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泉再任 保留原班人马(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07:11 重庆时报
小泉再任 保留原班人马(组图)
昨日,小泉纯一郎接受日本皇室任命 AP图

小泉再任 保留原班人马(组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率阁僚合影

小泉再任 保留原班人马(组图)
春风得意的小泉纯一郎

  本报综合消息 21日晚,新一届小泉内阁在日本皇宫举行首相任命仪式和阁僚认证仪式。小泉纯一郎保留了内阁原班人马,他准备在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获得国会通过后再进行改组。

  日本特别国会众参两院当天下午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并举行首相指名选举,小泉分别获得340票和134票,再次当选首相。根据日本有关法律程序,小泉已于当天上午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内阁成员集体辞职。

  小泉再次当选后在首相官邸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说,新一届内阁将优先向特别国会提交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谋求该法案早日在特别国会获得通过,进而推进结构改革。他还说,今后的国内政策课题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税收与财政改革,削减国家公务员及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的整合等。他表示,新一届内阁将致力于实现联合国改革,并推动日朝政府间对话,以解决日本和朝鲜之间的各种问题。

  本届特别国会是在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11日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议席的情况下召开的,会期为42天。除了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外,日本政府还准备向特别国会提交《反恐特别措施法》修正案,争取在该法期限届满的11月1日前获得国会通过。

  培养嫡系部队=掌控日本

  新任难题“堆积如山”

  日本共同社报道认为,第三届小泉内阁将面临一系列内政、外交难题。对内要在养老金、医疗等社会保障改革上拿出对策;对外要在包括如何改善与中韩两国关系、日美军重新整编谈判、驻扎伊拉克的自卫队延期问题、日朝关系等等采取办法。

  不过,在42天的特别国会上,小泉当务之急是重新向国会提交邮政民营化相关法案。由于自民党和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在众议院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而参议院此前反对法案的自民党议员也在大选结束后纷纷改变主意,预计相关法案能顺利通过。

  在这届短暂的特别国会上,小泉自民党还负有“特别”使命———利用多数党优势,强行通过一项有关宪法修改程序的法案。其实,自民党与盟友公明党早在14日就对此达成了一致意向。

  83个“小泉的孩儿们”

  9月13日,小泉纯一郎就在自民党内成立一个“新人教育机构”。这一机构分为普通班和加强班,普通班有学员83人,他们都是首次当选国会议员。9月20日至10月13日的20多天时间里,他们将接受10次教育,重点学习“宪法问题”、“编制预算”、“税收制度”、“外交政策”和“小泉内阁的改革政策”。加强班学员则是这83人中没有派系背景的71人,小泉纯一郎将每个月与这71人举行一次恳谈会。

  小泉一手促成的党内教育机构被日本媒体称为“小泉学校”,创办这个“学校”的核心目的是打破日本固有的派系政治。在日本,各政党内派系林立,如自民党中就有森派、桥本派、龟井派等大小派系。至今仍有半数以上的自民党议员通过派系参选,并在当选后依靠派系获得维持议员政治生命的两样东西—————资金和内部信息。日本的这种派系政治分散了政党的力量但保持了一种政治平衡。这次,小泉明确表示,“新议员不应加入派系”,此言一出不仅应者云集,连日本政坛最大派系的带头人森喜朗也表示认同,究其根源,就是日本人所说的“选举效应”。对此,自民党内也有非议,有人指责小泉“另立山头”,通过影响和控制83名年轻议员对抗在参众两院拥有79名议员的森派。

  小泉思想将影响深远

  83名年轻议员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他们在大选前大多已经归顺了小泉,这些人年轻,缺少定型的政治理念。据统计,83人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其中支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自民党的平均水平;八成以上的人主张日本应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些特质加上小泉的政治号召力足以随时震动日本政坛。

  据自民党内的消息人士透露,小泉的本意是“众多新人加入,让他们用无派系活动来改变党”,打破日本固有的派系政治。对外来讲,小泉需要政治新人成为“改革的旗手”。批量生产的后继者,将拥有与小泉一样的政治行为—————迎合民族主义思潮,大胆挑战现有制度、规则以及历史认识问题上的禁区,最终把日本引向政治、军事大国之路。

  如果这一切成功的话,将意味着小泉即使在明年9月如期退位,也能继续在自民党内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综合《环球时报》消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