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不堪忍受长期孤独 七旬老人吃下安眠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0:12 大众网-鲁中晨报

  本报淄川10月8日讯(记者 孙玲玲 通讯员 包慧敏)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淄川一老人却因为不堪忍受孤独服下安眠药,幸被及时发现,经过医院积极抢救,老人已脱离生命危险。

  昨天19:00许,淄川区一小区内,忙碌一天的赵某来到父亲住的屋子时,发现父亲好像在熟睡。他招呼父亲吃饭,父亲没有回答,拍拍父亲的肩膀也没有反应。赵某突然发现老人身边放着一个安眠药的空瓶,他立即拨打了120,把父亲送到淄川区医院。因为抢救及时
,老人重新醒来。醒来后老人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们每天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和我说话,虽说吃穿不愁,可我觉得已经是个多余的人了,拖累孩子,不如死了算了,也给孩子们减轻负担。”

  据邻居李婆婆介绍,赵老汉今年70多岁,老伴去世多年了,老人一直过着独居生活。今年春节前夕,老人患上病,病情本不严重,两个儿子也曾多次要他去医院检查,可老人就是执意不去,导致病情越来越重。老人的两个儿子很孝顺,经常给老人送来鸡汤、鱼肉等好吃的。赵老汉曾多次对邻居们说:“我是该‘老’的人了,儿子们整天都忙,我不能长期拖累他们。”言语中流露出轻生念头,但大家都以为他是随便说说。

  “以后,我们一定多陪陪您。”这次老人被救过来后,两个儿子表示以后不管多忙,一定要抽时间多陪陪老父亲。

  记者感言:

  “常回家看看……”曾让多少老人重新有了笑脸。作为儿女,除了每月给父母一定的物质赡养、除了过年过节才“常回家看看”以外,如何排遣他们晚年生活的孤独?你有没有想过一家人同住一屋的其乐融融?你有没有意识到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据有关统计,孤独已成为老人致命杀手。

  我国已提前进入老年化时代,相关部门应该对老人心理问题引起足够重视。遗憾的是,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却远不及对青少年的关注。子女繁忙,缺乏交流,老人心里话一般都没有机会说,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积累。一旦心病过重,老人便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便寻求自杀来解脱。

  让我们做子女的多陪陪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儿孙的孝敬。让我们的社会多给老人们提供一些支点,让他们力所能及地承担一些必要的社会及家庭责任和义务,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去感受家庭或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心中的积虑能时刻得到释放,能找到倾诉对象。当然,我们更希望老人们保持乐观精神,珍惜亲情和友情,培养一些诸如画画、下棋、养鱼等生活情趣,自己找乐,愉快生活。

  (A15)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