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石刻女书”掀起神秘盖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6:55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9月26日讯(记者段炼)永州市东安县惊现“石刻女书”的消息,经本报9月21日率先披露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之享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组织鉴定。9月24日,永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组织有关专家赴东安县芦洪市镇进行了考证。

  根据永州市社科联“女书”研究专家组初步考证,芦洪市镇发现的石刻绝非随意刻
画的符号,而是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女书。

  9月15日,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吕芳文和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副厅级研究员郭辉东在东安县考察时,于斩龙桥左侧上方第七级台阶角的一块石头上,发现了这一珍贵的“石刻女书”实物。

  专家考证,这方石刻采用的是永州比较常用、质地较好的青石材质,长43厘米,宽34厘米,厚27厘米,共5行约20个字。除一面经过打磨后刻有文字外,其余各面都未见加工痕迹,很不规则。专家认为,这方石刻有可能是摩崖石刻。由于岁月的侵蚀,石刻非常模糊,但专家们通过手指触摸和绘图,仍依稀可以辨认其中几个文字跟江永女书基本类同。它们分别是“东”、“分(婚)”、“笑”、“大”。

  专家组指出,石刻文字在构件等方面,与江永女书存在某些类同之处。一是从字体构件看,女书文字是由点、竖、斜、弧4种笔画先组成构件,进而组成文字的。简单的女书文字只有一个构件,复杂的女书文字有2至3个构件。女书文字构件组合,一般只有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而没有左右结构,更没有左中右结构。东安石刻的文字,与女书文字结构的特点基本一致。二是女书书写的形状呈长菱形,稍向左斜。石刻上的文字也呈长菱形,与女书形状神似。三是从行距字距看,石刻上文字与女书书写方式也比较接近。从石刻风化程度和文字多已漫漶不清的情形来看,并结合当地史志的有关记载,专家估计石刻的时间应为距今1000年左右的宋代。不过,这方石刻文字的功能,究竟是祭祀性的还是记事性的,目前尚难确定。

  专家组认为,东安县芦洪市镇“石刻女书”的文字与江永女书,都是极为特殊的文字,其流传范围至少包括现在的湘粤桂地区。这种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它应是一种十分久远的文字。这也可能表明,永州是中国早期文字的起源中心之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