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80后小伙车下舍身救人续:60年代英雄握手吕曦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16:51 法制周报
80后小伙车下舍身救人续:60年代英雄握手吕曦东

本报记者看望病床上的吕曦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80后小伙车下舍身救人续:60年代英雄握手吕曦东

吕曦东紧紧握住戴碧蓉的手


  10月26日,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60年代英雄戴碧蓉在贵州遵义完成了要亲眼看一看“80后英雄”吕曦东的愿望,完成了两代英雄跨越时空的握手。

  60年代英雄戴碧蓉在看了《法制周报》连续报道的吕曦东的事迹后,多次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希望前往贵州看望吕曦东的愿望。在《法制周报》的精心安排下,戴碧蓉得以成行。

  3时45分,令人感动的一幕在病房真情上演。“曦东,你好,我来看你了。”握着吕曦东的手,戴碧蓉说了第一句话,“你是80年代青年的骄傲,也是湖南人的骄傲,我为我们国家有你这样一位见义勇为的青年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有这样一位老乡感到自豪!”

  见到自己仰慕的英雄从湖南专程赶来,吕曦东的脸上露出激动的表情。当戴碧蓉将鲜花送到他眼前时,“谢谢戴大姐,谢谢”,心底的兴奋使吕曦东的眼睛更有神。几乎同时,戴碧蓉主动将自己的手伸了过去,吕曦东的手有点艰难地迎了上去,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英雄的第一次握手。记者发现,戴碧蓉的右手拇指自始至终不停地摩挲着吕曦东的手背,一种真情、一种关切,一种惺惺相惜就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

  -本报特派记者 李敏/文 伏志勇/图

  英雄握手传承美德

  在《法制周报》记者的陪同下,戴碧蓉,吕曦东,两代英雄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80后英雄”吕曦东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聆听到了他一直崇敬的英雄——上世纪60年代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女英雄戴碧蓉的发自肺腑的话语;“80后英雄”吕曦东,也许握过许多人的手,但这一次,与他紧握的是一双英雄戴碧蓉从心里伸出来的带有心灵温暖的手,从家乡湖南伸出来的被浓浓乡情浸润的手,从浓郁的民族传统美德文化氛围里伸出来的充满英雄气概的手……

  无须渲染,无须铺垫。两个年代英雄,37年的时间跨度,两个英雄将掌心里同样写有“义、勇”的手,握在一起,以握手的方式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续接起来,足以让我们自豪、奋发,足以让舆情追捧、颂扬,足以让中国感动,世人瞩目。

  10月26日,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英雄戴碧蓉践行了要亲自看望“80后英雄”吕曦东的愿望。作为全程关注吕曦东的媒体,本报在获悉戴碧荣的愿望后,经过精心安排,最终促成两代英雄的握手,记录了两个英雄的“握手时刻”。

  各大媒体强力关注

  遵义媒体悉数出动

  戴碧蓉抵黔

  众媒体簇拥

  戴碧蓉和本报记者刚从长沙出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就致电本报,表示将采访戴碧蓉赴贵州看望吕曦东一事,并迅速连线本报赴贵州的记者。

  10月26日下午3时40分,当英雄戴碧蓉从湖南株洲一路辗转,来到贵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时,一幅“欢迎英雄戴碧蓉看望英雄吕曦东”的横幅映入记者眼帘。

  早已等候在该院住院部门前的各路记者立刻围拢,一时间,英雄戴碧蓉成为贵阳遵义媒体的强力关注对象。一位女孩将一束鲜花送给戴碧蓉,吕曦东的父亲吕文涛一见戴碧蓉下车,立即迎了过来,拉着戴碧蓉的手,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周围上百号群众争相欢迎戴碧荣的到来。一位叫阳学仁的病友(遵义南白人)满怀感动地说,他得知戴英雄要来看吕曦东的消息后,天天关注着,想证实一下,眼前真实的戴碧蓉跟自己想象中的英雄有没有距离。当天,一吃完中饭,他就与爱丽影楼(吕曦东所在公司)的同事们守候在住院部的坪前。戴碧蓉下车后,他就主动上来拿行李,并对记者说,没想到戴英雄真能来,不容易呀。当记者问他的感受时,他说,我今天亲眼看到如此瘦弱的戴英雄,更加敬佩她当年的英雄行为了。

