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这个儿子命最苦 大家多多照顾他 铜牛作者联系本报唏嘘不已说铜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2:14 都市快报

  “牛气冲天”原本是放在证券公司门口的一头大铜牛,因抵了饭钱,曾经被关在日日兴饭店后院。饭店老板觉得没用处,卖给了嘉兴凤桥镇卖家电的陆小宏。现在,“牛气冲天”关在了堆放家电的小仓库里。(详见都市快报8月26日第6版,8月31日第6版,10月9日第5版)

  “牛气冲天”的故事见报后,读者对铜牛很怜爱,雕塑铜牛的作者更是心痛。

  昨天早上9点,雕塑铜牛的作者之一陈瑞祥来电说:“当时,我们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才把这个铜牛做好。做这个铜牛的模子现在还在三墩一家工厂放着。”

  约见到59岁的陈瑞祥,是下午3点。记者还意外地见到了另一位作者宋金生。他们的名字记者见过,在铜牛底盘上刻着,印象深刻。

  这个“儿子”命最苦

  下午3点,记者和两位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老艺术家,一起去看4年前做“牛气冲天”的模子。

  宋金生、陈瑞祥,都是“牛气冲天”设计者傅维安的学生。傅维安是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做动物雕塑在国内名声显赫。

  “为了做这头牛,我们三个学生进行投标。证券公司的女老总很认真,我们画了奔牛,跑的牛,她都看不上。没办法,我们只能请出退休在家的傅老师。傅老师画了一头慢牛,女老总很喜欢。她说,我们中国的股市就是不能奔,要慢慢地,有力量地慢跑。”

  傅维安的设计成功了,三个学生开始埋头苦做。

  “2001年,我们用了三个月时间做这头牛。几乎每天都在做,一天最长做10个小时。那时感觉真累啊!6月完工后,我们都长舒一口气。”陈瑞祥回忆起当时做牛的日子,淡然一笑。

  宋金生把自己的作品都看成是“儿子”。他心疼被卖到嘉兴的“牛气冲天”,轻声念叨着:“这个‘儿子’命最苦”。

  又一个“牛气冲天”

  来到三墩一家雕塑工厂,远远的,记者看到院子角落里的另一个“牛气冲天”,惊讶地问:“不就是‘牛气冲天’吗?我昨天刚见过。”

  陈瑞祥笑着回答:“这就是当时做‘牛气冲天’的模子,用玻璃钢做的,外面涂上一层黑漆。一模一样吧1

  走近看,铜牛模子已经斑斑点点,很多黑漆脱落,露出白色的玻璃钢。右牛角有一圈裂缝,曾经被折断过。

  “好几年没看过它了,还真有点想念。第一次看到报纸写着,铜牛被抵了饭钱,关进一家饭店后院时,我赶紧去找那家饭店,但没找到。9月份,我又去找了一回,饭店是找到了,但铜牛已经被人买走。”宋金生摸着玻璃钢模子,像是见到了“牛气冲天”。

  他们一边摸着,一边比划着。

  “这头铜牛不是中国的牛,而是一头洋牛。它的牛角,是西班牙牛角。颈部肉自然下垂,条纹舒缓。身体肌肉紧张,凹凸分明。牛尾有折线,四个蹄子很大……

  “动物要看侧面,这头牛从侧面看脸部俊朗,整体形状有层次,很难做的。你再看,它的姿势像是在走上坡路,头侧微着,像在观察、聆听着,表情稳重又机灵……”

  他们就像是“母亲”,一夸起自己孩子就收不祝

  希望收藏的人能好好保养

  交通银行前面放着的鼎,也是陈瑞祥和宋金生的作品;浙江省石油公司门口的“奔牛”,是宋金生和傅维安老师一起完成的。做雕塑的人每次经过自己的作品,他们都会特意去看一眼。每次看到作品被摩挲得发亮,他们会开心得合不拢嘴。看到作品积满灰尘,无人照顾,他们便会觉得心酸。每一件雕塑品都是心血之作,却不能去照顾这些“儿子”,很遗憾。

  回来路上,宋金生嘱咐记者:“你一定要转告买铜牛的陆先生,希望他能好好照顾铜牛。最好,每天先给它用水冲洗一遍,然后用家具上光的蜡擦,这样,会越擦越亮,‘牛气冲天’也会更精神。”

  不过,他们也不怪那家证券公司,市场无情,世事变幻,谁也没有能力完全准确地去预知和把握它。

  这就是铜牛的故事。(记者李静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