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16公里高原行走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0:34 云南日报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

  海拔5100米、16公里、4个小时——我经历了个人经历中最艰难、最漫长的行走。

  科考队要考察普若岗日的火山岩,4日上午10时从龙尾错营地出发,经过2个小时车程,来到了令戈错湖边东北方向的小山冈上。

  3日科考队探路工作很不成功,为了把越野车开到山冈对面山坡上的火山岩石密集区,5辆越野车先后有4辆陷进了沼泽,并且救援非常吃力,所以今天就让越野车停在了小山冈上。队长丁林查看了一下地图,估计往返火山岩石区的距离有16公里,就决定大家徒步走过一片开阔的谷地,采集火山岩样本。

  队员们在小山冈简单吃了中午饭就向火山岩区出发了。我想,今天火山岩区肯定有所发现,而且在路上有可能会有藏羚羊、野牦牛这些野生动物出现。我毫不犹豫就背上了装着两个专业镜头的10多公斤的大摄影包,跟着队员们动身了。

  在海拔5100多米的高原上,背着这些行装要消耗极大的体力。没有在高原上跋涉过的我并没有在意。谁知道走过一段时间后,就感觉背着千斤重担。

  艰苦的“高原行军”开始了。一个大下坡从山冈上走下来,顺风顺水。没过多久,2公里走下来,一点没有感觉累。脚下沙地软软的,一束束红景天盘踞在沙土上。不时低下头拣一块漂亮的小石头,红的、黄的、黑的,真是大自然造物的结晶。抬头看,蓝天、白云、远处的普若岗日雪山、蓝蓝的令戈错湖水,好风景,欣赏着走!

  眼前好风景,脚下艰难路。不好,“扑哧”一脚踩进了泥沼,拔脚出来,烂泥已经没过了脚面。紧盯着路,小心翼翼地绕过泥潭。“这里的地势低洼,雨雪和冰川融水淤积在此,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沼泽地,陷下去可不得了。”走在身边的科考队员说。

  一二公里走得轻轻松松;三四公里喘着粗气迈步艰难;五六公里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泥沼是前行的困难之一,流过洼地的三条小河也是“拦路虎”。前两条河已经基本干涸,只有涓涓细流。我奋力一跃,虽然背着摄影包,也能勉强通过。火山岩就在眼前不远的小山坡上了,只要渡过面前的河流,再走半公里的盐碱滩就到了。

  面对3米宽的河,怎么办?不能退呀。左转转、右转转,沿着河岸找到最窄的地方。队员们有的跳过去,有的脱鞋袜趟过去。我干脆就一跃而过。结果可想而知,冰凉的河水灌到了鞋里,全湿了。

  终于到了目的地,满山坡的黑色火山岩,科考队员们开始寻找远古的信息。GPS定位测量位置、高程;用地质锤敲敲打打,采取火山岩样……。40分钟的采样工作完毕,返回小山冈的路更加艰险。

  刚刚往回返,摄影包就压得我举步维艰。这是海拔5100米的高原,空气中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二分之一。头晕、腿软的缺氧反应开始出现。“我帮你背包吧!”队员高琦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卸下了重担,即使走路也并不轻松,渡河、过沼泽、陷沙滩……,还要面对重重“陷阱”。这时候的我已经全然没有看风景的心情和体力了,连抬头看路都没力气,低头看着双脚一步一步向前挪动。

  乌云在不远的普若岗日冰川上空汇聚。不一会儿,起风了。顶风、上坡的路更难走。高原的风很硬,吹在脸上仿佛刀割。没有阳光的照射,身上冷冰冰的。

  把身子侧卧在沙土地上休息一会儿吧!但又不敢歇得时间太长。听队员们说,在高海拔的冰冷土地上躺着,时间长了,很容易受凉生病。可看着原先出发的小山冈,飘渺而遥远,只是一个不可及的小尖尖。在空旷苍茫的高原上行走,真是一种煎熬。我不想再走了。

  “赶快走吧!低头看脚下,只要迈步就行。”高琦站起身催促着。我们鼓起勇气,趟过了最后一条河,相互搀扶着向终点走去。

  越野车开下小山冈,来到坡下救援了。队长丁林用他宽厚的肩膀架起了已经瘫软的我,向车子走去。

  “路只要走,就有尽头,坚持下来就是汉子!”队长丁林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