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感动中国候选人白方礼去世 靠蹬三轮资助贫困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03:52 城市快报

  一位瘦弱的耄耋老人静静地离去了,一颗火热的心停止了跳动,那辆破旧的三轮车从此寂寞孤单。曾用蹬三轮车所得资助贫困学生而“感动中国”的白芳礼老人,昨日8时10分去世,享年93岁。

  白芳礼,这位平凡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顶风冒雨奔波在街头,省吃俭用,用蹬三轮车积攒的35万元钱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

  今年5月,白芳礼老人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经过近两个月的住院治疗,于7月3日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后,起初身体状况较为良好,每天可以进食,至8月下旬,老人出现发烧、腿肿等症状,经社区医院医生输液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食量减小,并伴有痰阻、呕吐和胃出血症状。一周前,由于血管过细,为老人进行静脉注射已经非常困难,且每日的输液时间持续在10个小时左右。昨日凌晨,白芳礼家人发现他出现气短和脉搏微弱的现象,同时腿部更加肿胀,输入身体的营养液难以吸收,昨日8时10分,弥留中的老人最后一次睁开眼睛看了看儿女和床前的照片,便永久地闭上了眼睛。这位“感动中国”的老人静静地走完了人生之路。

  老人逝世后,本市殡葬处立即派出专车赶到位于河北区黄纬路的白芳礼儿子家中。此时,老人的遗体已经穿着好整齐的中山装,并被白色布单覆盖。在儿女们的护送下,上午10时20分,老人的遗体被送往河北区第三医院太平间暂时安放。

  白芳礼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老人的亲友及邻居都十分悲痛,纷纷敬献了花篮,来自市红十字会、市文明办及河北区有关负责人均赶到设在白国富家的灵堂进行吊唁,本市红光中学最先派出师生吊唁老人,藏族学生们向老人的遗像献上洁白的哈达,并伫立默哀。大家表示,会将老人不朽的支教精神远播千里,播撒四海。

  昨日,本市殡葬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与白芳礼的家人取得联系,并定于明日在北仓殡仪馆举办追思会。

  新闻人物

  白芳礼出生于1913年5月13日。他从小没念过书,一辈子也不识几个字。13岁时,白芳礼离开河北老家,靠蹬三轮车糊口;解放后,他成为运输场的一名工人,靠拉三轮车,他成了劳动模范。虽然不识字,他却很喜欢知识,尤其喜欢有知识的人。1987年,白芳礼老人做出了令全家震惊的决定:捐出多年蹬三轮车积攒下的5000元钱给老家的学校办教育;同时,继续在城里蹬三轮车助学支教。那一年,老人已经74岁。

  老人曾获央视“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前20名候选人物之一、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奋斗奖题名奖获得者、全国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获得者、全国支教模范等称号。

  记者 安颖 摄影 记者艾春广

  白爷爷,眷恋的最后一眼

  记者 安颖 摄影 记者 艾春广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接到来自支教老人白芳礼小女儿白金凤的电话,电话中,白金凤沉痛地说:“93岁的父亲于早晨8时10分因心力衰竭在家中病逝。”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消息,还是令记者震惊不已。

  记者第一时间赶到河北区黄纬路抗震里。抗震里是

地震后建起的居民小区,到现在已有20多年历史,楼栋前的过道细长狭窄。13号楼栋门前满满地摆放了很多花圈和花篮,楼门口“恕报不周,白宅”的张贴异常醒目。穿过人群,加快脚步,长明灯照亮漆黑楼道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哀伤的味道,每上一层,就感到心情更沉重一点。

  白芳礼仍旧躺在自他出院后就一直休养的那张病床上,面颊深陷、面色苍白,却很安祥,如同在做一个无比温暖的美梦。不同的是,这一次,白芳礼穿了一身中山装,深灰色的上衣被整齐地系好,隔着笔挺的衣裤,分明可以看出外衣之下老人嶙峋的骨架。戴在头上的深蓝色帽子,是老人生前最喜欢的;黑色棉鞋,过冬一定很温暖。

