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三个上海女人的故事:不做小女人 怕当大女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09:34 东方网

  曾有好事者这样形容上海男女:男人不像男人样,女人不像女人样。为啥?不外乎是说上海男人缺“男人派头”;而女人又过于精明,咄咄逼人,显得比男人强势。凡是能想到的形容女强人的词汇,都成了上海女人的性格标签。于是,有人感叹:上海女人地位真高啊,活在上海的女人是全中国最幸福的;有人戏称:打死不做上海男人,拼死要当上海女人。

  平心而论,对上海男人作如是评价的人,多半是戴了一副高度变色眼镜,所言既不
公道也不厚道。

  上海女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让我们看看三个年龄在24岁-36岁之间的上海女人的故事。

  小可:24岁,单身有男友,合伙人律师助理,工作2年,年收入6万元;陈菲:30岁,单身无男友,时尚杂志主编,工作5年,年收入15万元;卢沁:36岁,家庭主妇,辞职3年。

  经济独立但思想传统

  小可和陈菲是这座大都市中典型的白领女性。尽管经济独立让她们自豪,但“厉害、强势”的说法却令她们耿耿于怀。

  在朋友眼中,陈菲聪明、幽默而又风情万种。她说自己首先是一个宠爱自己的女人,因为那是生活的乐趣;同时把工作干得风声水起,因为那是生活的需要。但归根到底,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事业成功,而是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女人的天是男人,地也是男人。”

  恨嫁心切的陈菲说,不工作,谁养我?一旦结婚,条件允许的话,她乐得当全职太太,过相夫教子的生活。这让人想起林语堂在80年前曾说过的“出嫁是女子最好、最相宜、最称心的职业”。可见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转换并不是同步进行的。外表很时尚,骨子里却很传统的陈菲对恋爱的态度是,女人如果主动,多半以失败告终,而当被动型,很容易成功。所以即使遇到自己喜欢的男性,她也会不露声色假装被动。

  年轻俏丽的小可说,自己最主要的休闲活动就是和男友在一起吃饭、逛街。香港《读者文摘》曾对港台沪三地女性做过一次民意调查,有一项“如果有一小时空闲时间会选择何种活动”,上海女性选择与丈夫(男朋友)亲热的比例最高,比香港高出一倍。著名学者艾晓明对此的解读是,上海女性认同自己作为性别角色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偏于传统和保守的人数多于港台地区。

  “上海女人毕竟还是传统的东方女性。”美国斯坦福商学院“女性专场”上海招生委员会负责人汪维纲说。在9月20日的招生说明会上,30名上海女听众全部未婚,不少人表示:“如果结婚,不会读MBA。”

  家庭管理权不等于决定权

  说上海女人强势的一个重要论据是,上海男人“惧内”。上海女人的家庭地位真有那么高吗?答案让人大呼意外。

  当了3年家庭主妇的卢沁说:“别以为男的在外头挣钱女的在家里花钱,家庭决定权就在女人手里。其实,女人不工作就没有收入,相当于是老公的被保护人,说话也没什么分量。我这个家庭‘财政部长’,也只是掌管日常开销而已。家里的大事都是老公拍板。”对此,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徐安琪研究员指出,女性管理家庭日常开支,并不代表家庭实权的获得,或证明两性权力关系有实质性改变。

  最近发布的《2004年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报告》表明,上海市区女性每人每天平均家务劳动时间为2小时54分,比2000年减少了36分钟。上海女性家务劳动时间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但仍未达到小于等于2小时/天的目标值。不仅如此,上海社科院一项调查还显示,上海家庭以丈夫做家务为主的仅占5.3%,而且大多数只承担不太费时费力的活儿;57.6%的还是以妻子做家务为主,像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照料孩子等琐碎而繁重的工作都是女方包干的。上海女人管着男人钱包的说法也不攻自破,有八成上海丈夫认为自己用钱从没有不自由的感觉。

  如此说来,上海家庭的两性角色分工的基本格局与全国相比无实质性改变,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同时,尽管上海的“甩手”丈夫明显少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但与瑞典等欧洲国家的家庭相比,“模范丈夫”显然少了些。

  上海还不是女权社会

  在谈及上海女性地位总体状况时,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用了“全国最好”这个词。上海女性在法律保障、健康水平、婚姻自主等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最突出的就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200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中,女性比例达到50.1%,与美国、香港女大学生的比例基本一致。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已经消除。

  不过,上海女性在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的同时,就业情况却仍然难以令人乐观。《2004年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中的女性比重是43.97%,2004年为45.21%,没有达到小于等于45%的目标值。另外,女性的参政议政程度也远低于男性。

  既不想做小女人,更怕当大女人,上海女人正是在两者之间小心翼翼寻找一个最合适的平衡点。而这样的寻找,无疑是艰难的。套用张爱玲的名言:“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上海女人难上加难。”因为她们面对的,是一个连男人都感到压力沉重的社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