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廊坊:又一大型经济适用住宅小区破土动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7日09:10 河北日报

  本报讯(记者解丽达、孙占稳)9月19日,廊坊市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金泰小区破土动工,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广大市民普遍希望金泰小区住宅的销售应该公开、公正、透明,让那些真正需要、又具有购买资格的市民买到房子,不要让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成为某些部门、个人谋求私利的手段,更不要让“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

  据介绍,金泰小区预计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6.
4万平方米。小区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共9栋住宅楼,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户型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左右,规划居住2900多户,2006年底竣工。整个小区2007年底全部建成。

  金泰小区的开工建设,在市民中引起广泛关注。19日晚,市民张勇从电视报道中了解到金泰小区开工的消息后,迅速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这几年廊坊市区的房价涨得很快,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年均涨三四百元,现在很多新开发小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售价已达2600元左右,“咱这工薪阶层正等着经济适用房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直机关工作人员认为,廊坊市2001年以后住宅价格迅速攀升,与经济适用房供应偏少有很大关系,“由于大家都买不到经济适用房,价格偏高的商品房才能卖得那么‘火’,很多小区还没竣工就卖光了”。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市房管局。有关人员介绍,廊坊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高峰期为1999年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量分别占商品住宅总量的43%和35.7%。从2002年起,建设数量逐年下降,2002年竣工面积10.2万平方米,2003年竣工面积6万平方米,2004年竣工面积只有1.5万平方米,分别占当年商品住宅总量的5%、3.2%和0.8%。而今年头7个月,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为零。

  “金桥小区新开发的高层经济适用住宅,现在还没有竣工,就已经有人在《消费广撤(当地的一份广告刊物)登出了转售信息,每平方米比当时售价高出好几百元。而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销售的。”市民周刚提起这事,就满脸愤怒,“政府应该好好查一查,到底是什么人买了这些经济适用房,然后倒手赚钱。应该有人为这件事承担责任,受到处理。”市民何成章说,经济适用房应该销售给最需要、又具有购买资格的市民,而不应该成为某些部门、个人谋求私利的手段和途径。

  “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必须公开、公正、透明,让广大市民监督。”采访中,很多市民认为,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的16件实事之一,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销售,关系着党委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它“不是一件小事情”。已退休的张师傅坦言,不该买的人买了经济适用房,“民心工程”就会变成“伤心工程”。

  “年初慰问困难群众,把全部贫困户的名单在《廊坊日报》上刊登,就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好办法。经济适用房购买者的情况,也应该在报纸上全部刊登出来,让老百姓进行监督。”市民周刚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公开、透明销售经济适用房,“那些想在其中谋求私利的部门、个人才没有空子可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