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瞒父母逃课四年为求死先砸死姑妈(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5:5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
图为王嘉 本报讯 (武检 记者 杨柳 李杨) 四年前,19岁少年王嘉从乐山来到成都求学,虽然是高校的自考班,但他还是踌躇满志地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计算机专业。不久,王嘉因学习吃力,开始不去上课,以致后来连学校都懒得去,而父母寄给他的生活费,他全部用来上网打游戏了。对家里,一开始王嘉谎称自己“成绩很好”“专科毕业了”。一个谎言必须用另一个谎言去圆,结果这个雪球越滚越大,王嘉竟还“读上了本科”。谎言终究是谎言,眼看谎言即将被拆穿,王嘉企图通过自杀一了百了。然而,一心想自杀的他,最终却选择了一种匪夷
9月下旬的一个上午,成都市看守所18号提讯室,记者耐心地等待着警察将王嘉带来。在检方的卷宗上面清楚地写着:王嘉,23岁,乐山人,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批捕。王嘉杀的是他63岁的姑妈,他这样做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自杀!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会接受采访吗? “咣——铛!”提讯室的铁门被推开,警察带进来一名穿着看守所黄背心的小伙子。小伙子身高约1.70米,面容白净,透着一股书卷气——他就是王嘉。一开始,记者无法将他和故意杀人联系在一起,王嘉显然也不知道记者的来意,规矩地站在椅子后面,迟迟不敢坐下。在得知记者的身份后,他仍然显得很拘谨,有些掩饰不住的紧张和小心翼翼。 “你吃了饭没有?”为了消除他的紧张,记者只好用上了俗套的开场白。 “吃过了。”王嘉回答。 就这样,记者与王嘉的交谈开始了。 踌躇满志 来蓉进了高校自考班 记者:来成都读书,是父母安排的吗? 王嘉:不,是我自己提出来的,连专业都是我自己选的。(顿了顿)因为我很喜欢计算机。 记者:报名时交了多少学费? 王嘉:三千多块钱。 记者:家里每月给你多少生活费? 王嘉:300元。 1982年1月,王嘉出生在乐山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对王嘉的管教一直十分严厉,王嘉非常害怕父亲,即便父亲只是瞪一下眼,他也会吓得“胆战心惊”。这样的情形持续到王嘉上小学五年级,当时父亲从峨眉山市调回了乐山,一改以前的严厉为慈祥,从那以后,王嘉没有再挨过一顿打。 上初中时,一场黄疸性肝炎让王嘉休学一年。重新上学后,王嘉不太跟得上学习进度,而且身体也变得较虚弱。15岁时,王嘉上了乐山某中专的文科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之后,王嘉向父母提出,想到成都去读自考班。父母认为儿子的身体不好,不情愿让他外出读书。但在王嘉的坚持下,父母最终还是同意了。 2001年,王嘉来到成都,进入某高校的自考班,并选择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当时,他并不以读自考而自卑,反倒踌躇满志。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的他,是以即将迎接一种全新生活的乐观态度来到成都的。 王嘉是在父亲陪同下来蓉报名的,而且父亲还跑前跑后帮他安顿好了在成都的一切。由于父亲的单位在成都有职工住房,王嘉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学校住宿,而是住进了父亲单位的一个单间。虽然那里离学校至少有30分钟的自行车路程,但王嘉还是觉得比住校好多了。如果一切正常,等待王嘉的将是一段两年时间的学习生活,只要完成学业,考试过关,他就能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 学习吃力 上课成了听“天书” 记者:你分析过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吗? 王嘉:我中专读的是文科,接触到的计算机知识很少,所以一开始就感觉有些吃不消。 