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残疾人就业应双向“理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6:23 华商网-华商报

  本报讯(记者康正)尽管陕西省约112万残疾人的就业、从业率已经达到85%以上,但西安市长安区女硕士求职60次遭拒一事仍然暴露出当前企业用工与技能型残疾人就业之间的诸多矛盾。对此,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有关人士认为,用工方和残疾人就业者应该加强“理解”,矛盾才能得到缓解。

  在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瓶颈问题之一,是残疾人受教育、培训机会少,缺乏知识和
技能。而本报报道的残疾女李勃玲却具有会计专业硕士文凭,精通英语、日语,还获得英语专业8级证书。那么,这种技能型残疾人何以60次就业失败呢?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主任李兴斌分析认为,一些企业在选择用人时,对残疾人的确有顾虑,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意识到,接收一定数量的残疾人是企业的义务,理应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并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帮助他们自强自立;残疾人也应该认识到,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比较大,“有些身体正常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不得不待业一段时间,残疾人就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些困难也就在所难免。”

  李兴斌说,我国残疾人就业实行属地原则,有劳动能力、从业能力的残疾人应该主动到属地残疾人就业中心登记备案,可以通过帮助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