  大儿子白国富告诉记者,老人去世前已经连续20多天没有吃东西了,每天要靠7瓶葡萄糖和营养液维生,虽然老人多次表示想要吃东西,可是吃下的食物很快就会吐出来,到后来连输液都很困难。昨日凌晨,他发现父亲有气短和脉搏微弱的现象,便立即通知了其他亲属。几名子女围在父亲身边,轻轻呼唤着他,昏迷中的老人似乎有所察觉,张开眼看了看大家。尽管老人已无力说话,但他的目光依然澄澈,他艰难地抬起头,久久地注视着床头的照片,那是他和学生们的一张合影,照片中,他面容慈祥,孩子们笑魇如花。家人说,这是老人眷恋的最后一眼。遗憾的是,白芳礼刚刚被评选为“天津市慈善老人”的证书,他到临终都没有看到。

  难过,惋惜,悲痛。支教模范白芳礼老人病故的消息,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每一个得知这个消息的人心中。来得及与来不及为老人送行的人们,都以自己方式表达着对白芳礼的尊敬和哀悼———

  白爷爷,爱我们,别走!

  白芳礼辞世万人同悲 市教委领导表示,白老先生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记者 安颖

  昨日,本市市教委德育处、红光中学、白爷爷生前好友和白爷爷曾资助过的学生与本报取得联系。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记者感到,我们所失去的并不仅仅是一位慈祥的支教老人,更是一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挚爱亲人

  市教委德育处:白老先生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听闻白老先生去世后,记者立即与市教委取得了联系。教委德育处领导得知这一消息,也非常震惊。他悲痛地回忆:“白老先生一直都非常关心经济困难的学生,无偿资助给他们学费和生活费,而这些钱却是他辛辛苦苦蹬三轮挣来的。在老先生生病前,我们曾想为他举办一些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但他本人一直不愿声张,只是自己默默攒钱,然后送到学校去。这次白老先生住院,我们去看望他时,见到许多孩子围在他身边,他看着孩子们幸福地笑。我们突然觉得,孩子们就是老人的幸福啊!白老先生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红光中学:爷爷,您一路走好

  现任红光中学工会主席的孙玉英老师10年前是该校的团委书记,白爷爷每次来学校捐款时都由她接待,看到这样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还在终日为贫困学生们出力挣钱,孙老师由衷的敬佩,也成了白爷爷的忘年交。后来,孙老师多次组织藏族学生们去东站看望白爷爷,看到住着铁皮屋,吃着馒头就酱油水的白爷爷,孙老师和同学们都特别心疼。“他跟我说,他舍不得吃肉、吃鱼、吃虾,也不买新衣服,他省下钱来给贫困学生,他们都是好孩子,以后,他还要资助他们上大学。”重复着白爷爷昔日的话语,孙老师哽咽了。“白爷爷对藏族学生的情意我们永远记着,他给贫困学生的钱比金子还贵重,我们祝他一路走好。”孙老师替学生们道出了祝福。

  老友杨俊玉:他为支教鞠躬尽瘁,走得一定很欣慰

  白芳礼退休前是本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的运输工人,每日负责运送货物,而小他20岁的杨俊玉当时担任个体劳动者协会的负责人,被白芳礼亲切地称呼为“老领导”。后来,杨俊玉看白芳礼年岁大了,怕他拉货物累坏了身体,便分配他去干“人力三轮出租”,这个善意的安排,奠定了白芳礼以后的支教路。杨俊玉始终都是白芳礼的精神支柱,白芳礼遇到了困难,得不到理解,都会找他倾诉,说来也奇怪,每次白芳礼心情低落或患病时,杨俊玉一句“要把支教公司做大做好,资助学生”,就能让白芳礼精神不少。“后来我教给他写字,他就给我写‘你是我的杨俊玉,你是我的老领导’,我们俩的心里别提多暖和了”,想起这些,刚刚病愈出院休养的杨俊玉神色黯然。“他这人太难得了,靠着一种精神,支持教育这么多年,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一分钱都没有,只靠吃糖块充饥,却还惦记着支教惦记着学生们,他为支教鞠躬尽瘁,走得一定很欣慰,我也替他知足了”,杨大爷说。

  被资助学生马壮:我失去了一位疼爱我的好爷爷

  马壮目前就读于南开大学,在耀华中学学习阶段,曾接受过白芳礼助学基金的资助。白爷爷去世的消息让这个坚强的小伙子沉默良久。他告诉记者,在耀华中学上学的时候,他总能定期收到资助款,可就是从来没有见过资助人,后来他了解到一直资助他,帮助他完成学业的竟是一位年岁很大的蹬三轮车的老人,心里特别感动,把他当作亲爷爷来看待。“如果没有白爷爷当年的资助,我可能终生与大学无缘,是白爷爷让我敢于憧憬未来,让我的前途充满光明,失去了他,我就失去了一位疼爱我的好爷爷”,还未从悲痛中走出来的马壮表示,他和同学们会像白爷爷那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将爱心火炬传递下去。