记者:学不进去了,你怎么办的? 王嘉:我开始逃课,经常一两天、两三天都不去学校。 记者:为什么不把真实情况告诉父母,或者是换一个专业呢? 王嘉:(声音低下去)是我自己争着来读的,不好意思向父母提出来。 在开学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王嘉过的都是学校、暂住地两点一线的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让王嘉感到十分新鲜,因而学习也非常努力。但是时间一长,他开始感觉学习吃力,无法跟上课程,上课对他来说就像“坐飞机”,进而变成了听“天书”。 一个月后,王嘉开始旷课逃学,从每周缺课两三天,到连续一个星期不去,再后来,他甚至直到学期结束都再没去过学校。但他怎么能过得了班主任那一关呢? 记者:长时间不去上课,老师不管你吗? 王嘉:我本来就没有住校,老师想找也找不到我。但是在缺课的最初一周,老师给我家打了电话。我爸马上就打电话问怎么回事,我撒谎说生病了。 记者:家里相信吗? 王嘉:他们没有怀疑,还叮嘱我注意身体,康复后再去上学。 由于王嘉患过肝炎,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他的谎言并没有引起父母的怀疑。从那以后,老师也没有再给王嘉父母打过电话。 沉迷游戏 省下生活费买装备 记者:你不上学做什么呢? 王嘉:玩网络游戏。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电脑游戏的? 王嘉:初中。 记者:平时爱玩什么游戏?水平如何? 王嘉:《传奇》,39级了。 记者:喜欢网上聊天吗? 王嘉:不喜欢,我只和以前的朋友和同学聊,从不和陌生人交往。 为了给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王嘉创造学习条件,父亲在开学时给他买了一台电脑。王嘉的暂住房没有开通网线,最早只能玩单机游戏,尽管如此他还是每天玩得昏天黑地。想玩网络游戏时,他便去网吧。在网上,与王嘉交流最多的是他在乐山的两个好朋友。 《传奇》是王嘉最喜欢的游戏,但他一再强调他并不是一个只追求等级的玩家,他“只是上去打架和PK”。为了购买《传奇》的游戏装备,王嘉还从每月仅有的300元生活费中省出100元。 记者:你每天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王嘉:除了吃饭,就是打游戏。 记者:父母问过你的学习情况吗? 王嘉:问过,我报喜不报忧,每次都说成绩还不错。 记者:父母高兴吗? 王嘉:(沉默) 王嘉自称是一个对生活要求很低的人,“不讲究吃穿”,每天吃得很简单,经常一天两顿饭,而且都是方便面,甚至有时一天只吃一顿,省下的钱都用于疯狂地打游戏。 陷入怪圈 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 记者:你的谎言从来没有被怀疑过吗? 王嘉:应该没有吧。 记者:你在成都的亲戚来学校看过你吗? 王嘉:没有,我又没住校,就是看也是来家里。 记者:想过谎言有被拆穿的一天吗? 王嘉:想过,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每次一想到这事,我心里就很慌,所以尽量不去想。 记者:想过父母知道实情后会很伤心吗? 王嘉(长叹一声):听天由命吧。 开学两个多月后,父亲再次到成都,给王嘉带来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这次,父亲在成都住了一个星期。那段时间里,每天上午王嘉就装做上学的样子出门,到放学的时间才回家。其实他根本没有去学校,出门后便一头扎进了网吧。父亲没有看出破绽,而王嘉也在他编造的谎言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王家在成都有不少亲戚,这让王嘉多少有点顾忌。王嘉63岁的姑妈和他住在同一个单位大院的不同单元,王嘉偶尔会去姑妈家找表哥玩,当然,对他逃课一事表哥也不知情。 王嘉说,他也想过换一个专业再读,但他的“心收不回来了,耍懒了”。就这样,王嘉矛盾地陷入了一个怪圈,想要结束谎言,却又以一个又一个的新谎言圆着前一个谎言。 到了期末,王嘉回到乐山,他告诉父母,“成绩不错”“科目都考过了”。第二学年,王嘉仍向学校交了学费,但是他一天也没有去上过学。两年过去了,这本是一个终结谎言的机会,但是王嘉却向父母提出要继续读本科。