而这片繁华地也正是徐磊心中的购物天堂。讲述者1茹浩忠身份 建设路社区居民讲述者2 韩金世 身份 新疆大酒店老员工讲述者3 小秦 身份 小西门服装商讲述者4 王巨身份曼哈顿健身广场教练

  1、西大桥 从交通枢纽到城市景观

  家住建设路社区的茹浩忠大爷有个几十年的老习惯,每天晚饭后沿着光明路散步到西公园(人民公园)。每次路过西大桥,茹大爷总会在上面站一会儿,夕阳夕下之时,西大桥的桥栏和周围的楼群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这是茹大爷最喜欢看的景色。让他感叹的是,几十年了,眼前的景色一直在变,楼一点点长高,直到遮住了视线,再也看不到南边原来清晰可见的中桥和三桥;从脚下“流”过的也再不是滚滚的河水,而是一辆辆他喊不上名字的漂亮汽车。

  这座位于红山脚下的桥,横跨乌鲁木齐河古道,曾经是连接河东河西的交通枢纽。

  【历史闪回】

  对西大桥的过去,《乌鲁木齐掌故》的作者刘荫楠老人曾研究了不少史料,他说早年西大桥是一座木桥,名叫“虹桥”,修建于1763年,建成后不久就被洪水冲垮,以后当局曾多次架设木桥,都因工程简陋,不多久即被洪水冲毁。1918年,当局在原桥的基础上,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木架桥起名为“巩宁桥”,由于此木桥仍为木架结构,在洪水的不断冲击下,不久桥身塌陷,直到1940年才修起一座负荷10吨的3孔石墩木架桥。

  关于这段“木桥”的历史,很多乌鲁木齐的老住户印象深刻。李生民老人,1951年由河南南阳参军进疆,被安排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老满城六军军部。老人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每个星期学员进城采购,西大桥是必经之路,那时西大桥很窄,乌鲁木齐河尚未断流,西公园一带到处流水,大桥中间只能行驶一辆汽车,东面的汽车过来,西面的汽车才能过去,西大桥上的行人一般都靠边走,生怕被车撞着,交通十分不便。”

  而对茹浩忠大爷来说,再窄再挤的桥也总有能过去的时候。他最害怕的是下雨涨水,一下雨涨水桥便被淹了。“六棍子马车都过不去,一下大雨,交通就断了,河东河西的人隔着个桥干瞪眼,就是过不去,有啥急事都给耽误了。”

  茹大爷回忆说,1953年雨水泛滥,河水猛涨,把原木制造的西大桥冲垮了。后来抢修了一座钢筋石桥,桥面宽了,能通行四辆汽车,人行道上还安装了路灯。“那座桥挺漂亮,桥面又硬又平,走在上面心里都特别塌实。”但是到了70年代,桥的中间开始下垂弯曲,钢筋都露了出来,桥面修了好多次,大车走在上面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桥在颤动。

  那时候乌鲁木齐河已经断流了,政府可能怕出事,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人守桥,不让载重货车在桥上走,只能从桥下通行。

  1996年4月,西大桥第三次重新修建,这次新修的西大桥更宽更大,上下行道小汽车并列可走4到6辆,而且桥很稳,大型载重货车走在上面也只是稍微有些颤动。

  “我记得特别清楚,桥的西边人行道上有16个灯杆,每个灯杆上有10个大圆球灯,晚上160个白色球灯一起亮,把西大桥照得灯火通明,桥面上掉根针都能看见。一到晚上桥上特别热闹,好多住得远的人都特意跑来看。”

  新大桥修好不久,桥的四面又修了五个地下通道供游人过桥行走,通道里还有专人值勤。1999年共和国建国50华诞,西大桥又增添了天女散花灯光景观,灯光与不锈钢栏杆及金属浮雕梅花鹿、双羊、捧葡萄等图案。这些景色与红山、揽秀园、人民公园、青山苑、以及西大桥“长桥饮马”的雕塑融为一体,成了乌鲁木齐的一道风景线。

  从那时开始,西大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它又变成了首府的一道景观,很多来乌鲁木齐的外地游客,都会在西大桥上留下一张照片。今年40岁的李强2002年就拎着一张贴着十来张照片的小木板、一架数码相机开始在西大桥摆摊摄影了,“生意还不错,尤其是夏天,每天都可以拍二三十张。”