  迟迟盖不上的白布单

  昨天上午10时06分,殡仪车驶入抗震里小区。身着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依次走入白国富家中。家人们跪在老人床前,和老人告别:“慢慢走啊……”只一句,已哽咽。一条白布单紧紧地攥在大儿子白国富手中,却迟迟没有盖上。和这天下所有的儿女一样,白国富舍不得这个生养自己的老人离开,他想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

  白爷爷最后一次出院回家后,身体恢复得并不理想,在医生委婉的叮嘱中,儿女们渐渐接受了白爷爷身体情况的现实。除了悲痛,他们也开始为白爷爷准备一些“后事”,这条白布单就是其中的一件。

  每次到白爷爷家看望他,都能见到这条白布单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叠放在那里。白爷爷生前就是个仔细又爱干净的人,他的儿女们谈起父亲,都这样说。白爷爷生前衣着十分简朴,那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几乎是大家对他衣服最深的记忆。尽管洗得很旧了,但没有人从那上面看见过一丝油污脏迹。即使如此,白爷爷蹬三轮时也很少穿它,都是在出席一些座谈会议或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才拿出来,笔挺地套在身上……

  回想起这些,白爷爷的音容就在眼前,而今,他与儿女、老友和他资助过的孩子们却天人永隔。当白布单覆盖住老人全身的时候,所有人的情绪都已无法控制,跪拜叩首、背身而泣、默默流泪……老人高尚而无私的一生,如同一页厚重的书页,轰然翻过,墨香却长留。

  昨日音容依旧,今日天人永隔

  白爷爷,送您最后一程

  昨日上午10时10分,邻居和市民们纷纷让开路,工作人员将白芳礼的担架架在肩上,在楼道里缓慢前行。老人的子女们跟随在后面,看着父亲一步步离开了家。

  10时20分,白芳礼的担架被送上殡葬车,所有人神情肃穆的目送着车子渐行渐远,人群里有人在低声哭泣。

  10时40分,车子抵达第三医院,抬着白芳礼的担架被送入太平间。白国富搀扶着悲伤的亲人和医院的一些医护人员站在太平间外,久久不肯离开。“太平间多冷清啊,冰柜多冷啊……”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灵堂设在家中市民都来吊唁。

  昨日下午1时,白芳礼的灵堂被子女们布置好了。一张白芳礼的彩色大照片被在墙上,照片中,老人身穿红色华服,面色红润,笑容可掬,宛如眼前。室内的桌子及室内全都摆放了花篮,白国富告诉记者,父亲在世时,曾多次告诉他,自己一生勤俭,即使是百年之后,也不允许子女们为他铺张浪费,室内不上香,不燃烛。

  昨日,本市红十字会有关领导、河北区有关负责人及很多市民纷纷前来灵堂吊唁,

  昨日,市殡葬处在第一时间与本报取得联系,在本报的帮助下,与白芳礼家属定于本月25日,在北仓殡仪馆面积最大的仙苑厅内为老人举行追思会,缅怀老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铁皮小屋的

  昨日的天津站依然车水马龙,那里,曾是白爷爷流过几十年汗水的地方;不远处,是白爷爷住过的那间铁皮小屋,这里,却早已物是人非。

  在1994年以前,白芳礼在火车站边的一个8平方米的铁皮小售货亭,经营些糕点、烟酒什么的,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售货亭上面悬挂着一面南开大学献给老人的铜匾,写着“无私资助 志在其才”。为了能多挣一点儿钱,老人已经好多年不住家里,特别是老伴去世后他就以车站边的售货亭为家,所谓“床”,只不过是两摞砖上面搁的一块木板和一件旧大衣。冬天,寒风习习,白芳礼的铺盖就是一套薄被褥;夏天,骄阳似火,晒透了一屋薄薄铁皮的售货亭,老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一个个酷暑严冬。后来天津市政府整治车站、街道环境,小卖铺、小亭子都得拆掉。老人带头响应政府的号召,拆了他的这些小亭子。

