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文化之旅助推崂山“纵深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6:37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崂山素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于世,瑰丽的山海奇观和奇特的自然景物构成了独特的游览内容。十一黄金周前,记者在采访崂山康成书院等人文景观时却了解到,如今的崂山风景区,已完成了从纯自然景观到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紧密结合的过渡,步入崂山的游客在品味山海奇观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次精湛的传统文化之旅。

  绕过太清宫向上,行至崂山南麓,只见古树名木掩映中一白墙黑瓦、方方正正的院
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所书“崂山康成书院”六个遒劲、飘逸的大字赫然进入眼帘。

  崂山康成书院前身为东汉大经学家郑玄在崂山北麓创立的康成书院。2001年,按照以高等学府为依托搞好书院建设的新思路,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山东大学共同恢复康成书院,并迁址于崂山南麓、太清宫东侧,更名为“崂山康成书院”。书院以山东大学为依托,在完善自身功能、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吸纳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多领域、高层次的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各种以发掘崂山文化内涵为主旨的学术活动也在此展开。其中,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华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项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给崂山康成书院文化底蕴的沉淀抹上了浓厚的一笔重彩。

  除了崂山康成书院,崂山文化之旅还反映在整个景区的一山一石。这里不仅有6500万年前巨大的生物聚生地,还有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写下的“海上名山第一”,以及易学大师刘大钧写下的“鳌崂独壮哉,海抱神山山抱海”等诗句,而历代文人墨客、僧侣道士的吟咏更不胜枚举。

  走进崂山北九水,雾气、山气使人如在画中游,而随处可见的文气又让人在心底深处受到文化底蕴的洗礼和陶冶。内九水依景构建了18个寓意深刻的水潭,大小不一、深浅不等,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与山水灵秀完美的结合。而华严寺,这个2002年由中国众多宗教学者、专家参与全面开工的浩大工程,也用华藏世界山门、法显雕塑、华严寺、莲花路等“七处九会”的景点设置,展现了华严思想的宏大奇伟。还有2003年年底竣工,斥资1.6亿元建成的巨峰游览区,整个景区建设都遵循了著名专家学者的文化理念设计,将“大道之源”、“众经之首”的《易经》与巨峰的神奇结合在一起,以物化的形式加以表现,展示其阴阳哲学的魅力。

  除了山、海的文化底蕴,崂山风景区内的各种文化著作也会让人充分领略崂山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

  为了进一步发掘崂山的文化内涵,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崂山文化研究会,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崂山文化的研究利用工作。从1999年年底开始筹备组建崂山旅游资源普查队、崂山森林植被普查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还编写了第一部崂山风景区名胜资源调查评价与保护研究报告。如今,《崂山文集》、《崂山志》、《崂山画册》以及《崂山植物志》、《走进崂山》导游词、《走进崂山》画册、《道教阐释》、《法显东渡浅议》、《崂山论文集》等共近100万字的著作,为游客加深对崂山文化的了解提供了珍贵的数据资料。

  本报记者李迅徐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