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宣传环保 行者无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10:12 大众网-鲁中晨报

  记一对中年男子的“文化苦旅”

宣传环保行者无疆

  6年来,王者鲲(右)与朋友一直生活在汽车车厢内

  10月22日一早,在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附近开快餐店的杨老板打开门,发现门前停着一辆“藏A”牌号的厢式小货车,车身上喷有“绿色使者——王者鲲”、“保护母亲河,珍
爱绿色家园”、“世纪环保万里行”等字样,驾驶室里睡着两名男子。

  杨师傅感到吃惊,待车内2人醒来,便请他们到快餐店小叙。

  行者无疆走天下

  

  来自西藏的“绿色使者”王者鲲、张斌以及他们的厢式小货车,是于10月21日深夜,在瑟瑟秋风中到达淄博的,他们计划利用22日、23日双休日进行休整,然后到山东理工大学进行一次演讲。

  1969年,王者鲲出生在黑龙江,后迁居甘肃天水。1988年考入吉林长春光机学院中文系。大二时,他就孤身骑自行车从吉林经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返回了家乡甘肃,行程3000余公里,历时42天。1993年,王者鲲又从天水出发,经四川,穿过无人区,徒步走进西藏,一路为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做宣传。这次活动历时半年,行程3400公里。毕业前夕他只身去深圳求职,找到一份做保安的工作,后来返回天水,在一所学校当了半年语文老师后,告别父母,背起行囊只身前往西藏。

  在西藏打工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商界的哥们儿。

  王者鲲的不安分在朋友圈内是出了名的,他想走遍中国,得到了朋友的支持;游历中国要师出有名,他想起了宣传环保。从1999年6月1日开始,王者鲲和在西藏结识的天水同乡张斌—他的司机,开着一辆北京130双排座小货车,开始了“世纪环保万里行”—走遍中国的行程。6年来,王者鲲和张斌途经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安徽等20个省、自治区,收集环保资料,用车轮和脚步告诉人们:我们的地球到了必须保护的时候了!

  山东,是他们游历的第21个省。

  志同道合队友情

  “这期间,我们的队伍曾经发展到5个人。到现在,只有我们2个人坚持下来,一开始预计用6年时间走遍全国的省级区域,后来我们想起到每一个市级区域,将环保的观念带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6年过去了,走了差不多三分之二。”10月22日深夜,快餐店早已打烊,大厅里,张斌和快餐店老板在嗑着瓜子唠嗑,王者鲲坐在一边写着散记,电脑的word文档里起了一个标题—《百脉泉与趵突泉之比较》,他用一个西部诗人的眼光审视着济南的泉、济南的水和济南的人文。

  “你游历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想找一份工作,立足岗位,做一番事业?”记者问。

  “这可能是我的性格所决定的,我喜欢旅游,喜欢漂泊,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耐得住寂寞,从不能轻易放弃。我们一起出来的5个朋友,走了3个,到现在就只有我们2个人。很多人一开始有激情,跟着一起出来很刺激,可时间久了,他或许会问自己,‘我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我付出了这么多艰辛,我得到了什么?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也没有家庭,即使是走遍了中国,又能获得什么?每日里就像是苦行僧一样……’因此,我能理解他们3个人为什么离去。”

  “你游历中国,资金来源在哪里?”记者问。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钱花完了,用手机发个短信,朋友就会给我们打一部分钱过来;我还写一些文稿,将来准备出一部书,这就有一部分收入;另外,为了节省开支,我们不走高速公路,很多国省道的收费站不收我们的钱,我们平日就住在车里,车就是我们的家。”王者鲲道。

  “现在还没有想到要成家,我们不考虑将来,将来的事情,等走完中国再说吧。”王者鲲说,他和张斌今年都是36岁,都已经习惯了游历,都没有成过家,“我在思考人生,在思考我的人生状态。人必须面对两种选择,一种是生命状态,一种是生活状态,而我更倾向于生命状态。生和死都是一种形式,过程最重要。”朦朦胧胧中,他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做点有意义的事。

  “你为什么要选择宣传环保?而不是宣传其他的事情?”

  “出来游历,总要师出有名吧,西藏没有工业,是中国最干净的一片土地。”王者鲲并不反对现代工业,他想要宣传的,是人们要合理使用工业。

  王者鲲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是联系当地的大专院校,作“保护母亲河,珍爱绿色家园”的演讲,与学生和老师交流对环保、生态问题的认识,介绍各地环保面临的挑战,为环保事业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到目前为止,他已到600余所大学作过演讲。

  “我想写一部大作品”

  

  这次的全国旅行,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阅历,为完成自己多年来的一个心愿。王者鲲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写一本有思想、有深度的书,像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样。王者鲲说,他的大作品应该是一本有深邃的思想、让人感觉厚重的书,名字暂定为《走在美丽的中国》。每到一处,他都会由当地的所见所闻而感,进行写作。但他写的不是一篇游记,而是对人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和认知。(记者 马志鹏 姜涛)(请线索提供人杨先生持有效证件于一周内到报社领取奖金50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