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成都市树有望选为国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03:51 成都日报

  (实习记者杨甦 张鸣)成都的市树即将升级为中国的国树?昨日,记者从中国林学会获悉,在由国家林业局委托该会主办的中国国树评选公众投票活动中,成都市树银杏以获票95%以上的绝对优势压倒其它树种,几定成为未来的国树。

  公众投票95%给了银杏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连线位于北京的中国林学会。据该会工作人员介绍,这次评选活动从今年8月初开始,截至前日下午,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公众信函和网络投票共计180多万张,其中有170万张以上的选票投给了银杏,占到总票数的95%以上!而包括水杉、国槐在内的其他树种总得票率甚至不到5%。林学会的工作人员归结为银杏独特的民族代表性——“它是众多参选树种中历史最为久远、生命力最为旺盛的,能从一种侧面反映出华夏民族悠远醇厚的历史底蕴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据介绍,目前投票工作已经截止,中国林学会已将此次投票结果上报国家林业局,并提出将银杏定为我国国树的建议。

  有了荣誉更要加强保护

  就此,成都市林业局副局长叶浪认为,“当选国树自然是件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一味地拿银杏来说事,盲目乐观、自以为是。”叶浪告诉记者,虽然一直都是国家保护树种,但公众对银杏的重视程度似乎还略显不足,在一些地方银杏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生长环境,“如果大家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持续冷漠,即便是‘国树’,也可能面临尴尬局面……”叶浪还表示,如果真能顺利当选,肯定会考虑加强对“国树”的管理和保护力度,以保证“银杏之都”的对外形象。四川省社科院的林老师也认为,面对如此殊荣时,公众应该将心态放平,不宜骄傲自满。

  市民声音

  “树牌”为标 “树德”为本

  市树银杏即将升级为国字号,这也是时下广大市民所关心的话题。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大多数市民听闻此结果后都很高兴,他们认为这既是对银杏本身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成都形象的一种激励,“有一流的树就该有一流的城,我们也应该顺应潮流,把成都的对外形象推上一个档次!”市民们认为,“树牌”固然重要,但如何“树德树人”,才是一座文明城市寻求发展的长远之计。

  声音一:有助于提升成都形象

  52岁的王芳平日就喜好花草,听说银杏极有可能成为国树,王大姐十分兴奋。“银杏是成都的市树,如果能当选国树,肯定有助于提升成都的形象。”

  王大姐说,“这回要是市树变国树,作为成都人,我们当然会感到骄傲。今后要是走出去,一说到我们的故乡是‘国树之乡’,那种感觉肯定很‘提劲’!”

  声音二: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根本

  退休教师张岚说:“这次如能当选,对于成都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如何借此带动整个城市形象的提升,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张老师认为,国树的“名牌”固然光荣,但城市的整体形象还是要靠公民的素质来提升,“只有公民道德素质得到提高,才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长远之计。”

  声音三:如果评上更要加强宣传

  作为成都的象征,银杏的名气自然不小,但如果走出城门,这张“名片”是否还能通用呢?记者随机采访了火车北站的一些外地游客,河北商人张涛时常出入成都,但“来成都这么久,从没听说过成都有市树,也没见过类似的宣传。”在记者的一番解释后,张涛表示:“如果真的评选上了,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让更多人了解国树、了解成都,这都是有利于城市形象推广的头等大事。”

  新闻资料

  市树银杏

  银杏树是成都地区的珍贵古树。银杏,古称“鸭脚”,亦称“白果”“公孙树”,属银杏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是全球中最古老的树种,曾和恐龙共呼吸。在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出现,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毁于一旦,残留的遗体成了化石。只有在我国的四川、云南等少数省份还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绵延至今,现在日本、朝鲜和欧美的所有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所以?熏银杏是一种全球最老的孑遗植物,人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银杏的叶、果可入药,果还可作补品食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983年5月26日,成都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全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熏正式命名银杏树为成都市市树。据调查,市区现存银杏古树600多株,数提督街市房产公司院内一株最大,树径157厘米,树龄达500余年。郊县园林亦多有古银杏。都江堰市青城山有一株古银杏,相传是汉代张天师亲手栽培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来源:成都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