儿子以优异的成绩专科毕业,还想继续深造,父母当然全力支持。 结束谎言 王嘉选择以死解脱 记者:为什么对父母说自己要读本科? 王嘉:如果不这样说,父母就会让我去找工作,我到哪里去找工作? 记者:你这是缓兵之计? 王嘉:是的。 记者:当时想过没有,骗到哪一天是尽头? 王嘉:反正过一天算一天。 2004年8月,拿着父母给的3千多元本科学费,王嘉没有把钱交到学校,而是用来开通了住处的网络线,从此他可以不用再去网吧打游戏了。 “我很自私!”王嘉突然说,“我这几年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与社会完全脱节,我很对不起我的父母!”王嘉一直努力想抑制住泪水,但眼泪还是夺眶而出。他说,他父母都已退休,他是独子,父母两人加起来的退休金只有一千多元,父母很节俭,省下的钱都给他“读书”了。 4年过去了,王嘉无颜面对父母,终于下定决心结束这场谎言,但他想到的办法却是以死来解脱——王嘉准备在谎言被揭穿前自杀。 王嘉究竟选择了一种怎样的“死”法,学校会出面制止吗? 心声吐露 小时候想当军人 记者:如果可能,你还想认真再读一次书吗? 王嘉:想,我想试试自己到底能不能学好。 记者:你曾经的理想是什么? 王嘉:小时候想当军人,但是我的眼睛有七百多度的近视。 记者:你说过家庭给你的压力很大,是什么压力? 王嘉:对我太好就是压力,因为我无法去报答。 记者:是不是父母对你的期望太高了? 王嘉:应该是吧。 记者:你认为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王嘉:优点是容易与人相处,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并且很风趣;缺点是不孝顺。 记者:你觉得自己性格孤僻吗? 王嘉:我不认为,可能在我不喜欢的人面前,我显得有些孤僻,但我和朋友在一起还是很健谈的。 记者:如果同学和熟人知道你的事情后,你有勇气面对他们吗? 王嘉:有。 记者:喜欢看书和听音乐吗? 王嘉:喜欢看武侠和军事方面的书籍,不喜欢听音乐。 记者: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偶像?武侠中的哪个人物你最喜欢? 王嘉:我的偶像是球星范·巴斯滕;最喜欢天龙八部中的萧峰。 记者:为什么喜欢萧峰呢? 王嘉:他敢做敢当,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他那个样子的。 记者:如果法院判你服刑,你打算学习什么技术? 王嘉:我想把书重新捡起来。只要自己表现好就是对父母的赎罪。 记者: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家里说? 王嘉:想尽快收到父母的信,请姑妈保重身体。 家长访谈 只怪我们太信任他 在乐山五通桥区竹根镇一幢陈旧的居民楼里,记者找到了王嘉的家。开门的是王嘉的父亲王自强,今年51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开始,王自强断然拒绝了记者采访的要求,他说,他并不排斥新闻报道,他希望此事能给其他家庭一个警示,但有的媒体在报道时过度渲染和夸大王嘉的作案过程,让他很反感。 经过一再沟通,王自强将记者让进屋内。这是一套一套二的房子,虽然家具和电器谈不上高档,但是显得很整洁。交谈前,王自强把一间卧室的门拉上,他说,为了儿子的事情,妻子气得卧病在床了。 记者:王嘉平时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王自强:他连脏话也不说一句。 记者:王嘉发生这样的事,你们想到过没有? 王自强:没有,他从小就是个乖娃娃,连架都没和人打过,亲戚朋友都没有想到甚至不敢相信。 记者:现在王嘉姑妈的伤情怎么样了? 王自强:恢复了。刚开始姑妈也想不通,但是现在原谅了王嘉。 记者:你觉得王嘉孝顺吗? 王自强(苦笑了一下):他是个自私的人。 记者:你认为家长在这个事情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王自强:只怪我们太信任他了。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王嘉在里面会变坏。”王自强一再向记者强调,事情已经发生了,作为父母肯定要面对现实,他们希望王嘉能好好改造。 当记者向他提起在看守所里见到王嘉的情形时,王自强的眼眶红了,口中不断念叨:“是我们太相信他才害了他!” 