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小村庄里的“秀才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9:11 桂龙新闻网-南宁日报

  □ 黄俊生

  南疆边陲的宁明县桐棉乡那旭村浦峙屯,“土里刨食”、地道忠厚的农民黄恒彪夫妇重视让子孙后代受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高考以来,他家先后就有6人考上了大学,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户”。

  黄恒彪家住在山旮旯里,这里山水秀丽,环境清幽。黄大伯父母解放前是贫苦农民,斗大的字不识一个。黄大伯夫妻俩少年儿童时期正处于抗日解放战争年代,加上这里交通不便,家庭贫困,两人都没机会上学。没有文化,给他俩生活带来不少的不便:上街出外,公共厕所男女分不出,不敢入内,生怕被人指责。买卖东西,需要付多少钱,找补零钱都请别人帮着算;亲戚朋友来信,黄大伯得翻山越岭到村外请有文化的人帮读,种田种菜收成往往不如有文化的人,夫妻俩尝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更使他们难堪的是,有一次用布票到粮所买米弄出了笑话。面对种种没文化的尴尬,黄大伯夫妇决心好好地培养自己的子孙后代,让他们成才,为家争气。

  上世纪70年代,黄大伯家上有父母,下有众多子女,一家人靠两个劳动力挣工分,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俩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都有出息,再困难也得送孩子上学。为了供给子女入学费用,他们夫妻俩节衣缩食,并经常在生产队集体收工后,去山林里砍挖药材或种瓜种豆出售换钱。浦峙屯与越南依山傍水,这里山林茂盛,遍地都是奇花异草,山上野蜜蜂较多,黄大伯就利用闲时上山,做蜂箱诱蜂入内筑巢产蜂蜜,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供子女上学。改革开放后,黄大伯夫妇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决定把生产队划给的荒山种上八角、桐棉松。如今他家拥有八角树、松木已达1千多亩。有了经济基础,子孙上学费用不用愁了。黄大伯家庭富裕后,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学习更用功了。

  黄大伯夫妇虽然没有文化,但对子女要求严格,经常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他们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德、智、体是否全面发展,成绩一旦不尽人意,他就鼓励子女们要加倍努力。村内外一旦有人考上大学,黄大伯总是前去拜访取经,探讨别人成功的奥秘,与那些考上大学学子的家长探讨如何管教孩子,他时时叮嘱自家的孩子,世上无难事,刻苦功必成。在黄大伯的正确引导下,他家里的儿子、媳妇、子孙个个都很争气,也为黄家争了光。1982年,小儿子老四黄运松第一个考上了南宁师专,后再到广西师范大学深造,毕业后到海渊中学任教,还当上了学校领导。不久,四儿媳妇也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毕业后,也在海渊中学任教,成为黄大伯家第二名大学本科生。2001年,黄大伯长子黄龙生的大女儿黄佩清在南宁教育学院毕业,现在宁明一中任教,2003年、2004年黄大伯三子周运飞(随母姓)的大女儿周佩娥、二女儿周佩兰分别考上了广西师范学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成为黄大伯家第四位、第五位本科生。2004年,黄大伯次子黄农生的长子黄毅灵考上广西体育专科学校,成为黄大伯家的第六位大学生。

  黄大伯已七十有三,老俩口身子还特别硬朗,他们看着有出息的满堂子孙,脸上总露出幸福的笑容。

  责编:谢寿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