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民捡垃圾背后有专家作军师 15年成百万富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03:48 重庆晨报
农民捡垃圾背后有专家作军师15年成百万富翁
  很多拾荒族把梦想寄托在垃圾上本报资料图片通过捡垃圾,一个四川农民在15年的时间里,从衣食无着,变成了百万富翁。而且现在,他已经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让垃圾回收变成了一个产业。

  1983年,美国人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第四个浪潮是在世纪之交出现的垃圾革命。”

  比较保守的估计,全国668个城市,依靠“拾荒”为生的约230万人,其中北京近10万人,年直接收入超过12亿元人民币。

  垃圾,让杜茂洲从15年前月收入不到20
块钱,变成了今天拥有帕萨特及专职司机,个人资产早超过百万。

  他现在的正式身份是北京茂洲学琼物资回收公司董事长。

  入道:垃圾改变命运

  来北京捡垃圾之前,杜茂洲曾在四川巴中老家当过几年的小学代课教师,修理过无线电,养过猪,但都收入甚微。没有办法,他只能只身前往北京谋生。后来,他发现没有被人注意的都市垃圾,可以成为他的生财之道。

  1990年,他最高一天能赚到30多元,这相当于他在老家一个月的工钱,从此,他开始成天游荡在北京各大垃圾场,月收入超过了千元,这相当于其老家收入的几十倍。

  经过一段时间,细心的杜茂洲总结出了一些拾荒的经验。譬如,在北京市区中心地方的高消费人群里,垃圾的含金量就比较高,大到国家战略物资(钢铁、煤炭、石油、橡胶)小到纽扣药片。他说,甚至还有人捡到了一枚含金量很高的的第十一届亚运会金牌。

  “我教书没改变命运,搞无线电修理没改变我的命运,捡垃圾却改变了我命运。我没想到我会当老板,也没想到我出门坐小车。没想到,做梦也没想到。”

  发展:分工合作

  尝到甜头的杜茂洲似乎并不满足于过上温饱的生活,他每次回四川老家时,都会带一大帮家乡的人到北京捡垃圾。而他本人的身份则由原来的拾荒者变成了承包者和销售商,因为他手上握有政府与垃圾回收处理的双重资源。

  2001年,北京市政府为了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投入了很大的资金,昌平区政府甚至花了300多万元来召集全区村民、市民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看到这个情况,杜茂洲对昌平区政府说,“不要你们花一分钱,我们就能把你们的白色污染除掉。”于是,他带领自己手下的“拾荒族”,“乌压压撒出去”,很快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随着“拾荒族”、垃圾品种的日益繁多,对他们的分工和分类就成了问题。

  “属于金属的东西都捡;只要属于玻璃的都捡;像塑料的,塑料里面就有很多种了,有70多个品种,软塑料有聚乙烯的高压,聚乙烯的低压,还有聚碳、聚苯,很多。”

  杜茂洲给自己手下的“拾荒族”分工很细,他把他们分成金属组、塑料组、鞋底胶皮组、玻璃组、纸类包装组等等。杜茂洲先是把这些垃圾统一堆放,然后进行细分,垃圾经专人集中分类之后,再分开堆放,等凑足一车之后拉走。

  从垃圾的捡拾、回收、分类,形成了一条复杂的产业链,而杜茂洲则处在中间环节,“承上启下”,得利不菲。

  转型:进军垃圾产业

  由于垃圾堆里能捡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少,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成为杜茂洲发愁的根源。他认为,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分得越细,回收的厂家给的钱就越多,这就说明像玻璃、金属、塑料等可回收资源的价值可以进一步开发,在这时,他萌发了办塑料加工厂的想法。

  “垃圾有时候销不出去就积压起来,数量一大,就堆得像大山,所以只能自己办厂,不求别人了。”

  为办一个加工厂,他冒了很大风险,起码要花几十万,如果失败了,那么这几十万元便打了水漂。

  办工厂需要技术,由于他教过书,有一定的文化,为了学到技术,他全国到处跑,听说哪儿有先进经验,他便前去拜访,起码有跑了几十家。同时,为了让自己加工的产品打开销路,他带着公司里几个主要管理层,拿着产品,四处发名片。

  新闻链接

  垃圾大王背后有个专家作军师

  杜氏兄弟(杜茂洲及其弟杜茂献)是“垃圾大王”,他们背后还有一个“智囊”,这个智囊名字叫王惟平。

  王惟平是垃圾对策专家。1996年,王惟平开始利用双休日跟随杜氏兄弟捡垃圾、运垃圾、卖垃圾、加工垃圾,为了拿到可靠的分类调查报告和相关数据,他甚至身着乞丐服,吃苍蝇饭。

  9个月后,他在自己调查分析报告上写道:“外地人进京捡垃圾谋生大体始于80年代末,如今已发展到8.2万多人。其中,四川人(最早进京)约4.6万人,河南人约1.7万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地区的人。从专业分工角度,8.2万人中有3.1万人是蹬三轮车沿街收购废品的,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为1.5万元;从宾馆饭店收泔水和商场收废品的人约为2万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蹲守垃圾楼(北京已建成762座垃圾楼)或扒居民楼垃圾道捡垃圾的人约2.1万人,人均年也在收入1万元以上;散布在城乡结合部,从事废品市场交易的人约1万人。”

  他调查报告最终的结论是:“拾荒大军是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理论可信可行可推广的实践者。”

  1999年初,他指导京城“垃圾大王”的杜氏兄弟成立公司,理由是“既然干着第四产业,就得正规化,消灭游击队,群龙有首才便于管理”。

  新闻纵深

  拾荒族每年为北京节支2亿

  当然,身为国家政府官员与垃圾对策专家的王惟平,他必须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年“消掉”150万吨垃圾

  “北京一年产生的垃圾大约是400多万吨。他们的功绩在哪儿?按收运、转移和处理1吨垃圾,要花掉财政150多块钱推算,北京市一年要为处理垃圾花去七个亿左右,这还不包括如买垃圾车、修建垃圾厂、油钱、工人薪水等固定投资。”

  这就是王惟平关于在利益方面的考虑。他认为,在杜茂洲等人的带领下,每年可以减少逾150万吨的垃圾量与政府对垃圾处理2.1亿多元的费用支出。同时,还能节约资源,解决就业。

  拾荒族有江湖规矩

  拾荒族的弊端则是治安、卫生防疫、在垃圾运输、交易、加工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污染等诸多社会问题。

  “拾荒族”也有自己的“江湖”,随着捡垃圾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体,为了抢夺地盘,他们彼此不惜拿刀动枪地进行街头斗殴。同时,垃圾含金量越来越少又导致“拾荒族”们拾不着就偷,偷不着就抢,甚至连国家的污水井盖、光线电缆都偷,给城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按照自己的规划,面对这个庞大的“拾荒族”,如何进行“兴利除弊”是王惟平一直思考的问题,对此,他一共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建立拾荒组织(公司);第二,成立行业协会;第三,进行国家立法。而成立拾荒组织或公司只是他“兴利除弊”的第一个步骤,目前正在步入成立行业协会的阶段。本组稿件据财经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