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繁华都市里的乡土大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6:22 华商网-华商晨报

  

繁华都市里的乡土大院(图)

  这里住着多是老人,他们习惯这里的恬静生活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吴章杰摄

  

繁华都市里的乡土大院(图)

  院里的人经常聚在一起拉家常

  

繁华都市里的乡土大院(图)

  对许多上了岁数的人来说,渍酸菜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编者按平房、火炕、菜园子,这里的步履显得格外舒缓,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发动机轰鸣的生活渐行渐远,放松与宁静一起在这里弥漫。这是塔湾街32号某部队家属大院,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十足的田园生活,这里的老房子拥有近50年的历史,南临北运河。

  本来是想到舍利塔下那片百年老宅转一转,谁知,到达目的地后却发现只剩下断壁残垣。于是打算把失落的心情消散在回去的路上,正在街上踌躇时,忽然发现有屋檐从一处围墙探出了头。于是,寻屋檐而行,又走进院门,遂豁然开朗。

  先有10趟齐整的大瓦房;再前行,又见16趟样式近似、年代稍久的大瓦房。走到整个院落的尽头时,忽然间想起“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城里的“乡下”

  “我们这多像是乡下啊!”70岁的王洪芝站在自己家门口对记者说。

  “为什么这么说呢?”记者问。

  老人并没有回答,而是向前走了几步。记者跟在老人的后面,从房子的阴影下走到了阳光明媚处,来到了一个用一层砖围起的小院子前。院子不大,大概20平方米,泥土中泛出了绿色的叶子。

  这时,王洪芝的邻居走到她身边说:“地里种的什么啊?”

  “菠菜!”王洪芝回答。

  “现在种,还能长出来了吗?”邻居问。

  “能长出来,过完冬,明年开春吃。”王洪芝回答。

  记者一边看着地里一排排整齐的菠菜苗,一边问王洪芝:“什么菜都种吗?”

  “差不多,菠菜、白菜、大葱、辣椒……平时吃的基本上都有。”王洪芝答。

  “种这些菜够自己家吃了吧?”记者问。

  “不够,还得买一些。”王洪芝答。说到这里,王洪芝走近自己的菜地,弯腰抚摸了几下嫩绿的叶子,那情形就好像在爱抚着小宠物。看到这番情景,记者忽然觉得这个大院里的确有种乡土气息。

  在此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不止王洪芝老人一家有菜地,整个大院里的住户们几乎每家都会在房前屋后开辟出一块菜园子,种着黄瓜、茄子、丝瓜、玉米等。

  虽然大家都有菜园子,但是心情并不一样。住在大院东面的雷金荣家的菜园子比起王洪芝家要小一些,而且她家的茄子已经干瘪在秧上。

  记者问雷金荣为什么不趁新鲜摘下来吃,雷金荣说:“还没熟,就干死了。”

  记者问:“为什么不给它浇水呢?”雷金荣说:“哪有那么多水给它浇?那样还不够花在水费上的钱呢!雨水好,就能多吃点儿菜,雨水不好就少吃点儿!”

  “有点儿靠天吃饭的意思!”记者感叹。

  “对!”雷金荣说。

  记者和老人对视着笑了起来,而这时,一阵寒风刮了过来,雷金荣身后有红色的东西晃了又晃,那是长在菜园子里几株地瓜花,红色的花瓣饱满地绽放着,让人看见后忘记了寒意。

  塔湾街32号

  这个大院是特别的,一个院门间隔了两种情景:走进院门就是恬静的田园生活;院门以外便是喧嚣的车水马龙。

  于是,记者对这里的兴趣更浓厚。而王洪芝在这住了近50年,对这里特别了解。她告诉记者,这个大院是解放军某部队的家属大院,大院西面的16趟房子是1956年左右盖的,大院东面的10趟房子是1978年盖的。虽然年代不同,但是样式基本一样。

  “这么大一片房子,正常情况下能成社区了,当地住户怎么称呼这里呢?比如打出租车回家我们该说到哪呢?”记者问。

  “塔湾街32号!”王洪芝答。

  “在这个院里住的都是什么人?”记者问。

  “部队家属。老辈人搬到这里娶妻生子,然后下一代又娶妻生子。你注意观察会发现,这个院里老年人特别多,而且几乎都是在这里住了20年开外的老住户。除了嫁出去的和一些年轻人不愿在这住已经搬出去的,剩下的人没有离开过的。”王洪芝答。