  1994年,时值81岁高龄的白芳礼在一次给某校的贫困生们捐资会上,他把整一个寒冬挣来的3000元辛苦钱交给学校后。老人开始思忖起来:现今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得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儿呀!何况自己也老了,这可咋办?老人硬是琢磨了一宿,他决定把自家那两间老屋给卖了,再贷点钱办个“白芳礼支教公司”。 不多时,市长亲自给白芳礼老人在紧靠火车站边划了一块小地盘,全国唯一的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方礼支教公司宣布正式成立。此后,他凭着卖掉老屋的1万元和贷来的钱作本钱,慢慢地,公司由开始的一个小亭子发展后来的十几个摊位,连成了一片。最多一月除去成本、工钱和税,还余1万多元的利润,他全都用来支持教育。

  眼前,一个穿着校服、准备去上下午课的学生经过。“你知道这个铁皮屋子是谁的吗?”孩子一脸茫然,摇摇头。白爷爷自从去年生病后,就再也没回过那间铁皮小屋。只是在最后能说话的时候,他和记者提过住了好几年的那间小屋,眼中流露出无限的怀念。

  网上“灵堂” 追思老人

  白爷爷去世的消息给网络带来了空前的震动,新浪网、搜狐网、北方网均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消息,而许多网友在论坛中自发地开展起悼念活动。记者在某网站的博客论坛中看到,与白芳礼事迹和白芳礼辞世有关的帖子的点击率在网站最高,跟贴数量也在大幅度攀升,不少网友在帖子中表达了对白爷爷的敬佩和怀念之情,还有网友将与白爷爷有关的报道搜索整理出来,介绍给大家。某论坛的版主告诉记者,白爷爷的去世令大家十分难过,为了在网上给大家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追悼场所,他将紧急制作以怀念白爷爷为主题的“网上灵堂”,网友们可以到这里来给白爷爷敬酒、鞠躬,并写下悼词和祝福语。

  网友留言:

  作者:大妖怪七宝

  回复日期:2005-9-23 14:10:00

  我刚听广播里播报白大爷去世的消息,难过中……

  作者:夜来听雨

  回复日期:2004-9-23 14:32:00

  爷爷一去,如丧亲人。

  作者:会飞的鱼

  回复日期:2004-9-23 14:41:00

  因爱无私,因爱无畏。

  作者:爱吃羊肉串的树

  回复日期:2005-9-23 15:09:00

  说一句:“走好!”

  作者:莫非是你

  回复日期:2005-9-23 15:11:00

  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者:爱杨杨

  回复日期:205-9-23 15:26:00

  “教育兴,国兴”。平凡的老人却懂得不平凡的道理,可敬!

  作者:等等等等

  回复日期:2005-9-23 16:42:00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等等,等等,我还未长大,您怎么先走了?

  作者:秋天来了

  回复日期:2005-9-23 17:01:00

  爷爷,您不在了,秋天又冷了些。

  作者:七彩欢沁

  回复日期:2005-9-23 17:24:00

  真是个好人啊!

  作者:冰爽茶

  回复日期:2005-9-23 17:55:00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作者:我爱矿泉水

  回复日期:2005-9-23 18:28:00

  走过,风说,请你停下;路过,花说,请你驻足;别过,云说,一路走好。

  作者:指北针

  回复日期:2005-9-23 19:07:00

  说白芳礼傻的人,源于他们内心的空虚,这种“傻”,是多么可爱又可敬。

  作者:不抽烟

  回复日期:2005-9-23 19:23:00

  这样的好人越来越少了。

  作者:星期一天气晴

  回复日期:2005-9-23 19:49:00

  不愿说再见。

  白芳礼,大爱无言

  记者 安颖

  2004年12月2日,一名来自天津的93岁的老人成功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成为20名候选人之一,当他的名字、照片及事迹与袁隆平、刘翔、任长霞等人同时在央视新闻节目中播出时,全国人民为之震撼了———大家很难将40万元的支教款与新闻中瘫痪在床、面容清瘦的老人联系起来。

  一位老人、一辆三轮车、40万元捐款、200多名贫困学生……当人们将词组一一连线后,展现出来的是老人伴着坎坷、误解、坚持与慈爱的一生。

  他,就是白芳礼。

  开始

  “学生上学需要钱、学校要留住老师需要钱,旧校舍改建需要钱……”

  74岁,才开始的另一段征程

  白芳礼的支教故事从1986年开始,那时,他74岁。那一年,准备告别三轮车回家养老的白芳礼回了一趟河北省沧县的老家,一群正在地里干活的孩子们引起了他的注意。一问才知道,这些孩子不是不想上学,而是没钱上学———学校收不到学费,也就没钱留住老师,没有老师,学生们跟谁学文化去?“学生上学需要钱、学校要留住老师需要钱,旧校舍改建需要钱……”,老人辗转难眠。自己当年就是因为穷才逃难到天津,过了几十年,家乡的穷困状况毫无改观,没有知识怎么行?难不成要看着这些孩子像祖辈一样当文盲?