当记者问他是否觉得这个事情学校也有一定责任时,王自强没有等记者说完,便挥手打断了记者:“我不想提学校的事情,王嘉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主要还是我们家长的责任。” 为从自己设计的谎言中解脱,王嘉选择一死了之。然而原本准备上吊自杀的他,却最终将铁榔头挥向了自己的亲姑妈。 上吊不成想到杀人偿命 记者:你明白死是怎么回事吗? 王嘉:我知道,我尝试过一次,我知道自杀是很痛苦的事情。 记者:怎么想到要杀别人的? 王嘉:杀人偿命!当时我只想到杀人就会被枪毙。 记者:怎么会想到杀自己的姑妈? 王嘉:我身体不好,我怕杀不了其他人;而姑妈年纪大,平时家里只有她和她的孙女两人。 记者:有没有想过向姑妈道歉? 王嘉:想过,但没有机会。 今年6月底,也就是王嘉即将“本科毕业”之际,左思右想,他始终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斗争,王嘉觉得自己无法再面对父母,于是决定自杀,“一了百了”。 王嘉首先想到的是吃安眠药,可是没有医生的处方根本买不到。他又想到了上吊,并在一天晚上鼓足勇气,将头伸进绳索套,蹬掉凳子……可是窒息的痛苦让他开始本能地挣扎,他用手抓住了旁边的一根铁栏杆,他自杀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这时,一个荒唐的念头在王嘉心中慢慢成形:自古以来,杀人偿命,自己何不杀个人,那么很快就会被执行枪决。可是杀谁呢?王嘉最终将目标锁定了同住一个单位大院的姑妈。 毒手伸出榔头向姑妈砸去 记者:为什么会对姑妈下毒手? 王嘉:案发时我觉得自己着魔了一样。 记者:当时为什么没有逃跑? 王嘉:自己做的事就该自己承担。 记者:想见到姑妈吗? 王嘉:想,但是……(欲言又止) 记者:是觉得自己无颜再见到她吗? 王嘉:(点头) 7月5日下午4时,考虑了几天的王嘉终于决定动手了。他带着铁榔头、水果刀和封口胶来到姑妈家里。开门后,家里只有姑妈和姑妈的孙女,他假装和姑妈谈话,走到姑妈身后,趁其不注意,挥起榔头砸向姑妈。姑妈被砸,跌坐在地上,但却反手将王嘉捏着榔头的手死死抓祝这时,王嘉又从裤包里掏出水果刀,刺向姑妈。可是,当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姑妈和其号啕大哭的孙女时,王嘉似乎被惊醒了,他用颤抖的手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中止犯罪后,王嘉逃离了姑妈家,回到暂住房换下有血迹的衣裤,接着来到附近一家小诊所包扎在搏斗中受伤的手。王嘉的心里很乱,但他明白后果很严重。为了缓解极度紧张的心情,王嘉又回到暂住房,准备再最后玩一次游戏。可是他的手抽筋,根本没有劲握紧鼠标。 很快,警察敲开了王嘉的门,将他带走。后经法医鉴定,姑妈所受的伤为轻伤。当王嘉的父母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从小到大没有和别人打过架的儿子,竟然杀伤了自己的姑妈! 采访学校 在一环路东一段某高校的自考办公室,在听完记者介绍的情况后,一名女老师表示,该校以前在建设路的确有一个自考报名点,但现在已撤了,所以学生的资料不容易找到。记者问她能否查到王嘉的学籍?该老师表示,学籍全部转入了成华区自考办公室,但如果按照王嘉所说的,他一科也没有参加过考试,那自考办也就不会有他的学籍,因为,至少要参加过一科考试并且合格才会有学籍。 对于自考生如何监管的问题,该老师称,学校一直有监管,当然如果学生自己在外租房居住,老师的监管就要差一些,但如果学生不来上课,老师是会打电话去询问情况的。 检察官说案 武侯区检察院侦察监督科检察官温建军:作为主办该案的检察官,王嘉一案让我十分震惊。在王嘉逃学的4年里,校方如果对学生的管理是严格而细致的,王嘉的长期不到校就不可能发生。如果有老师对他的学业进行管理和督促,他有事做,有成就感,他的自信心就不会一落千丈,后来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在家长方面也存在不负责的问题,几年里竟然没有到儿子就读的学校了解过儿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以至于儿子像断线风筝一样失去了控管。这些现在都是令人扼腕的教训,希望能对世人有所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