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第七届高交会新闻宣传工作综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3:40 深圳特区报

  居高声自远

  ——第七届高交会新闻宣传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刘众

  犹如深秋田野里一抹金黄的稻穗,10月17日,亮点纷呈的第七届高交会在期待与收获中圆满落幕。

  细心的人们发现,打造“中国科技第一展”的标题,屡屡出现在中央及省市报刊上。敏感的读者注意到,关于“自主创新”与“国际化”的内容,往往成为篇幅最大的焦点。而在高交会馆314室的记者服务广场,每天特意安排的主题活动,总是“老记”们争相挖掘的新闻大餐。

  盘点时分,我们共同来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

  聚焦近千记者“扎堆”深圳

  本届高交会新闻宣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前来采访的记者特别踊跃。

  高交会新闻中心统计,有200多家境内外的媒体近千名记者办理了采访手续,其中中央各大媒体16家45人,港澳台媒体22家90人,外国媒体16家22人。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就派出了三个采访组,各省市也派出了主要媒体。经我市外事部门邀请,美联社、路透社、华盛顿邮报等世界著名媒体也派记者专程来深采访。

  高交会,深圳,成为近段时间新闻的热点。

  媒体对本届高交会的关注,从会前就开始了。10月初,人民日报以《更关注专业性》为题、新华社则以《高交会的国际味道越来越浓》为题进行报道,经济日报更是连续三天在显著版位评析高交会的特点,南方日报“深圳观察”则以多个专版详尽介绍高交会。还有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

  展会期间,新闻更是“升温”。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外的各种媒体,围绕高交会的各类报道就有近千篇。有人比较,这种规模与深度,历史上少见。

  关注度如此之高,原因有三。

  首先,高交会的内容创新展现了魅力。第七届高交会,呈现精品化、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等特色,科技盛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李嘉伦,澳门日报的资深记者,连续七年报道高交会。他说,深圳的会展业一年比一年进步,高交会的水平一届比一届提升。

  其次,深圳的自主创新模式吸引眼球。高交会期间,一个来自北京的新闻采访团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团包括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10余家媒体。短短的几天时间,记者们马不停蹄,采访了第七届高交会开幕式与部分展团,与市科技局、市高新办等座谈,并深入到中兴通讯、华为、海普瑞、赛百诺等多家深圳明星企业。市委书记李鸿忠在省里开会,特地委托市长许宗衡代表市委、市政府接受专访。采访团记者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自主创新取得的成绩及相关经验表示惊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深入调研,出色地完成报道计划。

  第三,新闻宣传组织工作不断创新。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高度重视高交会新闻宣传工作,多次作出具体指示并审定相关方案。要求“高交会在突破,在变化,新闻与宣传工作也要有发展、有创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等组委会领导多次直接与各大媒体见面,接受采访,交流情况。市委宣传部制订了第七届高交会宣传报道方案,按照“引导更有力,报道更深入”的原则,要求新闻报道围绕宣传重点,充分发挥各媒体的特色,有计划、全方位地进行采访报道;从现象和事实挖掘深层主题,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精品报道;提前与境内外重点媒体进行沟通,共同策划重点报道。

  鲜活深圳媒体的特别视角

  10月14日,高交会进入第三天。深圳特区报的一条消息“七届高交会催生一个‘电子镇’”,引起高交会组委会及市领导的注意。

  安徽省秦栏镇,年年参加高交会,引进了技术和投资,形成了产业的区域集中,一个小镇电子遥控器出口竟然占到全国的七成。

  刘应力高兴地说,深圳特区报抓的这个典型非常好,它说明了高交会的有效性,说明了高交会对中国经济及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场,鲜活,特色,深度。深圳本地传媒的“本土视角”,在今年高交会报道中体现得尤其突出。深圳报业集团的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香港商报、深圳法制报、深圳新闻网等,深圳广电集团的深圳电视台、深圳电台等等,都精心策划,投入精兵强将,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深圳报业集团对高交会高度重视,要求各主报根据自身特点,精心策划,全情投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工作做在前,新闻抢在先,展会前的预热报道、展会间的重点策划,既有章法又有亮点,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准确又活泼,非常好地反映了高交会主题,烘托了高交会的浓烈气氛。

  深圳特区报注重现场新闻,注重鲜活新闻,注重有深度、有特色的新闻。每天派出大批记者从现嘲抓回”的创业故事、签约故事,引起热烈的反响。同时,重点经营好“展会内外”、“嘉宾访谈”、“留言簿”、“高交会手记”等全新栏目与板块,突出高交会精品化、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特色,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深圳商报开辟了“科技秀”、“重头戏”、“新观点”、“名人榜”、“群英会”等版面,全面报道,还配合当天的重要新闻,开辟新闻快评,对高交会的新特点进行点评,反应快速,观点热辣。

  深圳广电集团有关负责人说,电视台、电台对整个高交会的报道进行了提前策划、周密部署,多次讨论报道方案,特别是开幕式直播方案更是反复修改。新闻中心在开幕式的直播中,首次采用电视、广播并机直播方式,充分发挥电视、广播传媒的优势,尽可能多地覆盖受众。《今日视点》栏目从高交会前期的推介、准备情况到大会期间的盛况,都进行了较充分的报道。

  高端访谈,是深圳广电集团国际化特色的报道方式。该集团新闻中心派遣专人组成采访小组,采访一些外国政府官员、跨国企业、参展商,并在特别节目中开设了人物专访等专栏,由主持人用英文直接进行高端访谈,访问对象有甲骨文总裁、匈牙利通讯部长等。

