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生态愚公”试点吸引七千同道 ——“太湖环保草根老人”杨国新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8:55 无锡日报

  14日晚,78岁的杨国新带着简单行装,踏上北上列车。他作为全国20名入围者之一,去北京出席第二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的表彰大会。

  曾获得国家环保总局第四届“地球奖”、被央视等媒体誉为“环保义士”和“太湖环保草根老人”的杨国新,是原郊区农水局的高级工程师,曾研制世界首架畜力水稻插秧机而出名。他28年如一日,视保护太湖和生态环境为使命,为实现“向污染宣战、还我青山
绿水”的追求,行程万里作调查,涉足荒野搞试验。

  1977年,杨国新看到家乡的太湖、运河水质污染日重,心中充满忧虑。白天,他拖着病体投入太湖水污染的调查研究;晚上挑灯疏理,奋笔疾书,写出了1.7万字的“保护、恢复、丰富、开发、利用太湖自然资源”建议书,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

  1987年,杨国新与32名老干部、教授一起,创办了中国首家民间生态良性循环研究所,筹建斗山生态园,搞起了青蛙繁殖、太阳能发电、沼气综合利用和保护野生动物等生态农业试点,引导当地农民和青少年学生保护环境。现在,斗山成了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的乐园,鸟类由以前的数百只发展到数万只。他和同仁们以此为基地,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环保教育。现在,该研究所的“生态之友”已超过7000名。

  今年8月,他又与江苏环保形象大使、可可西里保护区志愿者刘穷等发起了“保护长江、太湖水资源”百万人签名活动,呼吁公民人人动手,让江湖水源变清。目前,这一活动已得到全国各地120多个环保组织的响应。

  9月上旬,在北京“2005全球消除贫困联盟千年发展目标论坛”上,杨国新再次亮相。他将修复水生态体系的做法,概括为“种一枝芦苇,植一株水草,放养一颗蛳螺蚌蚬,罱一网淤泥,蓄一块稻田水”,与会的百余名环保组织代表认为“这一做法行之有效”,一致予以肯定。

  熟悉杨国新的人都说,老杨投身环保公益事业,已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他的生活简朴到不能再简,为打英复印和邮寄各种材料和建议花费了全部的积蓄。他至今已就环境保护问题向政府献言献策近200次,许多建议都引起了中央及盛市领导的重视。(亚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