  吕曦东的病房在5楼,在去吕曦东病房的几分钟内,戴碧蓉被簇拥着。一路上戴碧蓉向离自己最近的吕文涛打听吕曦东的近况。当得知吕曦东转入康复期之后,她感到很高兴。

  戴碧蓉感言:他比我更加难能可贵

  在当地记者一拨接一拨的“围追堵截”后,记者对戴碧蓉进行了专访。

  记者(下简称记):你说过,自己的事迹与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你能与他比较一下么?

  戴碧蓉(下简称戴):我不能与他比,他比我更难能可贵,比我更值得人们尊敬,值得社会大力弘扬。因为,我所处的时代与现在的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那个年代,人们都崇尚英雄,也都很纯洁,不像市场经济社会的人这么功利。我敢说,在那个年代,无论是谁,只要遇到相似的情况,都会毫不犹豫地作出与我一样的选择,现在就不一样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的多元化决定了人们更加实际,更加瞻前顾后。正因为如此,我觉得,东东(她对吕曦东的昵称)才更加难能可贵。我不能与他比,我比他不了。

  记:最近有媒体对他行为的某些细节存在争议,说人可能不是他救的。我也从一些资料中发现这样的材料,说当年你救的孩子中,有自己的亲戚,两相结合一下,你有何感想?

  戴:不要听别人说什么。我们不是为别人活着,我的选择也不是为少数人做的选择,如果是这样,我想每个人都会被无尽的烦恼困扰。我当年行为与东东今天的行为一样,是良知驱使的结果,是人性本善的结果,与亲情有多大关联?正如东东一样,他救的人总不是什么沾亲带故的吧。

  当然,有人这么说,有他的理由。因为,这涉及到钱呀。

  记:听说你一直对自己的孩子保守着秘密,直到有一天你实在瞒不下去了才告诉他事情的真相,而且方式很特别。你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呢?

  戴:这其实没有什么高尚的理由,也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有多么神秘。很简单,我只想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不要给他附加任何额外的东西,包括很多人认为的光环。

  说实话,我也没有隐瞒,只是没有告诉他,也认为没有必要告诉他。直到那一天,他上五年级的时候(三年级的时候,他也问过一次,被我糊弄过去了)他拿出了许多“证据”,我才告诉他。

  当时,我引用了郑板桥的一句名言: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男子汉。就是希望他不要因为我而影响到他的成长。

  记:请你评价一下现在的见义勇为的环境,并提些建议。

  戴:其实,我刚才也说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我认为,一方面,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点不相称,物质相对繁荣,精神相对贫困;另一方面,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之后还要面对流泪的困境,这肯定对人们在面对危难时的选择有影响。

  近年来,社会各界呼吁政府出台“见义勇为法”,通过制度设计为英雄们解决后顾之忧,现在还没有出来,只有一些地方的法规有所涉及。现在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希望政府部门早日把它提上议事日程。

  戴碧蓉呼吁:用制度保护见义勇为

  戴碧蓉通过本报了解到吕曦东的英勇事迹后,第一句话就是“他伤得怎么样,有没有生命危险?”当记者告诉她,吕曦东当时还没脱离生命危险时,她就在心里为他祈祷。后来,她知道吕曦东脱离生命危险后,就萌生了要亲眼看一看英雄的念头。

  就在动身前一天,她还因为身体不适在医院打点滴。知道本报的行程安排后,她克服身体不适,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遵义的旅程。如今,几经辗转,看到英雄吕曦东后,自然有满腹的心里话,与满腔的祝福。

  “我们虽处在不同的年代,但我们的行为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当时的选择是一样的。”吕曦东的病榻前,戴碧蓉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我们要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同时,我们也要经得起这一选择所带来的痛苦。”戴英雄有意放慢了节奏,注视着吕曦东的眼睛,慢慢地说。