  为报道好国际化特色,深圳特区报主要负责人决定,由英文报派出多名记者参加高交会的报道。直接用英语采访,成为高交会上的一道风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除重点报道外,这些记者还请出席高交会的7国部长12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在本报版面上留言,发表感想,提出建议。这一创意,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打破常规的“本报”特色

  印度总理经济顾问、著名经济学家契特先生10月14日应邀到深圳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深圳特区报记者专访时特别提出了高交会的话题。

  契特先生很感兴趣,第二天就抽空造访高交会馆,并欣然题词,通过深圳特区报的“留言簿”专版,向深圳问好,给高交会提建议。

  契特先生与“留言簿”的“约会”,是深圳特区报高交会报道创新的一个体现。有人评价,今年高交会,深圳特区报不仅报道量大、涉及面广,而且特色鲜明,形式活泼,抓到了一批好典型,经营了一批好稿件,打造了一批好栏目,推出了一批好版面。据统计,从10月9日到18日,共见报各类新闻稿件300余篇,照片138幅,专版47个。

  打破常规,着力创新,是深圳特区报高交会报道成功的主要原因。

  高交会报道进行了七年,今年怎么办?早在高交会前,报社负责人就向采编部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并在各种准备会议上指出,要解放思想,全面创新,打破常规,出新出彩。在这样的总体报道思路指导下,实现“既要有分量的内容,又要有好看的新闻”,确保本届高交会报道高潮迭起,亮点频现,有声有色。

  创新,体现在组织策划上。每天从早到晚四次滚动调度,对重要新闻进行讨论安排。夜班时,总编辑及夜班编辑全面考量,筛选内容,精心布局。

  创新,体现在新闻专版设置。如创业故事、会展特色、会展聚焦、嘉宾留言、嘉宾访谈等,全方位又分门别类。其中,两个版的外宾留言非常巧妙。这些留言是7国部长和12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在接受采访之余,应记者之邀欣然写下的。

  创业故事是本届高交会精心打造的名牌栏目。除了“七年高交会催生一个‘电子镇’”外,“中科灵芝”上演“西游记”、高交会让“讯飞”圆了“天鹅梦”、“一块展板改写雷地发展史”、“两个老外深圳实现创业梦”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每天重点推出的会展内外侧记,则是现场新闻中的一个亮点,从13日开始,“又到高交会又见老朋友”、“笑意写在脸上美景留在瞬间”、“大戏纷纷开场签约紧锣密鼓”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创新,还体现在新闻手法上。绝大多数新闻报道突破以往一本正经的“说事”写法,而是把本来深奥、神秘、难懂的高新技术写得直白易懂。每天的高交会手记突出了轻松文笔,只看标题就足以把人套牢:《租辆电瓶车吧》、《新疆一匹怀孕的马》、《长今的“粉丝”》等,这些小文章不拘一格,透过一个小现象,引出一个大主题,视角独到。

  突破新闻中心的“服务”品牌

  采访本届高交会的记者,都会对记者服务广场印象深刻。

  “这种形式早就有了,但今年有创新,有突破。”天天光顾这里采访和发稿的广东省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斌这样评价,“每天主题式的安排信息量大,互动性好,非常有效,而且,服务特别到位。”

  记者服务广场,是新闻中心着力打造的服务品牌。

  创新,首先表现在主题确定的代表性。高交会有关信息,新闻中心提前20多天在高交会网页挂出,征集各方面信息。共收到网上及电话反馈近百条,根据相对集中的话题,选择确定了本届记者广场的主题,并约请出席嘉宾。今年的记者服务广场首次邀请了3名高层次的外国嘉宾参加广场活动,包括欧洲证交所总裁、世界会展业协会副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署官员等。国际化的特色,延伸到了记者服务广常

  新闻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高交会新闻中心正在努力探索大型会展的新闻报道模式。以前注重物质层面,提供交通、住宿、发稿条件等。从第五届高交会开始,我们开始突出新闻信息的服务。不仅把记者广场办成发布会或者招待会,而是提供一个平台,注重互动。这种创新,对外地记者更有效。

  一批记者由于连年报道高交会,对高交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专业,一谈就谈到了点子上。有人感叹,高交会的舞台,培养了许多高交会的铁杆记者。中央电视台记者于殿云连续多年采访了高交会,今年他的五十岁生日就是在深圳的采访中度过的。

  为展团服务,是新闻中心的又一创新。据新闻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各省市展团,只要提出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要求,新闻中心都会及时安排场所,并给所有媒体发邀请,尤其是本地媒体,每场活动“一个也不能少”。为了组织好山西太原的新闻发布会,在情况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新闻中心连续发了六次通知。

  新闻中心的网站内容也在求变。变化之一,就是原创新闻增多,首发新闻增多。有关人员介绍,会展之前,新闻中心就与组委会共同发文,要求各展团新闻发言人每天提供信息,所以新闻与消息都是第一手的。

  对各种报道信息及时反馈,每天形成一个专辑供有关部门参考,这也是第一次。每天报道专辑的文字量相当于“每天出一本书”。

  高质量服务的背后,是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和义工们的无私奉献。义工满俨琰,周六顾不上家,把小孩放到了托儿所,整个托儿所只有他一个小孩孤零零地玩,小家伙不知道,妈妈正在热闹的高交会展场中忙碌着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