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姓郎姓市民要改姓 谐音姓名常被当笑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4:50 辽沈晚报 | |||||||||
本报讯 首席记者王志东报道 “我姓缑(音gou),但是买东西开发票时,常常被人写成姓‘狗’!” “就因为我姓郎,上学期间班里的女同学都不敢叫我,谁叫大家就取笑谁。” 姓氏未进入前一百个大姓的沈阳两位先生,决定将让他们尴尬了30多年的姓氏改过来
38岁的缑先生说,“我都不敢告诉你我的名字,沈阳叫这个姓的不会超过50人。”缑先生从事销售领导工作,他说大小自己也算是白领,经常出入酒店宾馆,登记时工作人员一听他的姓都捂着嘴笑。遇到客户介绍时,一句“这是我们缑经理”,让双方都尴尬。 缑先生说,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8岁的孩子哭着央求“爸爸,咱改个姓吧!”因为在学校里有同学见面后干脆什么也不说,只学狗的“嗷嗷”叫声。 郎先生则认为他姓氏有种凶狠的感觉,影响了自己的婚姻。他和缑先生一样说服家人和朋友决定换一个可避开那些不快的姓氏。 缑先生查过史书记载,他的姓起源于西周。那时,有卿、士大夫因功受封于缑邑(今河南省境内),他的子孙就用原来封邑的名称“缑”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据沈阳户政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通过电话咨询的改姓者,姓“苟”的比较多,他们希望恢复1000多年前的祖姓。因为五代十国时期,有个皇帝叫石敬瑭,朝中有个大臣姓敬,为避名讳,皇帝下令把“敬”姓的文字去掉,于是才改为姓“苟”。 市户政处一名窗口工作人员说,我国户籍管理中对改姓有严格的规定,只有两种情况允许改姓,一是新生儿出生后改姓父姓或母姓,二是父母离异后孩子需要改姓、孩子找到亲生父母后要求改姓等。 省公安厅户政科有关人士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全省姓苟或姓缑的姓居民有几百人,而“郎”姓的居民有数千人。如果都要改姓,势必会给公共资源带来不小的负担。他说,因为一个名字的更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牵涉方方面面,是社会上处理血统、婚姻、法律、财产继承等问题时所要考虑的一个基本依据,对于18岁以上的居民一般情况下在改姓方面实行严格控制。他同时表示,希望出台一部“姓名法”或是“户籍法”。 辽宁社科院社会心理研究所主任张思宁不赞成改名的做法。“姓里有传统有文化,在古代是被顶礼膜拜的,它记录着祖先的痕迹和历史。无论如何不该割舍。” 民俗专家齐守成表示,“郎”姓其始祖出自春秋鲁国,是曾经“制礼作乐”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贡献的周公后裔。姓氏的最基本功能是区分血统、辨别婚姻,避免因同姓结婚,保证人口质量,姓什么不影响前途和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