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作别西安最老的商城 城隍庙商场(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07:15 华商网-华商报
作别西安最老的商城 城隍庙商场(组图)
西安人熟知的城隍庙商场老脸面,随着西大街的改造一去不复返

  本报记者 黄晓林 摄
作别西安最老的商城 城隍庙商场(组图)
商场被拆,真有些留恋

  本报记者 苗波 摄
作别西安最老的商城 城隍庙商场(组图)
城隍庙商场的商品以“小、特、全”为特色,曾经扬名西北

  本报记者 衡国良 摄

  明清时,城隍庙附近逐渐形成繁华的市场,成为西北商业的交会点。城隍庙商场是西安乃至西北最古老的商场。今年十月,商场开始拆迁。

  对于西安人来讲,除了享誉海内外的古城墙、大雁塔、兵马俑等等这些名胜古迹,在钟鼓楼的正西方向的不远处,始终无法忘记一个同样具有标志性的古代建筑———城隍庙。

  公元2005年10月,时间的车轮在此碾过,历经六百余年的城隍庙要变样了。城隍庙商场开始拆迁了。

  城隍庙鼓乐声声保平安

  阳光很好的秋日午后,走进已成废墟的城隍庙商场,踩到厚重的青石板上,仿佛踏进了厚重而古旧的历史当中。

  巷道里,有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欢快地奔跑,有白发老人拄着拐棍悠闲地踱步,有商贩在恬静地等待买家的到来……一位白发老人,站在废墟里寻找着什么,走近才看清老人的手里已攥着几个“四季平安”的红牌牌。看到记者后,老人竟直言:“拆迁了,记者一拨拨地来,是该把咱西安的城隍庙好好地写写了。”

  老人姓姚,78岁高龄,在城隍庙西边的巷子住了一辈子,曾对城隍庙历史做过研究。他如数家珍地介绍:唐朝那会儿,薛仁贵东征凯旋后,皇帝赏赐给他的府邸在西安东门里,薛仁贵的墓就在附近。明洪武20年(1387年),被改建成西安城隍庙,当时统辖西北五省,所以被称为“都城隍庙”。到了1433年移建于现在的西大街。清雍正帝元年(1723年),城隍庙发了大火,朝廷派川陕总督年羹尧重修城隍庙。嘿,重修后的城隍庙呀,有文昌阁、有鼓乐声声的大戏楼、有五座牌坊门、还有道士居住的33宫,“一句话,规模宏大,嫽咋咧!”

  城隍庙内极静,只住有十余位道人。迎面一座牌楼已是色彩斑驳,戏楼上插立着数面绫罗彩旗,大殿格门上的木质浮雕,图案甚是精美。伫在院中,香炉青烟袅袅,仍可遥想当年鼓乐铿锵、人声鼎沸之胜景。

  庙里的道人介绍,在道教神仙信仰体系中,城隍信仰由来已久。民间的“城隍”信仰始于周秦,盛行于唐宋之后,一直沿袭至今。“城”指城墙,“隍”则指护城河,“城隍”的本来功能应是保护城市不受水火盗贼敌军的侵袭。所以,护卫城邦,扶正祛邪,成了城隍的主要职责。后来,城隍神在百姓心中逐渐成了护国安邦,剪凶除恶,调风和雨,管领亡魂诸事之神。西安城隍庙与当时北京、南京的城隍庙齐名,是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

  枕着叫卖声入梦 商场名震西北

  历史上,西安城隍庙一直是道教的道场,庙内道人精通各种乐器,尤以鼓乐最为著名。后来,城隍庙附近逐渐演变为一个繁华的商场,明清以来,城隍庙热闹非凡,游人香客信徒众多,香火旺盛……

  解放后,城隍庙大门内走廊及东西道院等被改为建华商场,专门经营各种小百货。庙门外建成两层商铺,又叫城隍庙市场,成为一处知名小商品市场。那里可是针头线脑、家什物件样样齐全,小到绣花针、大到牲口笼套应有尽有。

  一位老人介绍,当时商场里的丝线可以抽出来卖,针可以一根根地买,“在那时候不说‘一根针’,都说‘一苗针’,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文革中,城隍庙商场遭受过火灾,所以城隍庙商场中间被改造成水泥路面,留作消防通道用。为了保护历史文物,西安市政府2003年3月撤销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将城隍庙正式移交给西安市道教协会。

  有着“老城隍”美称的胡景海老人讲,清朝初期,这里自发成为西北商业的交会点,四方客商纷纷在此经商、搭棚子、建商房,很快就使这里成为人头攒动、交易繁忙的“城中城”,成为西安乃至西北最古老的商场。西北五省的商家都到这里来进货,民间有“城隍庙里有货山,不到城隍庙货物办不齐”的说法。1956年,城隍庙加工厂造出西安市第一只灯泡;有一年腊月间,加工厂造出30万盏灯笼,把西安彻底照亮了……

  记者请胡景海老人用一句话来概括交易的兴盛。静想几分钟后,老人一字一句地说:“我年轻时,有外省商家夸西安城隍庙是‘大西北的钱袋袋’。”

  围住记者,老人们争着说商场的好处:夜里睡觉,有时还能听到夜市的交易声;白天出门,抬抬脚就能把家里缺的小物什添置了;干活累了,到商场里听南腔北调长见识……

  城隍庙商场留在记忆中

  年逾五旬的韩先生从小就在城隍庙旁长大,讲起幼时的趣事,他能道出来一箩筐。

  文革前的城隍庙商场前竖着一座六柱五开间的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叠,气势非凡,牌坊之下,有铁狮一对,威猛无比,牌坊南北侧各有六根大柱子支撑。由于年月已久,历经风霜的牌坊牌匾上的底色已呈土黄色,上面写有四个黑色大字“都城隍庙”,在文革时期“破四旧”被红卫兵破坏了。牌坊下面常年很热闹,有许多捏面人、吹糖人和卖糖葫芦、卖甑糕、卖馄饨等各种风味小吃的商贩。牌坊前还常常有美院的学生远远地坐着写生……

  牌坊后面是一个小广场,最具特色的是广场西边有辆卖水车。因当时西安市除了西门瓮城和甜水井的水是甜的外,其他地方的水都有苦涩味,方圆数里的居民都到这儿买水吃,一分钱一桶凉水,两分钱一“电壶”热水……

  站在城隍庙文昌阁下,似乎还可以触摸到历史的余温:1980年,城隍庙百货经销部成立,1983年,城隍庙商场翻新;1998年,城隍庙商场改制……现在,城隍庙商场已不见了。在这些白发市民心目中,它是最灿烂、最温暖的记忆。本报记者 黄晓林 章学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