  2、假日酒店 从车马驿站到星级宾馆

  从西大桥东桥头向南走200米左右,是一座20多层的建筑,楼体略带些弧度,一个圆柱体顶部造型显示了大楼别具一格的设计理念和不凡的气势,尽管整栋楼已经显得有些陈旧,但门口来来往往的车辆、进进出出的人群也体现了它现在的人气。这栋楼在2004年以前叫“假日酒店”,现名新疆大酒店,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成的新疆第一家4星级涉外酒店。

  【历史闪回】

  新华北路街道办事处市政市容科科长曹翠琴说,假日酒店后面靠河滩的位置直到70年代都是一个车马驿站,以前是因为那里方便牲畜饮水,当然也有供人休息的客房,每天人流不息,但是因为饲养牲畜脏臭不堪。吐鲁番、吉木萨尔和木垒等地的商人把他们的葡萄、蒜等货物用马驮到乌鲁木齐后,一般都停靠在这里,然后拿到西河街上沿街叫卖。

  90年代初,车马驿站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座现代化酒店的落成让边城人兴奋和骄傲了好一阵儿。

  韩金世是新疆大酒店里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员工,从前身假日酒店筹建之初到现在,一晃十几年,他从一名烧锅炉的普通工人做到了工程副经理,见证了假日酒店的辉煌、没落和新兴。

  从他那儿得知,假日酒店于1988年开始筹建,1992年5月8日试营业,是当时乌鲁木齐市规格最高的酒店,也是当时全市最高的建筑。“惟一的一家星级酒店啊,老百姓以前哪见过,刚开业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人站在门口,远远的看一会儿才走。”韩金世语气感慨。

  “我们工作人员每人都有个工作牌,就像现在的这个一样。”说着他指了指挂在自己左边上衣口袋上的一个金色的长方形小牌子,上面写着他的姓名和职务。“要求上班的时候必须佩戴,可就是下了班我们也经常不摘掉,戴着它回家,在公交车上觉得人家看我的眼神都不大一样,反正就是特自豪的感觉。”韩金世说的有些激动,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假日”试营业时面向社会的那次招聘却让韩金世毕生难忘。当时酒店要招100名服务人员,结果来应聘的足足有四五千人,面试的人排队一直排到小西门的巷子里。“现在是招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报名的却越来越少了。”

  到目前为止,乌鲁木齐的五星级酒店共有7家,仅天山区一个区就有海德、美丽华两个五星级酒店,东方王朝、鸿鑫和新疆大酒店三个四星级酒店和一些三星级酒店,而美丽华大酒店、东方王朝大酒店和新疆大酒店都矗立在西大桥到大西门的这段街道上,两两相距不过500米。

  新疆大酒店财务部经理魏茂华告诉记者,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即便是在旺季每个酒店也都会做出一些优惠酬宾活动,不然就会慢慢地被挤到行业的边缘。

  “当然了,这种竞争的过程中最终得到实惠的还是老百姓,1998年以前普通市民住酒店,在酒店吃饭都还很少见,但是现在每到节假日我们推出的家庭型套餐都会早早地被订光。”

  现在的“假日”,论高度已是“矮个”,论气派也赶超不了玻璃外观的美丽华和东方王朝,但就像魏茂华说的那样,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这座被业内人士称为“新疆酒店业的黄埔军校”的酒店胜出的,是一份不卑不亢的从容。

  3、小西门 地窝子”变身“大商圈”

  “老板,这裤子多少钱一条?”“150块。”报过价钱后,看到对方没做声,湖北小老板小秦马上接着说:“这可是上等的面料,穿上很舒服还不会起皱,商场里没有300元下不来,绝对很值的。而且现在正好赶上我们换季清货,要在平时这个价格是不可能的。”这是小秦多年做生意总结的“真经”,从顾客的反应判断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介绍,这招果然很灵,几乎没费什么周折,小秦最终以120元的价格成交了一笔生意。

  小秦是湖北黄石人,年纪不大,只有25岁,来乌鲁木齐做服装生意却已经有6年多了,前几年铺子一直租在大西门澳大鞋城的二楼,今年3月才搬到小西门柏青大厦64号一楼沿街的门面,做起了一男装品牌的新疆地区总代理。

  柏青大厦所在的这条与新华北路垂直长度最多有500米的小街,一路过去却有“成功”、“品德”、“西部当代”、“添姿”、“俊发”、“柏青”“德仕”7个大型服装和小商品销售广场。不仅如此,路的两边也被各种各样的摊位占得满满的,衣服摊、皮鞋摊、小吃摊应有尽有,加上来这里买东西的顾客,整条街几乎被汹涌的人流和各式各样的叫卖声淹没。走在里面,一不小心,不是撞了别人的肩就是踩了人家的鞋。

