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工作实质一般“官衔”奇大 高帽职衔奖励当慎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08:17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任宝华

  上周,记者前往汉口一家不足30人的公司采访时,发现该公司顶着“总监”、“经理”、“主管”职位的员工,居然有14人之多。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这种在一家公司里“官”比“兵”的人数甚至还要多的情况,并非个例。

  昨日,记者见到冯凯时,他刚从一家8月底才应聘进去的公司辞职。谈起此次“闪电辞职”,冯凯有点哭笑不得:“我当时应聘的是技术部部门主管,当时也是图这个管理职位才去的,可等到上班以后才知道,和我一样叫‘主管’的,还有两个呢!工作性质和一般职员没什么区别,老总居然还美其名曰‘职衔激励’。”冯凯告诉记者,这明显是职位和职责不相符,即使是顶着个“主管”的高帽子,也没多大实际意义,索性辞职不干了。

  同冯凯一样,在汉口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李萍,也遇上了这种被她称为“莫名其妙”的情况。去年7月,22岁的她进入该公司时,老总就许诺:“公司会给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果然,今年4月,她就“升任”为“部门主管”,9月初,原“部门副经理”辞职,李萍取而代之。升得这么快,李萍本该高兴才是,可她却苦笑道:“名号是升上去了,可我的工作性质,和原来相比没啥变化呀。”

  采访中,不少遭遇此类情况的职员表示,公司不过是奖给了他们一顶“高帽子”,刚戴上帽子的时候,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可当这些职位太容易得到,而工作实质又没有太大变化时,这种吸引力就逐渐消失了。

  对此,一些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职衔奖励,是激励员工上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如果员工很容易就可以得到职衔奖励,一旦薪酬产生边际效益递减的效应,他们会觉得公司已经失去吸引力,因为他们在此已无追求的目标。因此,职衔奖励当谨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