  “我相信你是坚强的。湖南人是中华民族中既有血性又富有正义感的突出代表,也是坚韧、自强的代表。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况且,你的行为已经得到媒体的关注,社会的认可。现在各级政府部门正在对你的行为进行定性,不管最终结果如何,你都要做好接受的准备。”仿佛是感同身受,戴碧蓉说到此处,显然有点激动,“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始终都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始终要坚强。有人说,苦难是一种财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困难对于弱者就是百分之百的厄运,只有强者,才能把它变成财富,只有挺过来,才能最终拥有成功与幸福。”记者注意到,虽然吕曦东没能说更多的话,但他努力在频频点头,给了戴碧蓉最好的回答。

  “我知道你现在说话困难,也知道你现在记忆力正在恢复过程中,我不要你用语言回答我,我更看重行动。我相信你会挺过去。”此刻的戴碧蓉如一位知心大姐,甚至像一位英雄的母亲,那样慈祥,那样体贴。说到相信吕曦东的时候,她的手明显加重了力度,右手的大拇指摁在吕曦东的手背上,由摩挲变成了捏拿。

  仅10分钟的交流,吕曦东显然有点吃力。记者看到,他试图换个姿势。细心的戴碧蓉帮他调整一下,手却始终没有松开。

  遵照医嘱,戴碧蓉没有说得更多,面对媒体的采访,她除了呼吁媒体大力弘扬,社会民间力量行动起来以外,更加关注类似英雄的未来命运。

  “我希望除了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位80年代新一辈的英雄外,政府各部门要及时行动起来,解除英雄的后顾之忧。毕竟,民间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政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转型的环境中。”戴碧蓉感慨地说,“只有法律的保障,才是最有效的。”

  - 本报记者 李 敏/文 见习记者 伏志勇/图

  爱心账号开通

  自从吕曦东救人壮举发生以来,《法制周报》就密切关注着事情的发展,推出了6个专版的宣传报道。这些报道受到读者和兄弟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都市频道、金鹰955电台等媒体分别派出多组记者对此进行报道。

  随着报道的开展,被英雄感动的热心市民纷纷向本报和其他媒体打来电话,表示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通过捐款的方式帮助英雄渡过难关。

  为了更好地帮助英雄吕曦东,本报特推出爱心账号:邮政储蓄(9551 0055 1000 2380 075),同时,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都市频道、金鹰955电台等媒体也以此为爱心账号,为吕曦东收集社会人士的爱心。

  有意帮助吕曦东的个人和企业,也可以通过本报热线电话0731—4802117与本报联系。 本报记者 熊小平

  中南大学

  积极募捐

  10月23日,在中南大学校本部的南校区和北校区,新闻系2004级的学生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

  他们借助《法制周报》上面关于吕曦东的宣传报道,向来来往往的学生宣讲吕曦动的英雄事迹。“赛跑是很容易的事情,在跑道撒开双腿跑就是;与火车赛跑也不难,飞人刘翔就可以做到。而他,在与火车赛跑的同时,从车轮下救出了别人的生命……”大学生们动情的演讲回荡在校园的上空。同学们被吕曦东的事迹感动了,得知他被巨额医疗费困扰,纷纷将自己的零花钱投进募捐箱。

  在募捐现场,一名大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吕曦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没有机会跨进大学校园和我们一样接受大学教育,但是他对社会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他贡献的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为他捐献我们的一点心意,是我们应该做的。我衷心希望吕曦东早日走出病房。”中南大学新闻系教授聂茂说:“大学生从这场活动中,能够学到很多课堂里面学不到的东西。”

  万涓成水,积流成河。一颗颗爱心汇集,很快募了2000多元。10月26日,本报记者李敏将中南大学学子的爱心送到了吕曦东手上。病床上的吕曦东接过爱心捐款,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本报记者 熊小平

  独家声明:《法制周报》独家供新浪网稿件,如需转载请获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约的合作单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