  【历史闪回】

  看着今天的繁华景象,可能谁都想不到,80年代以前,这一带还都是低矮的民居和“地窝子”。在新华北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了30多年的王家室说,1974年她来到新华北路街道办工作时,这里是八一酱菜厂的厂房和一些民宅,都是些矮矮的土趴趴房,还有一些是地窝子,在外面看特别矮,只有一人高,其实它有一半在地下,走进屋子倒是能敞亮许多。那会儿路也不好走,中桥一巷、二巷和三巷一到春天泥泞不堪,是个万人嫌的地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龙须沟”。“现在这个地方可是值钱了,再不是以前那个地窝子的时代喽!”

  小秦现在的门面店只有10平方米左右,每年的租金要十几万元,尽管比在大西门时的租金贵了好几倍,但小秦经营起来还是轻轻松松。“小西门是乌鲁木齐最大的服装批零地,每天客流量特别大,搬到这里投资的成本是大了,但回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啊。”问到店面现在每月的销售额,小秦一下子变得谨慎起来:“这可是商业秘密哦。”不过马上又笑了:“生意当然是还不错啦,不然拿什么付一年十几万块的租金呀!”

  小秦告诉记者当初想来乌鲁木齐做生意是受了老乡的鼓动,那时候很多同乡都来了新疆,而且都混得挺不错。“我来了以后也带了几个同乡过来,现在在这边做生意的朋友不少呢。”

  正如小秦所说,像他一样的外地生意人在小西门的确还有很多,大家都怀揣着一样的致富梦来到乌鲁木齐。小秦旁边的一位本地老板告诉记者,光对面一栋楼的二楼夹层里,就有上百户从浙江来的生意人。小秦说乌鲁木齐和繁华的小西门没有让他们这些外来户失望,荷包鼓了之后不少人都在乌鲁木齐买了房,成了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据了解,除了服装服饰和小商品批发市场,大、小西门一带还汇集了3个中高档百货商场,基本可以满足城区市民的购物消费需求。

  4、曼哈顿 从一层楼到两家分店

  从2000年开始,在市园林局工作的许辉每年都有一项固定的开支:800块钱一张的健身年卡,锻炼身体,保持身材。

  正常情况下,她每天都会在下班以后赶去“曼哈顿”健身广场,跳一套健身操,做一些器械运动,让自己大汗淋漓。“我每天回家都特别晚,基本上跟健身广场里的员工们一起下班,但是从没觉得累,精神反而特别好。”或许是因为长期运动的关系,今年36岁的许辉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女儿刚开始健身的时候,许妈妈有些不太理解,总说“想瘦饿几顿就行,花那个冤枉钱干吗,我们年轻的时候连肚子都吃不饱,现在你们好了,还得花钱减肥,这不是糟蹋钱吗?”后来时间久了,她看许辉精神好,也不生病,算是想通了,也开始支持起来。

  看来用“从没钱吃饭到花钱减肥”这句话来概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似乎再贴切不过,而这些被老百姓用来“减肥”的钱又直接催生了乌鲁木齐一个又一个的健身场所。

  许辉常去的“曼哈顿健身广场”原址在金谷大厦旁,因为生意太火了,时间长了就显得场地太小,半年前迁到距原址七八百米处的新馆内。新址共为两层楼占地3500平方米左右,被分隔成四五个区域:有氧健身区、器械区、瑜珈会所等等,每个区域都有一到两名专业教练负责。

  在曼哈顿工作了7年的器械营养教练王巨告诉记者,曼哈顿成立于1997年,当时只占一层楼,800平方米大小,那个时候健身在乌鲁木齐属于新鲜事物,去健身的人也不多,一年大概只有1000人次左右。“现在每年来健身的人比以前多了好几倍,这里面女性占到了60%左右,而且这些女性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明确表示,健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肥和塑身。”

  健身人数在剧增,曼哈顿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去年底,2800多平方米的曼哈顿大十字店开始营业,而友好附近的一个近7000平方米的分店目前正在紧张筹备之中,今年也将投入使用。两家分店营业后,曼哈顿将成为新疆最大的“健身广场”。:

  (责任编辑:高毅 写信)

  作者:李云辉 崔宇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