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感觉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7:57 大众网-大众日报

  编者按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大学生失业现象已不再鲜见。一些大学毕业生,一方面肩负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厚望,一方面在城市屋檐下苦苦寻找“归宿”。他们为什么未能就业?他们对此有何感受?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并写出一组报道,从今天开始刊出。

  □记者武宗义报道

  本报济南讯“毕业一年多了,我只在今年春节回过一次家。我怕听见父母的叹息,更怕邻居们问起我的工作。为了找份工作,我一次次在不同的城市间奔波。多少次,站在异乡的街道上,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我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近日,面对记者,赵滨(化名)如是说。

  赵滨是省城一所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学的土木建筑专业。从去年毕业至今,他先是到德州老家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求职,后又陆续去了青岛、淄博等地,均未找到理想的工作。9月17日,他打通了记者留在某网站上的联系电话。坐在广场的石椅上,赵滨一脸的无奈。他说:“你不知道我现在压力有多大。我老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很差,上大学的学费都是亲戚朋友接济的,本想毕业后找份满意的工作把借款还上,可现在还要靠父母接济过日子……”9月28日,他给记者发来短信:“我还在家,‘十一’长假后再出来碰碰运气吧”。

  据了解,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眼下,像赵滨一样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已不在少数,并且呈越来越多之势。从1998年起,我国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眼下随着毕业生陆续走出校园,在下岗失业人员尚未充分就业和传统就业渠道萎缩的情况下,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有关数据表明,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左右,比去年增加近60万。有关人士分析,失业大学生将进一步增加。据介绍,所谓的大学生失业群体,客观地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首次考研失利,留在母校准备“来年再战”者;二是四处打工,频频跳槽,未充分就业者;三是毕业后一直未能就业者。

  “大学生长期不能就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有的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玻”采访中,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的孟海兰教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孟教授退休后一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因工作关系,接触了部分失业大学生。她说:“我接触的失业大学生,或者长期依靠父母接济,无奈成了‘啃老族’;或者长期不敢回老家,在外面四处游荡,靠同学或亲戚朋友资助生活,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有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郁闷一词常常脱口而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失业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