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拉夫拉雪山历险记:两名新华社记者生死60分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19:32 新华网
  两名新华社记者生死60分钟

  ——“踏访茶马古道”报道组拉夫拉雪山历险记
拉夫拉雪山历险记:两名新华社记者生死60分钟(图)
  为了把一条历史上曾经辉煌、现在已鲜为人知的文化文明古道介绍给世人,新华社“踏访茶马古道”滇藏报道组一行10人,一个多月来餐风饮雪,艰难地跋涉在世界上地势最高、最为险峻的古驿道——茶马古道上。10月23日,报道组进入有“茶马古道入藏第一站”之称的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

  听说要翻越两三座超过4000米的雪山,已是三次入藏的杨牧源心中有些发毛

  芒康县城海拔将近4000米。下午抵达时,作为领队的新华社云南分社常务副总编伍皓宣布:全体人员先睡上一觉,熬过高原反应再采访。

  大伙儿都遵嘱休息了,而伍皓这位在西藏工作过七八年的小个子领导却抓紧时间,在网上搜索资料,策划对芒康的报道。

  24日一清早,伍皓来敲刘娟的房门:“已经约好芒康县委书记李长明,你跟我去采访吧。”

  吃过午饭,按照原定计划,要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西藏昌都地区的左贡县。听说路上要翻越二三座超过4000米的雪山,已经是第三次入藏的音像记者杨牧源感到心中有些发毛。

  伍皓和周雷昏倒在拉夫拉雪山4000多米的山崖边,全然不顾战友们凄厉的呼喊

  车辆在攀爬中,车中的海拔表指向了4400米,喧闹的车厢里逐渐沉寂。“我有些想吐!”周雷一字一顿的声音打破了车厢的沉寂,被称为“胖子”的驾驶员韩映立刻刹车,把车就近停在了悬崖边,杨牧源和西藏分社的藏族小伙子普布扎西扶着周雷下车。

  刚下车,脚跟还没站稳,周雷就瘫倒在了普布扎西的怀中,很有经验的杨牧源大声喊:“是高原反应,周雷缺氧了。胖子,赶快拿氧气来!”这时周雷的眼睛半睁半合,瞳孔开始发散,视线迷离,面色失去先前的红润。

  “周雷,周雷!”大伙儿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任何反应。刘娟伸出手把住周雷的脉搏,根本找不到脉搏,眼泪一下子夺眶而出。杨牧源用麻利的动作把氧气管塞进了周雷的鼻孔中……

  王长山突然发现,伍皓没有下车,这不是伍皓的性格,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跑到车边,打开车门,长山发现伍皓闭着眼睛、歪着脑袋,身体半倚半靠在车门上。

  “伍总,你怎么了?”长山紧张地问。“我没事,赶快救周雷!”伍皓微微睁开眼睛,用微弱的声音说。

  突然,“嗵”的一声,伍皓直直地从车里摔了下来,脑袋和后背重重地砸在地面的碎石上,脚上光光的,鞋被车门卡住了,上衣被挣开了,露出并不结实的身板。

  “哎呀,我没有把车门关好,伍皓掉下来了!”长山说着,和刘娟一同跑到了伍皓旁边。“心跳没有,脉搏也没有!”长山焦急地说。

  伍皓身体冰冷,皮肤开始变黄,白色泡沫从嘴里流出,紫色的嘴唇全部皱了起来。被称为“老大”的驾驶员陈智明将打开的氧气递到了刘娟手中,长山手忙脚乱把氧气管塞进伍皓的鼻孔中。第一瓶输下去了,没有反应,第二瓶输完了,还是没有反应,第三瓶完了,第四瓶完了……

  伍皓和周雷静静地躺在拉夫拉雪山4000多米的山崖边,全然不顾周围“战友们”紧张的抢救和凄厉的呼喊,只有上空盘旋着的几只黑乌鸦“呀、呀”地回应着地面上那几双渴求奇迹出现的眼睛。

  终于在镇里医生的家里,找到了名为“罗松扎西”的医生,长山大呼“救命啊,救命啊”

  十多瓶氧气输下了,周雷开始间歇地有了一点意识,伍皓则全然没有起色,在陈智明的建议下,长山从车上找出一瓶矿泉水,大大地吸了一口,喷在伍皓脸上,十多秒钟以后,伍皓的眼皮抖动了一下,开始慢慢找到心跳和脉搏。

  在普布扎西的提议下,大伙决定找最近的卫生院对伍皓和周雷进一步救治。把伍皓和周雷抱上车后,“胖子”和“老大”慢慢地开着车下山,到如美镇卫生院时,已是下午5时,医生已经下班了,长山疯也似地冲进附近一个小餐馆,抓起餐馆老板就往车上拉,让他带自己去找医生。终于在镇里医生的家里,找到了名为“罗松扎西”的医生,长山大呼“救命啊,救命啊”,正打算吃饭的扎西医生听到非常着急,立刻坐车赶到“扎西次仁”医生家中,两人一同赶往卫生院。

  又一次从间歇中醒来,伍皓流着眼泪断断续续地对王长山说:“赶快……打电话……给舒斌和……承祖……我们出事了……立刻要……报告分社党组……不能让你们……承担责任!快……一定要打……如果我……不行了……你就接替我……作为此次……报道组……的领队……继续……把社里……交待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

  输液过程中,罗松扎西医生摸摸伍皓和周雷的身体说:“体温过低,需要保持脚部的温度。”王研抱过伍皓的脚,用手心搓揉起来,刘娟摘下围巾,把周雷冰冷的脚包裹起来,并不停地上下按摩。

  “以前我们从没想到,新闻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采访来的呀!”

  两瓶液输下之后,伍皓和周雷慢慢苏醒过来,大伙说起在雪山顶上那生与死的60分钟,心有余悸。

  普布扎西在一旁感叹说,生与死有时就是这一口气,还好在山上我们车里备有足够的氧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你们真是幸运,早在一个月前,四个成都人来这里旅游,也是由于高原反应,被人送到我们卫生院,其中两个人输完液好了,另外两个人永远地留在了你们现在输液的两个木凳上。”罗松扎西医生说。

  因为没有把车门关好导致伍皓掉下来而懊恼不已的长山,此刻感到万分庆幸,“如果我把车门关死,那我就成了罪人。因为当时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周雷身上,如果伍总不从车上摔下来,当我们把周雷救活再去看伍总时,他可能已经在车上的座位上窒息了。”

  脱险之后,伍皓、周雷和大伙儿执意要请两位救命恩人罗松扎西和扎西次仁吃顿饭,在公路边上的一个小饭馆里点了几个菜。分别的时候,憨厚的藏族医生跟大家一一握手,感慨地说:“我们每天都看报纸、看电视,生活中缺不了新闻啊。可是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新闻是记者用辛勤的汗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采访来的呀!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真让我们感动。”(新华社记者刘娟)(来源:新民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