  “说到搬家,其他地方住平房的人都有挺多怨言,不知道您愿意住在这个院里、住在现在这间平房吗?”记者问。

  “愿意!住得挺好的,挺习惯啊!你看我子女都搬出去了,我们老两口不是还在这住得挺好吗?”王洪芝说。

  “我听说一年以后这里就要拆掉了,您会舍不得吗?”记者问。

  “真要拆吗?”王洪芝反问记者,然后沉默起来……

  究竟塔湾街32号大院中的居民对这里有多深厚的感情,记者再次得到印证。雷金荣老人78岁了,但是她并不是这个大院里的老住户,她搬到这里刚6年时间。说起老人现在住的房子的房主,关系还挺复杂。“是我老儿子的媳妇的姑姑的房子!”雷金荣一字一顿地说。

  “不是您自己的房子,在这住6年了,住得习惯吗?”记者问。

  “习惯!我家有楼房我都不住!”雷金荣说。

  “怎么回事?”记者问。

  “我家在皇姑区克俭有楼房,可是我就是不愿意搬到那住。在这多方便啊,买菜、做饭、溜达……在这租房子住也高兴。”雷金荣说。

  深深大院情

  大院不仅自身特别,还让人对它感情真挚,着实是记者来采访之初没有想到的。于是,记者怀着一种尊敬的心情,又在大院里转了几圈,在老房子之间穿梭了几个来回。记者还特意找了一位75岁的刘姓老住户一起同行,于是,老人一手牵着他的小狗,一手指点着大院的这里和那里,记者跟在老人的后面,记录下这个大院的情形:每一趟房都很整齐清洁,绝对没违建的偏厦有伤大雅;在空场上的短暂停留,会感叹眼前的情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排房子上的一排烟囱里升腾出炊烟袅袅;走近每户人家会发现两件家家都有、样式一样的“家什”:菜窖和油烟机烟囱……

  正当记者转得手脚发凉的时候,被王洪芝老人让进了屋里,于是身体暖和了,心里也很温暖。

  记者观察了一下这个屋子的结构:房门在北面,进门是厨房和厕所,再往里走是客厅;客厅东面是北屋;客厅再往里是一间很大的卧室,明媚的阳光从窗户照进屋内,让这个大房子显得很敞亮。

  王洪芝告诉记者,大院里的每户人家住的房子结构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显得这里的房子很整齐。而且看过一家什么样,就会了解另一家的基本情况了。

  王洪芝说:“到现在我没离开过这个大院。结婚前跟父母住在大院里,1956年结婚,老伴也是这个院里的人,于是连婚车都省了。”

  “那结婚当天有什么仪式吗?”记者问。

  “什么仪式也没有!”王洪芝先是斩钉截铁地说,然后突然补充道:“想起来了,有一个仪式,向毛主席像鞠躬行礼。我们都很尊敬他,家家新婚都有这个仪式。”

  王洪芝在大院西面住到1978年,又搬到东面住。这大概是老人搬的最远的一次家,虽然只有大约100米的距离。“搬到新家后,发现屋子的条件真好,有暖气,集中供暖,要知道在沈阳平房极少有暖气。不过发现冷不丁住床并不习惯,而且家家都有这样的问题,于是,统一给搭了火炕,于是,沈阳平房中又一‘奇观’产生了———既有暖气又有火炕。”

  望着王洪芝家30平方米左右的大卧室,记者很惊诧这个房间里能装下火炕和几张床。王洪芝告诉记者:“当年没有这么大个屋。当时中间有一道墙,分割成两个屋,这是大院里房子的正常形式。”

  “那道墙为什么没了呢?”记者问。

  “子女们长大后都搬走了,不需要原来那么多屋子了。以前到了他们回来吃团圆饭的时候,两个屋子摆两桌,中间隔着一道墙,谁也看不到谁,没有阖家欢乐的气氛。于是几年前把墙拆掉屋子打通了。”王洪芝说。

  王洪芝说这话时,此前在她身边坐着看电视一直没说话的老伴将脸转向了她,然后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个微笑对记者来说,印象很深。因为在这个位于城市深处的部队家属大院里采访时,记者总能感受到对方的微笑。一位满头白发、素不相识的老大娘跟记者走个对面,还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切地问记者:“大冷天,没多穿一件衣服吗?”

  老人的话让记者感动不已。虽然低温伴着北风,但是却发现了一处似“桃花源”的地方,又结识了一群可爱的人。本报记者马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