  回津后,白芳礼重操旧业,又蹬起了三轮车,之前攒的5000元 “养老钱”也成了老人的第一笔助学捐款被送到了家乡。74岁,他的另一段征程刚刚开始。

  固执

  “只要他自己高兴就干呗,再好的生活,如果他不喜欢,也不会感到舒服。”

  执爱,由小小的三轮车载起

  “您也这么大岁数了,又不是没儿没女,辛苦了一辈子,在家享享福多好”,儿女们对老人好言相劝。

  “我还干得动,蹬车给困难学生们挣点钱,我心里挺高兴的。”白芳礼的固执到老都没变。

  那时,白芳礼总是一大早就出门,晚上11点多才回来,就连冬天也不例外。儿女们担心了,轮流在家门口等,看到老父亲回来了,才算松口气。可是,三番五次地劝说,家人的想法白芳礼都不入耳,儿女们干脆给老人捣捣乱、制造点小麻烦,可白芳礼还是坚持己见。最后,大家终于没办法了,“只要他自己高兴就干呗,再好的生活,如果他不喜欢,也不会感到舒服。”就这样,靠着老人风里来雨里去的蹬车,一笔笔的款项被捐助到天津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河北区少年宫等部门。

  记录

  “白爷爷送来的钱都是他一下一下蹬车的血汗钱,我们要重视起来,不能让他白辛苦。”

  捐款,由车轱辘流出的血汗钱

  后来,为了加快对困难学生资助的脚步,白芳礼就搬到自己在东站附近搭的简易塑料棚子中居住了。同时,他24小时等候乘客,吃的特别简单,穿的衣服有些是捡来的。在他节衣缩食的积攒下,本市红光中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的特困学生纷纷收到了来自白芳礼的助学款。

  在捐款支教的最初,白芳礼坚持不要收条,在他看来,捐款能够派上用场是最重要的,至于收条,他觉得“啥用没有”。可是,接受过老人捐款的单位和学校却认真做了记录,“白爷爷送来的钱都是他一下一下蹬车的血汗钱,我们要重视起来,不能让他白辛苦”。为此,红光中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和单位都对白芳礼支教款的使用非常慎重,不仅做了详尽的记录,还多次举办“白芳礼助学基金发放仪式”,邀请老人和他资助的困难学生参加。听着学生们的学习汇报,看着他们领到助学款时的情景,白芳礼无比欣慰:“你们花我白爷爷一个卖大苦力的人的钱确实不容易,我是一脚一脚蹬出来的呀,可你们只要好好学习,朝好的方向走,就不要为钱发愁,有我白爷爷一天在蹬三轮,就有你们娃儿上学念书和吃饭的钱。”

  发展

  “你下岗了,要自力更生,这个买卖是为公的,你不能掺和。”

  东站,支教公司吸引众人的目光

  1995年,在当时属于全国唯一的“白芳礼支教公司”在东站一代成立了,白芳礼雇了专人对公司进行管理,而自己仍旧节衣缩食地蹬三轮。挂着支教牌子的公司引起了东站乘客们的注意,大家纷纷来这个小亭子买东西,是支教也是支持白大爷。公司办的最好的时候规模由一个亭子发展到十几个亭子,月净挣1万元,但即使是这样,白芳礼也没想过自己,他所有盈利都捐助给了各学校的困难学生,还斩钉截铁地对下岗的女儿说:“你下岗了,要自力更生,这个买卖是为公的,你不能掺和。”

  挫折

  “他也是个普通人,他也有困惑和想不开的时候。”

  坚持,还有那么多学生等着我

  是什么力量支持着白芳礼克服种种困难、误解和非议,坚持一种信念长达十几年的时间?曾任天津市个体劳动者协会负责人的杨俊玉大爷说,老白是个朴实而高尚的人,他的支教毫无功利之心,这是我走进他心里看到的。杨俊玉比白芳礼小20岁,却是白芳礼的“老领导”和忘年交,漫漫支教路上,白芳礼有什么想不通的都会跟他说说。“老白是个固执的人,决定的事情就去努力做,可他也是个普通人,他也有困惑和想不开的时候。”杨俊玉说:“尤其是支教公司刚解散那会儿”。

