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九成企业不愿聘用刑释人员 怕失足者再犯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12:32 南方都市报

  关注失足者求职

  人物档案

  ●姓名:易先生 

  ●刑期及原因:分别以盗窃罪、非法集会罪、购买赃物坐牢三次,第三次后被“平反”,并获国家赔偿。

  ●求职经历:先后换过五六个工作,做过企业的企划经理、总经理助理以及总经理。

  ●求职感言:深圳给了我很多机会,并让我感受到了自由、尊严。

  ●求职困难:年纪大,没学历,又有3次坐牢经历,只能靠熟人介绍找工作。

  本报讯 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企业愿意接受吗?如果他们无法就业会怎样?记者采访发现,企业愿意接收失足人员的状况并不乐观,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不愿意聘用失足人员,有的企业即使愿意聘用,也不愿意张扬此事。据深圳市司法局基层处副处长谢伦伟介绍,九成企业都不愿聘用刑释解教人员。

  企业多对刑释人员说不

  “九成企业都不愿聘用刑释解教人员,怕他们再犯事。”面对记者,市司法局基层处副处长谢伦伟无奈地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一旦被列为安置帮教过渡基地,可以根据接收刑满释放人员的数量,相应减免部分税收。去年,沙河街道办某企业答应与市司法局合作,安置几名刑满释放人员。

  “好不容易做通了企业的工作,没想到,一听说其中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以前犯的是强奸罪,该企业老板立刻反悔了。”谢伦伟说,“这家企业基本上都是女员工,老板担心这个人会故态复萌。”

  失足人员回归社会,首先面对的就是一双双充满歧视、怀疑的眼睛。不仅私人企业紧闭大门,国有大公司也坚决说“不”。

  生活无着易再度失足

  昨日,在本报的短信报料平台上,有失足人员发来短信说,已经几个月找不到工作,非常担心把持不住自己,重蹈覆辙。据中华失足者热线网站负责人王金云说,这几乎是失足人员要面对的一个共性问题。对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来说,他们每天在社会上飘荡,尤其是在没有生活来源的情况下,从客观和主观的角度看,他们都很难坚决拒绝再“犯事”,这也是很多刑释人员一再“进宫”的原因之一。

  王金云也提到,如果刑释人员的年龄在30多岁,有了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好也有了家庭的,他们脱离原有圈子的能力就比较强,“因此,除了刑释人员自身意志坚强,社会各个方面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也对他们重新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企业反应

  害怕失足人员再犯事

  记者了解到,2003年,市司法局收到一份特殊的申请信。申请人谭××曾经是深圳机场集团公司正式员工,1996年,因贪污公款,被依法判刑三年,缓期执行。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缓刑人员可以回原单位工作,但是他却从此被单位拒之门外。 

  谢伦伟回忆说,司法局曾先后两次找到机场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协商,对方始终不肯接收。“机场的苦衷我们也理解。”这位负责人坦言,担心谭××回来后“再出什么事”。况且,面对众多求职者,“大学生都安排不过来,怎么会将工作机会留给他们?”

  可以接受但不能宣扬

  陈先生在网上看到招聘刑释人员的帖子后,主动给网站创办人王金云打电话,表示愿意接受失足人员。他说,虽然这些人曾经犯错误,但是社会总要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难道一个曾经犯过错的人一辈子就不给他机会?他说,能够帮助一个,是一个人。但是陈先生却不愿意透露自己企业的名称,也不希望企业接受失足员工的事情被更多的人知道。

  担心带坏其他员工

  另一名企业负责人何先生则明确表示不能接受失足员工。他说,深圳这个城市人口流动大,说得危险一点,部分年轻人利欲熏心,如果有曾经失足的人员来工作,最担心的是影响其他的员工,合伙起来搞事。

  失足案例

  坐牢三次 众叛亲离

  一袭白色唐装,梳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一副金边眼镜,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远远走来,易先生看起来既像一个儒商,又像一个大学教授,但在这副成功者外表下,却有着饱经沧桑的人生。

  年少无知 惹下大祸

  易先生从小是个神童式的人物,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王”。16岁时,他入伍来到西藏昌都军营,做了一名通讯员。这期间,他入了团,还受了许多嘉奖。19岁时,他被分到军区门诊部做卫生员,后来成为军需仓库的保管员。但他一时利欲熏心,为了2万多元的物资,以盗窃罪坐牢5年。

  出狱后,他在成都因参加非法集会,“二进宫”被关了8个月。1998年,因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购进的货物中有赃物,他第三次进了班房,不过这次只坐了38天,因为缺乏证据,他很快就被放了。2000年,为这事,国家还给他“平反”了,给了国家赔偿。

  父母兄弟 断绝关系

  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因为他的历史污点,羞于与他为伍,逐渐减少了联系,直到断绝了所有关系。易先生说,自己的大哥为了能顺利入党、升职,从来不公开承认这个弟弟。

  48岁时,他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南下广州打工,2001年来到深圳。年纪大了,加上没有学历,又有3次坐牢的经历,他只能靠熟人介绍找工作,因为他知识渊博,对历史、哲学有独到见解,加上几十年的经商经验,他先后换过五六个工作,曾做过企业的企划经理、总经理助理以及总经理。目前,他在一家咨询公司做企业管理咨询。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隐瞒过去的前提之下。

  从离开家乡那一刻起,易先生就决心与自己的历史告别,因为离开那个地方,就不会有谁知道他的过去了。他喜欢深圳,他说,在这个城市里,感觉呼吸特别自由,没有侮辱,没有歧视,还给了他很多机会。

  对家庭影响

  找不到工作 动手打母亲

  “我的这个哥哥,我们一家人都头疼死了。”昨日,一位朱小姐拨通本报热线电话讲述她哥哥的故事。今年37岁的哥哥在十来岁的时候,就因为伤害罪成为少年犯。出狱后,哥哥就对家人怀有一种极大的怨恨。由于很早就进监狱,哥哥没有什么技能,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无法支持他做事情,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之后,哥哥再次因为伤害罪进入监狱,2002年才出狱。此后,哥哥和家人更疏远了,虽然住在一个家庭,可是哥哥几乎不跟父母说话,家人也都帮着他找工作,可是他根本不愿意去做。就在不久前,哥哥还因为母亲的几句唠叨,对老母亲大打出手。说到哥哥的前途,朱小姐觉得很悲观,她很担心,现在才37岁的哥哥,下半生该怎么走下去。

  本报记者 刘晓燕 朱倩 元元 樊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