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建筑风水”班引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5:2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徐虹实习生岳川

  9月初,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欲与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合办“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消息发布以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争议。谁知临近10月开班日期,“风水”突变,举办者临时宣布,“风水班”不在南京举办了,而延期到10月中旬改在北京举办一嘲易经文化研讨会”。

  “风水”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有学者指出,汉代以后,风水理论被加入生辰八字、命理等内容,还发展了阴宅风水,迷信成分进一步加大。“风水班”事件之前,国内学术界已就将“风水”引入建筑理论展开激烈争论。一些人认为,“建筑风水”学说并非迷信,因其在历史上对中国古建筑有重大影响;更多的人则认为,“风水”本身就是一种迷信,将其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华丽外衣引入建筑学是一种伪科学,本身就是一些人的商业炒作。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志华甚至严厉批评炒作“风水”概念,认为这会妨碍真正的科学,混淆研究的方向,还会使一些骗子大发其财。

  日前,记者走访了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设有建筑学科的省内高校,了解到,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开设的“中国建筑史”、“中国民居”等课程,对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说有相应的介绍。

  对此,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主任、曾留学法国并取得城市与建筑环境学硕士的张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应该将传统建筑文化的合理成分与“迷信风水”分开。

  张鲲说,中国传统的建筑环境观以回归自然、和谐居住为宗旨,如建筑选址上的背山面水,坐北朝南,获得较好的微气候条件和环境舒适感;西方的建筑理念则从解析环境要素入手,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去调整、改善日常工作、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比如研究室内外环境中声光热的特征,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机械设备达到目的。二者都有希望改善人居环境舒适度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西方倾向于用科学技术手段营造舒适的人工环境,而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更侧重于运用自然的环境要素与人的生活空间环境相结合。二者可以相互补充。

  对选修“城市与建筑环境学”课程的研究生,张鲲有严格要求,首先要理解中国建筑历史、古代哲学及文化心理学、中国古建筑美学等,其次必须把握现代建筑信息技术、跨学科建筑理念与生态建筑技术策略,否则会出现把传统建筑与“迷信风水”混淆的现象。

  谈及“建筑风水文化”班以及目前“风水”引发的争论,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均认为,目前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需要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合理成分,而在于是否需要引入“风水”这一概念。

  眼下风水先生摇身变成“地理顾问”、“风水顾问”而大行其市。他们把初步拟定的案名笔画数或开盘时间与项目的老板、操盘手的生辰八字对照掐算,用罗盘为办公室选方位,为家具摆放确定方位,测算项目案名和开盘时间是否吉利等等,获利颇丰。一般情况下,“地理顾问”的实地勘测报价为每平方米100元,上海浦东一座著名建筑,付出的“咨询”费用竟达5000万元。正是巨大的商业利益将传统建筑文化推向“迷信风水”深渊。据说这是目前“国内最高的一笔风水咨询费用”。不少专家和媒体就认为,从此而言,这样的日进斗金而不费吹灰之力,“风水”为什么会热起来也就不言而喻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