  1998年,白芳礼响应市里号召,停止运营支教公司,解散了工人,变卖了公司所有值钱的东西,将仅剩的2万元分别捐给了几所学校。“有一天,我在东站附近听到身后有人喊我,一回头,看到一位苍老枯瘦的老人,我辨认了半天,才认出是老白,这个人都瘦的脱了形。他说‘支教公司停了,我舍不得走,几天没吃饭了,也没法定期资助学生了,我不想活了’”,白芳礼的话让杨俊玉深深震动。杨俊玉把白芳礼安顿在自己家中,给他做思想工作:“你支教是对的,响应市里号召也是对的,我支持你,你不许想不开。我要找记者报道你,让大家都跟你学,都像你一样支教,但你要保证给我活到100岁!”白芳礼心里透亮了,也有奔头了———还有那么多学生等着我呢,我还要给大家伙当榜样呢,我怎么能甩手不干?

  牵挂

  “等我好了,还要去支教。”

  支教,依然是要走下去的路

  这之后,有关白芳礼支教的报道多起来,他获得的奖励多起来,他参加的报告会多起来……但是,没有了支教公司,白芳礼的支教历程也明显多了不少辛苦。支教公司关门了,可他舍不得他的公司,无论冬夏,他都蜗居在支教公司原来所在的铁皮屋里,一分一角地攒着支教款,达到几百元,他就用皮筋扎起来,送到学校去,那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能这样撑多久。直到2000年,在一次蹬车时,白芳礼摔伤了手臂,却没有去医院,自己强忍着又蹬了几天车,才在女儿的陪同下去做检查,那时他手臂的骨折已经因延误就医,而疼得无法动弹。

  这一年,88岁的白芳礼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他再蹬车了———行动不便,大小便失禁,让他的支教路不得不终止。可是,他的心里还是惦记着学生们,琢磨着“等我好了,还要去支教”。

  永恒

  “您一辈子辛苦,现在这么大年纪,也该我们回报您了。”

  爱心,在榜样的力量下延伸

  在白芳礼蹬车支教期间,也同时在默默攒钱资助着天津市养老院,每逢年节,白芳礼都会将他攒起来的几百元钱送到养老院,同时慰问院中的老人们。2000年,白芳礼终于告别三轮车回家养老了,在多方联系下,天津市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们将老人接到了院中的高级房间并安排由专人照顾,大家都说:“您一辈子辛苦,现在这么大年纪,也该我们回报您了,学生们来看您也方便。”

  按说养老院条件优越,工作人员也很细心,可是白芳礼在院中就是呆不踏实,常常嘱咐照料他的工作人员:“你们歇着吧,我自己能照顾自己。”但即使是这样,白芳礼还是觉得自己给大家添了麻烦———“我嘛也没干,总被上面重视,还劳烦大家照顾,我还是回家住吧”。于是,在老人一再坚持下,于几个月后搬回到小女儿白金凤的家中。

  回到家中的白芳礼可没有闲着,他把各媒体报道他的资料统统都找出来,一点点整理入册,学生们来看望他的时候,他就拿出来给大家看,教育孩子们要重视教育,要好好学习,国家有了人才才能强大。一句句都是朴实的话,可每个字都像种子似的种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到现在,许多他曾资助过的学生也像他一样在默默地资助着贫困学生。

  老子《道德经》中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言: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白芳礼一生勤俭,面对荣誉不自持;面对误解,不辩白;面对赞赏,不自傲。想必,在众人的眼中和心中,这种博大与宽广该是有资格谓之———大爱

  车轱辘驮起永远的丰碑

  蹬车56年,支教18年,90多岁的白芳礼将挣来的钱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公益事业,丝毫未给自己留一点积蓄。

  2004年4月,白芳礼因营养不良住进了医院。白芳礼的入院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来医院看望老人的市民,本市红十字会爱心账号上十几万元的善款,让人看到了来自社会的感恩与良知。

  今年5月,93岁的白芳礼因病再次住进河北区第三医院,并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于7月6日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当天,他还要求120的医护人员将他送至天津市科技馆,带着还未康复的病体参观了本报为他举办的“白芳礼支教事迹展”。看着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学生们,看着陪伴自己支教多年的老三轮车,看着车前挂着的“军烈属半价、古老户义务”的小旗子,白芳礼的眼角淌下滴滴热泪……

