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姐弟三人辗转万里苦寻七旬哑母(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5:5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姐弟三人辗转万里苦寻七旬哑母(附图)
 张素清手持“寻人启事”站在路边,向众多游客求助
 
  本报新乡讯为了寻找走失近三年的母亲,新乡市的张素清姐弟三人在众多媒体上刊登了寻人启事,印发了5万份传单,还带着干粮和行李走访了几十个县市,行程上万里。“不找到俺那苦命的妈,俺姐弟三个心里就难以安生。”张素清眼含热泪对记者说。

  聋哑老人莫名失踪

  10月16日中午时分,在辉县市八里沟风景区门口,张素清手持“寻人启事”站在路边,向众多游客求助。48岁的张素清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朱兰英,今年70岁出头,1.5米高,驼背
,鼻梁上有个“肉瘊”,是个不识字的聋哑人。

  张素清说,母亲朱兰英早年从外地来到新乡,被政府所办的幸福院(即现在的福利院)收留。1956年春天,在热心人的撮合下,朱兰英与另一个来自外地的残疾男子结为夫妻。后来就有了张素清和她的两个弟弟张青海、张海青。当时一家人虽生活贫寒,却和睦相处,朱兰英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把家里收拾得清清爽爽。1983年张素清的父亲病逝后,自小就知道孝敬母亲的姐弟三人,都争着接母亲到自家去住。

  2002年11月,张素清的大弟弟张青海搬了新家,就将母亲从姐姐家接来同住。11月18日上午9时,朱兰英老人到离家十几米远的公厕上厕所,谁知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张素清等人一直找到半夜,也没见人影儿。对着迎面飘来的雪花,张素清放声大哭:这样一个又聋又哑且不识字的老太太,她会去哪儿呢?

  为找母亲两次受骗

  第二天,张素清让弟弟去当地电视台发布寻人启事,自己去打印传单,然后在市区各处张贴。后来他们又在焦作、鹤壁、安阳和十几个县(市)的电视台发布了寻人启事。

  母亲走失后,张素清和两个弟弟停下了各自的生意,踏上了漫漫寻母之路。为了寻找方便,张青海买了一辆客货两用车,车上载着自行车、铺盖和大喇叭。每到一个地方,张青海一边散发寻人启事,一边手持喇叭请求大家帮助寻找母亲。

  每得到一个线索,张素清都激动不已地立即前去落实。2002年12月,一个郑州人打来电话,说一个开饭店的老板收留了张素清的母亲,但饭店老板索要4000元信息费。这个人让张素清先把钱汇到指定账户上,再带她去见人。虽然将信将疑,但因为思母心切,张素清还是带着钱赶到郑州。在约定见面的地方等了一上午,最终张素清也没等到那个打电话的人。

  两天后,洛阳的一个人打来电话,说他知道张素清的母亲在哪里,同时要求张素清先给他交200元电话费。张素清委托洛阳的一个熟人给那个人交了电话费,但此后这个人就再也不接她的电话了。

  苦寻三年痴心不改

  两次受骗后,张素清开始向各地公安部门、救助部门寻求帮助。她多方打听,收集到几百个相关部门的电话,又将自己寻找母亲的信息,一一通报给对方。

  2003年4月,为了防止非典传播,有关部门限制人员随意流动,姐弟三人的寻找行动暂告一段落。但张素清寻母的念头却一刻也未放下。她订了几份报纸,每天都注意查找相关信息。听说互联网上有寻亲网站,她便马上买回一台电脑,有空就上网查找。她还在几个寻亲网站上花钱发布了自己寻找母亲的信息。

  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细心的张素清与其他一些走失者的家属建立了联系,他们经常互相通报线索。在张素清的帮助下,有3位走失的老人回到了家人身边。但是张素清的母亲却一直没有下落。

  三年来,张素清姐弟三人为寻找母亲,走访了几十个县市,行程上万里。她说:“俺妈俺爸都是残疾人,把俺姊妹三个养大不知吃了多少苦。这两年俺几个做生意,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总想着让妈妈享几年福,可她却走失了……”

  善良的读者,如果你知道朱兰英老人的相关情况,请与张素清姐弟联系,电话:13937368069。

  记者 刘新萍 文/图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