  一位老人、一辆三轮车、40万元捐款、200多名贫困学生……老人走了,了无牵挂地走了,然而老人的爱却永远地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这爱从那小小的铁皮屋里涌出,从那小小的三轮车轱辘里流出,这受汇集在那些贫困的学生身上,并由他们不断地向外延伸。这爱感动的不仅仅是200多名贫困学生,而且感动了中国。那从车轱辘流淌出来的爱,驮起的是一座永远的丰碑。

  白芳礼荣誉记者 安颖1987年 天津市先进个体劳动者

  天津市河北区勤俭持家标兵户1988年 天津市“老有所为”精英奖

  天津市先进个体劳动者

  区级先进生产者1989年 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

  天津市五好家庭标兵户

  区级勤俭持家标兵户1991年天津市关心下一代标兵

  天津市先进个体劳动者1992年全国尊师重教先进个人1993年 天津市文明工商户

  区级学雷锋文明个体劳动者1994年 市、区级先进个体劳动者1995年 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1996年 天津市优秀个体工商户

  天津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天津市工商联优秀会员1996年 天津市劳动模范

  天津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标兵1997年 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

  天津市劳动模范

  天津市文明工商户1998年 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

  天津市文明工商户

  区级关心教育下一代先进个人2004年 获中国消除贫困奖“奋斗奖”提名

  入选“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2005年 天津市慈善老人

  白芳礼助学不完全统计

  记者 安颖

  1988年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款5000元

  1989年为天津市教师奖励基金捐款800元

  1990年为沧县大官厅乡教育基金捐款2000元

  1991年为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教师奖励基金、北门东中学和黄纬路小学等,共捐款8100元

  1992年为“希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小学,捐款3000元

  1993年为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

  1994年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年宫捐款1000元。

  自1995年开始的三年间为红光中学藏族困难学生捐款,金额近5万元

  自1995年开始的三年间为天津大学困难学生资助金额总计近5万元

  自1996年开始,白芳礼用“支教公司”的全部税后利润资助南开大学困难学生,总金额约3.4万元

  此外,在白芳礼十几年的蹬车支教历程的同时,还先后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第43届

世乒赛、市养老院等团体捐助款项,据不完全统计,他的累计捐款总额超过35万元,其中包括300多名大学生的学费与生活费。

  白芳礼语录

  记者 安颖

  白芳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嘛都没干,又让上面重视了。”

  白芳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是老劳模,嘛事就得多为国家做点事,多做点贡献……”

  打定支教的主意,白芳礼对儿女们说———

  “我要把以前蹬三轮车攒下的5000块钱全部交给老家办教育。这事你们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一样,我主意定了,谁也别插杠了!”

  白芳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没文化,又年岁大了,嘛事干不了了,可蹬三轮车还成……孩子们有了钱就可以安心上课了,一想到这我就越蹬越有劲……”

  白芳礼对南开大学老师说———

  “我这样一大把年岁的人,又不识字,没啥能耐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了,可我捐助的大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文化,懂科学,说不定以后出几个人才,那对国家贡献多大!”

  白芳礼对支教公司的受雇员工说———

  “我们挣来的钱姓教育,所以有一分利就交一分给教育……”

  白芳礼对受助学生们说———

  “同学们放心,我身体还硬棒着呢,还在天天蹬三轮,一天十块八块的我还要挣回来。”

  白芳礼对受助学生们说———

  “你们花我白爷爷一个卖大苦力的人的钱确实不容易,我是一脚一脚蹬出来的呀,可你们只要好好学习,朝好的方向走,就不要为钱发愁,有我白爷爷一天在蹬三轮,就有你们娃儿上学念书和吃饭的钱。”

  白芳礼在等活间隙吃一块馒头,对认识他的围观群众说———

  “这有嘛苦?这馍是农民兄弟用一滴一滴汗换来的,人家扔了,我把它拾起来吃了,不少浪费些么!”

  白芳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我坐不住啊!我天天出车,24小时待客,一天总还能挣回二三十块。别小看这二三块钱,可以拱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白芳礼对红光中学孙玉英老师说———

  “我不吃肉,不吃鱼,不吃虾,我把钱都攒着,给困难学生们。”

  白芳礼在病中对关心他的市民们说———

  “我挺好的,谢谢大伙惦着,等我出院了,还要支教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